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兰领主

《洛兰领主》

第八十八章 说书(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块灵石,在漫长岁月中吸收日月精华,是一块仙胎,今日破石而出,猴子刚出世,看什么都新鲜。两眼望苍穹,故此射出了金光。”

“请示大帝,怎样惩罚于他。”

群仙因为刚刚的震动露了丑态,纷纷开口。

“敢问大帝,他是什么精灵?敢如此闹事。”

因为今日乃是王母的寿宴,玉皇大帝心情格外的好。

听完千里眼、顺风耳的禀告后,他不但没生气。

反而笑着说道;“既然是天地生成的石猴,那就由他去吧!酿不成什么大,不必追究。”

“遵旨!”众仙齐声回道。

玉皇大帝一句话,不追究了,猴子逃过了一劫。

却说那三十三天下的石猴,自出世以来,除了看什么都新鲜之外,他在山上是尽情的游玩,好不自在。

可这花果山上,可不只有他一只猴子。这花果山上,是猴子的聚集之地,这山上的猴子,种类是最全的。

什么长臂猴阿、通臂猴阿、六耳猴阿、长尾巴猴,短尾巴猴啊。等、等、等……那是什么样的猴都有。

除了猴子外,还有许多猛兽,狼豺虎豹,老鹰麻雀,鱼虾乌龟。天上跑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那是一应俱全。

这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啊!情商高,脾气好,跟谁都合得来。

虎豹见着他,也不烦他。猛兽见了他,也不恼他。也他是和睦相处。

本来猴子啊!都是按一群一群生活的,猴群本就排外。但是发现这小石猴,脾气也好,也不计较。而且说出话来,条条是道,有领导之气,长者之风,那叫一个好听。

于是那,这些猴子那,也不排斥他。渐渐地,也就把石猴收进了猴群之中。每一天啊,吃啊,玩啊,乐啊,都在一起。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猴啊,有猴缘。这就比如说,有的人,他一句话不说,他就是不讨人嫌。就如咋运粮队的大队长风岩。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这年的夏天啊!天干物燥,气温那都不叫热,那应该叫暴热,吹来的风,都像火一样。炎热难挡。

这猴啊!他就坐那,都呼呼的喘气,四处冒汗。

有个老猴就说:“多少年来,没像今年夏天一样,这样下去,非得被热死不可。赶紧到水边吧!找个凉爽之地去避暑。”

猴群中的猴子们热的吱吱直叫,成群结队的就到了水边了。

一洗澡,果然凉快。

有个洗完澡的猴就说:“我说各位啊!!我们在这生长多年了,就靠着这条大河生存,我说这个大河的源头在哪啊?你们知道不?”

一句话就把大伙给问住了。

猴群心中想,我说是啊!我们就知道这条河很大,很长,河水很急。可这源头在哪,心中都不清楚。

猴子的好奇心,那可和人有的一比。

有猴就说啊!我说怎么着,咋们闲着也是闲着,何不顺着大河往上,去看看这河的源头在哪?众位以为如何啊?

“好!”

“赞成。”

“同意!”

众猴欢呼雀跃。于是,众多猴子,成群结队,扶老协幼就沿着大河往上走了。

这石猴,自然也在猴群之中,跟着猴群一起去寻找河的源头;他们遇山翻山,遇水跨水。不知走了有多远,才到了要去的地方。

站那一看。

“哎吆。”

众猴都停住了,他们被眼中看到的景物给迷住了。在猴群的对面,群山四立。而这大河中的水,就是从大山中的悬崖处出来的。

一泻千里,而且风景壮观,除了有点吓人外,那叫一个漂亮。

这瀑布从峭壁山飞流直下,有数丈之高;落在河面,击起的浪花都有数米。

“闹了半天,原来花果山还有怎么好的去处,看来这源头就在这瀑布中了。”

可是这瀑布后,又是什么地方,众猴中没人来过这个地方,更别说跳过瀑布,去探究瀑布后的世界了。

有个老猴从猴群中走到河边的悬崖上。

“我说各位,我们跋山涉水,就是为了看一看这河的源头,可这河从对面的高山中流出,这又如何是好。”

“老猴我倒有个建议,哪位猴要是胆大,敢跳过这瀑布。去看看后面是什么风景,如果去的那猴能够打探清楚后安全返回,我提议,咋们就推举他,做我们的猴王。大家愿意吗?”

“同意!”

“赞成。”

猴群又变得喧哗起来。

“谁下去那?”不知猴群中那个猴子大吼了一句。

原本喧闹的猴群顿时安静了下来,看来猴子也是墙头草,一有事啊他就往后跑。

不管什么老猴啊、壮猴啊、长臂猿啊、通臂猴啊、长尾巴猴啊、六耳猕猴啊!他都不敢下去。这猴怕水啊,他不太会游泳。一碰水,准就成了死猴。这性命悠关啊!谁敢做这出头鸟。

可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草要是多了,还真就有硬头草。

这石猴啊!本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头啊,那就比一般的猴子硬,那胆啊,也比一般的猴子大。

正在众猴面面相觑时,这石猴啊,他就分开猴群,从后面挤到前面来了。

“嘿嘿嘿,我说各位啊,我去,我去,我去看个究竟怎么样。”

大伙还有点瞧不起他。

“我说石猴,你敢去看个明白。”

“当然了”

“好,你要敢看个究竟,探个明白,我们肯定推举你为猴王。”

“好,各位看好了,我去去就回。”

其实小时候心中也有点害怕,因为瀑布太大,也太急,而且河面有数个漩涡,这要是脚一滑,掉了下去,猴命肯定休矣。搁那个猴身上不怕啊!

