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

《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

第二百七十八章 酸辣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龙辇抬到永和宫门前, 康熙紧皱的眉头,随着龙辇落地而松开。

“时间还来得及吧?有没有太迟了。”康熙起身大步迈出去,走的那叫一个虎虎生风。

梁九功小跑的跟在后面:“不迟不迟, 皇上您走慢些。一会儿就要用膳, 您小心走快了伤了胃。”

康熙充耳不闻,步伐不仅没有变慢,反而走得更快了。

“朕身体好, 无妨!”康熙道。

康熙走的太快。

阮酒酒牵着胤祚, 太子和胤禛手拉手, 四个人刚从里屋走出来, 就和康熙迎面撞上。

“给皇上请安。”

“儿子给汗阿玛请安。”

“快起来。你们饿不饿?快让厨房传膳吧。”康熙急着一手拎起太子, 一手扶起阮酒酒道。

“不饿。”

“饿。”

整齐的声音里,出了一声叛徒。

阮酒酒、康熙、太子、胤禛, 四个人目光炯炯的盯着最矮的小豆丁看。

胤祚仰着脸,小脸白嫩嫩的:“小六饿了啊。小六的肚子都在说话了。”

应和着胤祚的话, 他圆鼓鼓的小肚子, 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阮酒酒和康熙忍俊不禁的相视一笑, 太子和胤禛也笑出声来。

胤祚不明所以,傻呵呵的跟着笑着。

“皇上派人传了信, 我想着午膳时间相差不大,就没给胤祚提前喂点儿食物,垫垫肚子。他一吃起来,就收不住嘴的。”阮酒酒解释道。

“是朕一时忘了时间。应当来的再早些的。”康熙道。

小厨房的膳食, 早就掐着时间做好了,放在锅里温着。

只等康熙一来,菜起锅装盘,利落的把一碟碟菜装进食盒里, 再端出来呈上桌。

康熙坐在主位,阮酒酒和太子一左一右的,坐在康熙两边。

胤禛紧贴着阮酒酒的位子坐着,胤祚则坐在胤禛旁边。

太子眼巴巴的看着胤禛:“四弟,你不和孤坐一块儿吗?”

胤禛亲近望了阮酒酒一眼,对太子道:“太子二哥,弟弟已经一个上午都和你在一块儿读书了。弟弟想多陪陪额娘,还有小六。”

“那行吧。”太子可惜道。

他不嫌和四弟在一起的时间多,四弟知识学的快,又尊敬他,这么好的弟弟,他恨不得把四弟养在毓庆宫,兄弟抵足而眠才好。

不愧是亲父子。

太子和康熙的想法,有时候真实一模一样。

就像康熙知道,大臣们不会让渐渐长大的太子,继续住在乾清宫一样。太子也知道,哪怕胤禛愿意,康熙也不会允许胤禛住进毓庆宫。

太子东宫,其他阿哥住进去,岂不是让人误会。

何况,胤禛自己也不愿意。

胤祚很快就粘上胤禛,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在和胤禛说什么。

胤禛耐心的陪着幼弟说话,逗得胤祚咯咯直笑。小胖身子,快要歪到了胤禛怀里。

胤祚身后的宫女嬷嬷,神情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上前接住可能从椅子上摔倒的小主子。

“汗阿玛,您在毓庆宫留那么久。儿子不在毓庆宫,您是为何啊?”太子疑惑问道。

“你回去以后就知道了。”康熙保留神秘感道。

太子多聪明,一转眼就想到了。

“汗阿玛是检查了儿子的作业,对不对?儿子的作业,写的可好?师傅夸过许多次了。师傅还说,呈给汗阿玛您看过,您也夸过儿子。”太子兴冲冲的仰头望着康熙,满眼期待的等着康熙再夸奖一遍。

康熙摸了摸他的头:“坐好了。坐在椅子上,身子晃来晃去的,像什么话。你当你是小六?他晚上还尿床呢!”

胤祚听到了康熙的话,茫然道:“汗阿玛,小六怎么了?”

尿床什么的,胤祚压根听不懂。

“没什么,你继续和你哥哥玩儿。”阮酒酒道。

阮酒酒嗔怪的瞪了康熙一眼:“皇上您就欺负胤祚小,许多话听不明白。”

“孩子不趁小欺负,长大不就没意思了。这话还是你和朕说的。怎的,就许你当额娘的,能逗孩子,朕不可以?”康熙悠悠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保成啊,你看看你德额娘。”

太子为难的看了看康熙,又看看阮酒酒。

“汗阿玛,您若是百姓,哪里还有人敢当州官。”太子道。

康熙哈哈大笑:“吾儿聪颖。你的课业,都完成的很好。只是,有些观点,你不需要学。朕给你做了批改,你回去看了就明白了。”

太子迅速领悟到,康熙话里的意思。

他唇角微翘,为自己的储君身份,而感到自矜,也有更重的责任感。

“是。儿子一定用心看汗阿玛留下的批注。”太子道。

几句话的时间,桌上的菜,已经布好。

康熙先动筷以后,其他人接着动筷。

胤祚看到香喷喷的辅食,饿的不行,握着小勺子,埋头苦吃。

胤祚吃得香,胤禛也不遑多让。

桌上有吃饭香的人,其他人看着也会胃口大开。

康熙望着辣椒变少的桌上菜肴,关心阮酒酒道:“现在当真可以少吃辣椒了?”

