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丞相太妻控

《吾家丞相太妻控》

第112章 知府大人糊涂啊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倒是周通判吓得不轻,官场讲究,像秦斥这般的人少。

周通判连忙起身:“秦知州不如坐我这。”

这让自己的上官坐他下首像什么样子。

周通判强求,一副秦斥不坐他也不坐的模样,秦斥无法,只能坐下。

这样,长史坐在了邺城知府的左侧下首,而秦斥与周通判在右边下首,便是如此派系分明了。

长史冷眼看着秦斥这个年仅弱冠却已是比他官职高两级的男子,就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秦斥的样貌和才学是他见过的所有人中最好的。

邺城知府就已是拿出那几家报案人家的案卷。

“这些你们都拿去看看,这案子大多诡异,孩童无故失踪,就是衙门去查也没能找到什么线索。”

邺城知府一脸无奈,他束手无策,但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孩童失踪,若是再不解决,这邺城怕是安宁不了了。

秦斥接过一案卷,上面是最新记载的。

清水溪边的赵家孩童,虚岁五岁,男孩,于睡梦中失踪,今早卯时被其祖母发现不见,后报官,问之无一异样,唯一可疑是睡下时退下的鞋也跟着不见了,疑是自己离家而去。

看着上面寥寥几句话,模糊的话术,以及官府查案时的刻意,就能知道衙门派去查案的人不是无能就是有问题。

这是秦斥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他能看出来,周通判看不出,但也觉得不对劲。

“知府大人可是看到这最后几个字了?”周通判问道。

“何字?”

“自己离家而去,”周通判说了,没忍住骂了出来:“去他娘的自己离家而去,这派去查案的是脓包不成?虚岁五岁的孩童能大半夜自己离家?”

邺城知府转着拇指上的扳指:“哦,你说这个啊,这不是他才来不久,可能是不懂事,我等会就再派人去查探一番。”

这还能这般做的?

周通判气得憋红了一张脸,他为官这么多年,没见过这般大事,竟是派个新来的官吏去查案的。

若说掉了什么线索,他们该去哪里找?

“知府大人糊涂啊!这以后还是别将这种大案子交给他们了吧,若是遗漏了什么线索,岂不是耽误大事!”

这周通判在知道的眼里,虽好,但也是个棒槌。

秦斥见邺城知府的脸色一点点淡下来,就知道周通判要挨训了。

适时开口道:“此时应该快些找出背后之人,那些人意图不明,这些孩子恐怕有危险。”

也对。

周通判又坐了回去。

话说得激动,叫他刚才没忍住站起了身。

邺城知府恢复了严肃:“秦知州说得对。”

这才叫邺城知府没有当众发怒。

周通判不知人情世故,只以为秦斥真是要和他商讨案子,真就坐下后拉着秦斥分析。

此一案事关重大,是直接由邺城知府接手的,他们能做的就是找线索。

秦斥道:“这案子发生在街上,可无一人看见孩童是怎么失踪,按理应是会有人注意到的,可衙门查案似乎没有挨个问过。”

秦斥又道:“这个案子是在自家门口玩耍时失踪的,失踪时还有几个孩子一起,为何偏偏是他失踪了。”

继续指着另一案卷道:“还有这个,案子是在一个杂货铺子里失踪的,虽说是有问话,但都没有问到点子上。”

分析了一通,周通判一拍桌子:“不成!这查案的人,我要亲自见见,这案子怎么查得七零八落的,这一个好好的孩子不见了,总该是有些线索才是!”

邺城知府也是听到了些,连忙叫人去将人带上来。

可这府衙之中鱼目混杂,就是什么都有的,等邺城知府派人去找时,就被告知,那衙役不见了。

周通判捶胸顿足,痛恨:“不见了是什么意思?我说知府大人,怎么能派这样的人去查案,这下好了,人跑了,这,这,这么多案子啊!”

“通判别急,这就叫人去找,总会寻到人的。”邺城知府宽慰道。

可秦斥看出了邺城知府的敷衍。

十余桩孩童失踪案,衙门派去的人如此不靠谱,或许有个原因,那便是这是邺城知府故意的。

秦斥想不通为什么,若是年轻力壮的男子尚且能想明白,可这孩子能做什么。

又看了几个案卷上记录的失踪孩子的家族关系。

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可偏偏秦斥脑中灵光一闪,他们没关系,可那些孩子的娘的母族有关系啊。

都是商户人家!

只发现了这个,秦斥大抵是能知道是为了什么了。

为了银钱。

许是邺城知府的语气里丝毫没有慌张的模样,叫人异常生疑。

如同一道雷劈在周通判的脑里。

周通判就是反应再慢,也是时反应过来了,邺城知府不急,也或许是他知道了些什么,所以才如此淡定。

周通判又坐了回去:“知府大人觉着,那些孩子可会有危险?”

“定然不会有事的。”

周通判偏开头,他得好好想想。

这失踪一案,自半个月前开始,他每日里急得嘴角都起泡了,可知府大人始终很冷静,这案子本是他来管着的,知府大人对他道,此事事关重大,让他将这案子交了出去。

后知府大人又将其他事宜丢给了他,他就是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了。

若不是今日一早他来府衙时无意间听说了的,他还不知道事态已是严重到了这个地步。

且今日看的案卷皆是在知府大人接手此案之后的,就是他再傻也没有傻到眼盲耳聋的时候。

秦斥提议道:“不若我与周通判亲自去查案吧。”

邺城知府说得话又怎么能全信,就是看那些孩子背后的母族也该知道,那些人要钱,可也不见得会善待那些孩子。

周通判附议道:“秦知州说得不错,不若我与他一道去。”

邺城知府与长史互换了个眼神,状若无意地问道:“吕长史如何想的。”

“下官认为通判大人事多,且秦知州天资聪颖,又爱护百姓,想来在查案这一块已是佼佼者,不如就将此事权权交给秦知州就可。”

吕长史既是回答了邺城知府的话,又是提出了建议。

“这个注意好,不知秦知州可否愿意?”邺城知府假意询问。

秦斥在提出这个建议时就想到了,故意加了个周通判罢了,只不过是为了顺利接过案子。

“自然。”

“好,既然如此,那这案子就交给秦知州了。”

邺城知府背手离去,这事啊,得好看了。

邺城知府松口快,秦斥已是料想到这里头有诈,可等他真的拿到了案子查案时,就有些琢磨不透了。

若说这查案之人是邺城知府授意的,可那衙役分明和邺城知府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连认识都是不曾的,可为何邺城知府对孩童失踪无动于衷。

既然没有任何关联,那就是放任了。

秦斥尚且还没有摸到这邺城知府是属于朝中哪一派的人,单单只是知道他与吕长史有来往。

案子一接手,秦斥便忙了起来,因是那失踪不见了的衙役带着人连查案时都是敷衍了事的,秦斥带着人挨家挨户地问。

有些已是过去了有些时日是已经记不清楚了的,这就给秦斥查案的难度又增加了些。

既然这样,那就只好先顾着最新的孩童失踪的人家查案了。

秦斥来到清水溪的赵家,身后跟着十余人衙役,也是先前来查过案的。

如今秦斥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还未靠近,就已是听到里面的哭喊声了。

秦斥抬起的手犹豫了下,才落在了门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