但是刚刚给既然把话说出去了,说话就得算数。

再看这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小石猴,把牙关一脚,双脚一用力。

蹦蹦蹦,穿穿穿,眼一闭,双手往前那么一伸。

“啪。”

跃进了瀑布就不见猴影。

众猴在对岸看着消失不见的石猴,那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看来要想当这个猴王,那就得拿出猴命去搏,一个个的在外面为小石猴担惊受怕。

猴群咋先不说,单说这小石猴。

这一个猛的扎进了瀑布,突然就感觉这水,好像是停了。他睁开眼睛咕噜一看。

“咦,这是什么地方?”

回头在看,身后就是悬崖上飞流的瀑布。这瀑布就好像帘子一样,把里面和外面分成了两个世界。

??

眼前是一座石桥,再往前看,是一座黑漆漆的大山。

小石猴本就胆大,这时硬着头皮上了石桥,左顾右盼。

一看,哎,这洞也不错,用来住猴正是个好去处。

心里高兴,胆子也就放大了,下了桥,又逛了片刻,哎,他又发现,这洞可真不小,方圆二十多丈,能容纳数千猴之大。

锅碗瓢盆,样样俱全,还有石床,石枕,石凳,石桌等等等,应有尽有。

小石猴看到这,心中欢喜,这串,那蹦的。

心中想到,在这里面住,岂不妙哉。大热天的,这里面凉快,冬天冷冰冰的,这里暖和;我得赶紧回去报信去了。

按着原路,朝着洞外一个猛扎,就爬出来了。

外面的猴群都在外面等着,以为小石猴进去怎么长的时间,肯定保不住命了。没想到,他又刷的一下又从洞里上来了。

众猴不要来讲,刷的一下就都围了上去,这个也问,那个也问。

“怎么样,怎么样,你发现什么了。”

“嗨嗨,诸位啊!大家不要着急,听我慢慢到来。其实这洞啊!是这么一回事。”

等石猴说完,众猴都惊呆了。抓耳挠腮,大部分都不信。

有个老猴还说呢!

“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不信我领你们看看。”

“那行,那你头前带路。”

“大伙不要怕,我怎么做,你们跟着怎么做。以保万无一失,随我来。”

于是乎,石猴刷的一下,又跳了进去。

那老猴也跟着跳下去了,有胆大的,也跟着,咚咚咚,跳下去了。

有的胆小的那,看着汹涌的瀑布,心中就直打鼓,你看着样行吗?万一跳下去,出不来怎么办?一看人家也跳下去了。心一横,也跟着跳了下去。

咚、咚、咚、咚、咚,也跟着跳下去了。

小石猴在前面引路,众猴跟着陆续走过石桥,过了石桥就走进山洞。

猴们一进山洞,就吱吱直叫,一看见锅碗瓢盆,就乐的咯咯直乐。

另外有个猴眼尖,抬头一看。

“哎,那上面有字哎,”

也不知道写的什么,什么年月刻的字。

上联是花果山福地。

下联是水帘洞洞天。

“啊!这洞有名,叫水帘洞。”

“好,咱待的地方叫花果山,咱住的叫水帘洞,这句是咋家喽,就是咋家喽。”

这猴啊!和人一样,都有私心,有的比人还重。看见好东西就往自己怀里搬,那是抢的不可开交。

时候一看,忙开口道。

“各位啊!不必争抢,不必争抢,人人有份。”

众猴一看,哎,这地方还真大,每个猴都能分到自己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吧!在这一住,从此以后,就都安居乐业了。众猴满意,住在了水帘洞了,看来石猴立了大功。

过了几天,人人都不提那事了,什么事那。就是当初众猴许诺的,那个猴要是跳进了水帘洞,就举荐他为猴王。

怎么今个不提了,小石猴心里不痛快,这一天,猴群都聚齐了,小石猴说话了。

“我说各位啊!我可听说啊!猴无信则不立,猴说话可得算数。

我给诸位提个醒,没搬到水帘洞之前,你们可是说过的,谁要是进得来,出得去,就推举他为猴王。

这都怎么些日子了,怎么就没有猴说这事了,这话到底还算数不算数。”

对啊,有些人装糊涂,有些猴心里如明镜。

这说话能不算数,人家说的有理有据。

有个老猴说了。

“好好好,大伙说话肯定算数。石猴啊,就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们的猴王。大家看怎么样?”

“同意!”

“同意,他就是我们的猴王。”猴群一致赞成。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么多猴,没有头怎么行呢!他就是我们的当家人了”

“哎哟,好,同意哦!”

大家围绕过来把小石猴举过头顶。

紧跟着有些老猴出了注意,堆了个石头台,让小石猴坐在上面,高高在上。

其他的猴,按照辈分,按照次序,分班在例,然后跪倒在地,叫石猴大王。

这叫大王也不行啊!叫石猴大王多难听啊!

最后还是老猴出了注意。

这石猴发现水帘洞这个洞天,本就是件好事,他又长的俊俏,干脆就叫他——美猴王。大家同意吗?

“同意,同意。”众猴欢呼雀跃。

结果从这天开始,小石猴摇身一变,就成了美猴王。

这大家全都赞成。

自从美猴王当家主做之后,做事井井有条,头头是道,那是处理的十分得当。

把这些猴子分成班,谁干什么活,谁干什么活,都不许乱套。

自小石猴成为猴王后,猴群生活那是一个滋润。

下一回,石猴孤舟度四海,习得神通不死身。

惊堂木发出的响雷从说书台上响起,把沉迷在西游世界的众人拉了回来。

村民们交头接耳,最后把目光看向了说书台。

那眼光,不用说都知道表达的意思。

在总多目光的注视下,丁然老神在在。说书,不吊一点胃口还怎么说下去。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欠揍的声音从说书人口中传来。

听完故事的村民,心里对事务官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说的故事,恨的是他不把故事讲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