“若是喜欢吃,不用克制着胃口。让太医配些适合你身体的汤药,时刻调养着就好。”康熙道。

阮酒酒夹了一筷子碧绿菜心,口感清爽不油腻。

“是药三分毒,我不爱喝药,皇上您是知道的。辣椒也确实是不那么爱吃了。些许菜肴带点儿辣味就好。早上让厨房做了一碗酸辣粉,又酸又辣的,十分开胃。皇上,您要不要下回也尝尝?”阮酒酒推荐道。

“又是什么新鲜菜式?”康熙好奇道:“又酸又辣的。好吃吗?”

“好吃啊。类似汤面的一种。粉条是用红薯做成,再撒上炸豌豆,我能吃一大碗。”阮酒酒道。

康熙一听红薯做成的粉条,立刻来了兴致。

“行,晚上就让永和宫小厨房的御厨,给朕做一碗酸辣粉。”康熙道。

太子眼睛亮闪闪道:“德娘娘,保成也想尝尝酸辣粉。”

“四弟,你怎么没说,你早上吃的是酸辣粉?”太子可惜道。

早知道有新鲜的菜式,中午就可以点上了,何必要等到晚上。

胤禛扁扁嘴,泄气道:“我没有尝到。额娘说,我年纪还小,吃不了太酸太辣的食物。”

“除了做菜的厨子,满宫之中也只有我吃过。”阮酒酒道。

“皇上,红薯种植的可还行?民间百姓是否愿意种植?”既然提到红薯,阮酒酒忍不住问道。

这样易种植的粗粮,在容易闹饥荒的时代,如果可以推广开来,能救下多少人命啊。

若是别的嫔妃问这话,康熙定然糊弄过去。

但是,阮酒酒想出那么多的红薯菜式,且她是真的关心百姓,康熙也就实话实说。

“红薯虽然易种,亩产数量可观,但是红薯种植极耗地力,不可同一片地一直种植。且红薯不易储存,也不如米面饱腹,如果食用过多会伤脾胃。所以,不可全面推广。”康熙道。

“尽是如此?是我异想天开了。若真是极好的食物,早该被推广开的。定是有些弊端,才会有如今的种植不多。”阮酒酒道。

康熙眼神柔和道:“虽说如此,多种植红薯,还是比没有红薯更好。红薯再不耐储存,晒成干吃个几个月,还是可以的。对于饥饿的百姓来说,多了这些口粮,生活能好许多。”

“当真!皇上莫要哄我开心。”阮酒酒道。

“自然是真的。大清想要兴盛,百姓自是要多多益善才好。红薯、土豆、玉米,都能让大清的百姓有更多的活命机会。”康熙说到这里,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阮酒酒忍不住鼓起了掌。

安静的屋子,只有她单薄的掌声。

胤禛瞅了瞅,赶在阮酒酒尴尬之前,小胖手啪啪的拍着。

胤祚有样学样,放下手里的木勺子,嘴里辅食还没来得及吞下,手也拍了起来。

太子也不慢,跟着一起鼓掌。

“皇上真厉害。”阮酒酒满目崇拜道。

“朕厉害什么。农作物的特性,是工部的农官试验总结的。朕不过是听了一耳。”康熙道。

“皇上政务忙碌,还能心系农作物,对百姓的饮食知晓详细。除此之外,皇上还会开拓疆野。当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皇上,全才也。也只有天子能如此啊。”阮酒酒道。

阮酒酒一通彩虹屁,夸的康熙飘飘然。喝了一壶美酒一般,人已经乐的晕乎乎。

太子歪着头,偷偷给胤禛打眼色。

德娘娘难怪最得汗阿玛心意!

这样的话说出来,真诚的如掏心掏肺一般。若他是汗阿玛,也得晕乎,听完就乐个一年半载啊。

胤禛面不改色的稳坐着。

少见多怪。

他额娘夸人的词语,说上半个时辰也能不重样的。

就连他早上多吃一口饽饽,少吃一口奶糕,都能夸个天花乱坠。

夸赞汗阿玛算什么。

他也是常常被额娘夸的人。

康熙吃饱了饭,就提着他的宝贝太子回毓庆宫。

好在康熙还有点儿良心,没有白吃白喝。

“朕去慈宁宫时,答应太后给五阿哥送一副金锁。同是兄弟姐妹的,不能只有五阿哥一人有。一会儿,内务府会送来两副金锁,胤禛一个,小六一个。”康熙道。

“保成你也有。其他皇子皇女那儿,都会送去。”康熙生怕太子误会,紧接着跟太子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