甄贪

《甄贪》

第1章疯狂作死火烧巡察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夏王朝,应昌十三年。

东都各州逢大旱!

是时河谷断流,井窖枯涸,又起蝗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食。

然奸商当道,哄抬物价,以至谷一斛万钱,有价无市。

更有甚者,传有地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数里有余。

朝廷急赈灾,拨白银三百万,各类谷物粮食十万石,火速运往东都各州。

并着各地鉴廉司严加监察,若有贪墨赈灾钱粮者,从重从严惩治。

……

东都阳州听元府,鉴廉司。

“老师,不知何事着急唤弟子前来?”

顾兴对着案前的长者微微躬身。

别看他一身锦缎官衣,说话文绉绉的,谁又能知道在这具其貌不扬的躯体之中,是一道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刚开始顾兴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的某个王朝,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情况不对劲。

不管是人文、制度、风俗习惯,都不是自己认知中的朝代。

简单来说,历史书中没有。

此时。

正值天下三分,实力最强,疆域最广者,便是他所在的国家,大夏王朝。

而他则是大夏王朝鉴廉司巡察房甲组组长,他口中的老师乃东都阳州听元府鉴廉司司使,任铭昀。

所谓的鉴廉司,就跟前世的反贪局和纪委差不多,负责监察官吏有无贪污受贿渎职之行。

“有件事需要交给你去做。”

任铭昀一脸严肃的说道。

“还请老师明示。”

看着任铭昀凝重的脸色,顾兴顿时来了兴趣。

一般的案子任铭昀不会如此严肃郑重,必然是出大问题了。

“前几日受举房突然收到一封密信,信中说清平县有官员相互勾结,上下串联,贪墨朝廷赈灾钱粮,使得清平县百姓饿殍遍野,更有村子不盈一户,惨状十难描述。”

任铭昀道,“我当即派宋硕前去调查此事,却不料今晨收到清平县一封急报,说宋硕落脚的驿馆前夜突起大火,他们虽极力扑救,但宋硕以及他带去的一干人等皆葬身火海,无一幸免。”

闻言。

顾兴瞳孔骤然一缩,心想清平县好大的胆子啊,火烧鉴廉司巡察使,牛逼。

宋硕和他一样,都是巡察房巡察使,但地位还是有所差别的。

鉴廉司巡察房拢共十个组,以天干地支的甲乙丙丁来排序,越靠前说明越受器重。

顾兴乃甲组组长,巡察房除了主薄,他就是最大的。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鉴廉司乃当今皇上手中的一把利剑,地位超然,在外办事就代表着皇上的意志。

结果宋硕这个鉴廉司丙组组长被一把火烧死在了清平县的驿馆,这特么是掀桌子了呀。

别说这是意外,只有傻子才信。

“老师,您想派我前去调查清平县?”

顾兴眼中精光闪烁。

此时的清平县无异于龙潭虎穴,去之有性命之忧,稍有不慎,便会含恨西北。

但对他来说却是一次机遇。

所以,顾兴非但不怕,反而跃跃欲试。

“你意下如何?清平县的水很深,我想你应该清楚宋硕之死绝非意外,你若前去,需做好万全准备,否则宋硕便是前车之鉴。”

任铭昀正色道。

顾兴作为他的得意门生,他是寄予厚望的。

当初顾兴刚进鉴廉司,只是一个小小的文助,短短几年就成了巡察房甲组组长,这都是他的手笔。

本来任铭昀不想让顾兴涉险,只因前段时日,顾兴一直念叨着要查大案,他这才想到顾兴或可担起重任。

若顾兴能查清宋硕的死因以及清平县是否确有贪墨朝廷赈灾钱粮之事,便是大功一件。

届时,他便可继续向上举荐,免得被人诟病他举人唯亲,虽然他压根不在乎。

“老师,清平县这趟水里恐怕有大鱼,若弟子查出什么问题,牵扯……”

顾兴闪烁其词,言外之意是清平府如此胆大妄为,或许只是阴暗的冰山一角,如果牵连到更高级别的官员,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历朝历代反腐,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窝案不胜枚举,更有甚者牵扯到朝廷要员,党派之争,各种利益集团,犬牙交错,形势极为复杂,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他现在只不过是府一级的巡察使,顶多算个正科,万一怼到铁板上,自己恐怕就要成鱿鱼了。

“鱼再大终究是鱼,你无需多虑,我们鉴廉司的网没人能扯破。”

任铭昀道。

自鉴廉司成立至今已逾十年,大小贪官污吏,缉拿不知凡几。

只要有确凿证据,不管牵扯到谁,不管牵扯面有多广,都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应昌三年。

南都江州鉴廉司查实江州知州贪墨税粮三百万两,并顺藤摸瓜揪出时任吏部左侍郎,吏部考勋司司使,吏部考公司掌簿等十六人,全部下狱。

应昌四年。

中都云州科举徇私舞弊,云州鉴廉司查实云州教司司使受贿白银数百万两,最终枭首示众。

云州教司司使虽官阶不高,但他还有另一层身份,就是当今皇上的远房表哥,算是国戚。

然,皇上并无半点开恩,为其求情者一律重罚。

应昌八年。

成兴王卖官鬻爵大案震惊朝堂,此人不仅权势滔天,门生弟子遍布朝野,更是皇上的堂叔,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

但即便如此,成兴王还是被褫夺爵位,软禁王府,没有圣旨不得出府。

其后代子嗣姻亲被此事株连,一律免职,不得在京为官。

桩桩件件,皆是国法无情。

可见当今皇上之开明,对贪官污吏之痛绝。

有腐必反,有贪必抓。

有蝇拍蝇,有虎打虎。

也正是因为此,任铭昀才敢说不管牵扯到谁,都一查到底。

不然的话,他一个小小的听元府鉴廉司司使(郑婷),哪敢有这么大的口气。

顾兴说大鱼,他们鉴廉司连王爷这条鲨鱼都“法办”了,这朝堂上下,难道还有凌驾于王爷之上的人物?那恐怕只有皇上自己了。

“有老师这句话,弟子便可放心了。”

顾兴嘴角一勾,这次清平县之行,他必须要有所作为,争取抓条大鱼,才有机会解锁下一个图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