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做皇帝

《朕要做皇帝》

第7章英雄的传奇:浴血黑甲军的荣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将军,时间到了,一百名死士已经鬼魅般潜入浔阳城!”

他深知,这一百名死士,正是最佳的伏军。

“很好,暗信一出,立即出兵浔阳城!”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伴随着雷鸣,吴锦帆保持着坚定的信念,脚步不停地向前、向后地走去。

他们回不来了,潜入了浔阳城,就是完成了他们终极的任务。

铁青的战马,血淋淋的绝地!

吴锦帆看着已经绘好的地图,旁边摆放着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内容无异,请陛下赏赐臣子一座杨江一般的大豪宅。

没过几天,吴锦帆又上书朝廷,请求皇上再赏赐他一百亩良田和一个美人。平渊帝自是百依百顺,龙心大悦,无一帝不喜欢武将没有野心。

“朝廷会不会为齐将军翻案?”

想当初,黑甲兵谋反的风波,让整个大圩都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境地,皇上一纸诏书,几张金牌就把齐大将军给传唤了回来。

当朝廷出兵十万,讨伐江南叛乱之韩休时;

一位樵夫也插上几句故事:“是啊,是啊,朝廷不只是发兵十万,更重用黑甲兵,以镇国将军为帅,所图甚大啊。”

而有人提及齐将军的事情时,一位说书先生也较真了:“小伙子,让老夫来说罢!”

说书先生抚了抚长须,有一股风雅之气,他的话音中充满着真挚的感情,似乎要诉说一个传奇的故事。

“齐峰义将军治军可谓非同一般,造就了闻名天下的黑甲军,闻名天下的黑色甲军也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

“上皇在位时,称他为旷世英雄!”

“再后来,渊博帝少年登基,奸臣杨江为了功名利禄和财富不择手段,还得罪了当初盛名于世的齐峰义。”

周围的人听说是要说故事了,而且说故事的人还是个说书的先生,人们都感兴趣地纷纷围了上来。

人群中有陈述在内,这几天他靠着自己曾经学过的一些文字,做了一些识书辨信的工作,主要的客户都是一些不能挣几文钱的邻居。

说书先生的话语中洋溢着炽烈的感情,那一派洒脱的风采,令人心潮澎湃,不由得赞叹。

“齐峰义将军乃是一位英雄,他的壮举让世人敬仰!”

旁人也附和着赞叹,越发把这段传奇的故事诉说得精彩绝伦,令人流连忘返,更让人爱不释手。

“杨江为了保命,竟然捧杀齐将军,在朝堂上大放厥词,齐峰义的黑甲军可谓是无敌之军呐,禁军与黑甲军谁输乎?”

齐将军的一句话,震撼了全场,原来大圩竟然有如此不败之军!

然而,当禁军与黑甲军较量时,结果却出乎意料,黑甲军竟不敌禁军,渊博帝再也不再信任黑甲军,多次国战中弃黑甲军而不用。

从此,黑甲军的威名再也没有传出,而提起它,就会被乡亲举报,官府缉拿。

陈述听了这番说书,心中暗自慨叹,如果当初杨江不捧杀齐将军,也许大圩的黑甲军会让整个天下闻风丧胆。

大圩竟有不败之军?

“先生,先生,小生打扰一下,请问现在还有何处可以投兵?”

陈述这么一大声,将周边听得入神的大伙联想又拉了回来。一时间也没有人制止陈述,主要是好奇心作祟。

“投军?壮士何出此言?”

先生有些疑惑,如今的家国,还有壮士血脉贲张,想要投兵报国吗?

然而投军,却是一个高危职业,没有响钱的报酬,温饱都是问题,而且战乱不断,只有逃跑的壮丁和还没送上门的。

张石的好感度提升后,李渊的压力减轻了很多,睡觉也比较安心,尽管现在安全了,但人还是应该居安思危。

第二天,李渊起来以后,让人准备了早膳,然后就在书房里处理事务。

“朱公公,你去打探一下,现在情况如何?“李渊面色红润对身边的朱公公释然说道。

“现在朝堂上的局势已经稳定,已经掌控住了局势。“

“大圩已经够千疮百孔了,战事若不利天下分析就在旦夕之间啊!”

所以,李渊打算一定要出宫一趟,困在宫中只能束手束脚如鸵鸟。

市井的消息远比深宫的消息要及时的多。张石看到了李渊的奏疏,说是要去祭祖出宫。

张石御笔亲批:卿之意,朕知之,然国事不定,凶险不止,恐出宫有危,朕遣千兵护卿。

李渊看着这封奏疏,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被吓住了,李渊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巧合的事。

但是,李渊不想再等下去,他害怕再继续等下去,会耽误太久。

所以,李渊决定一定要离宫,哪怕只是出宫一次,也要找回一点自信。

“来人!“李渊对外喊道。

门外响起内侍的声音:“在!“

“备轿,本王要出宫!“

“诺!“

很快,轿子抬到了门口,轿夫们纷纷掀起轿帘。

李渊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袭紫色锦袍衬托着他高贵的身份。

李渊看着天空,心里暗道:“这是我唯一的机会了,哪怕前方的路有万分危险,我也一定要试一试。“

......

......

大圩。市井。

“镇国将军果然神勇,兵锋直指浔阳,合兵破了浔阳城后,班师回朝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真是令人兴奋啊,听说镇国将军麾下精锐如云,兵法更是精妙,可惜没机会见识见识。“

“镇国将军麾下骁勇善战之士如云,我辈又怎敢妄言?“

........................

............

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兴,民不聊生。亡,民不聊生。”

陈述摇了摇头,正思索着他的去处。

九品中正制下,贵族依旧贵族,世界依旧那个世界。

这些人的心理,陈述不敢苟同,也没有资格去评价,但陈述自己是穷苦的人,穷苦的人就更加渴望有出头之日。

所以陈述想找点活做。

忽然,一阵嘈杂声传来。

“什么声音?“

“好像是马蹄声?“

“不对劲啊,马蹄声应该是从城外传来,不是这里啊,难道城内发生了什么变故?“

“城内怎么会发生变故呢?“

众人都疑惑的看着城门方向。

“让一让,乡亲们,这可是官府颁布的海捕文书啊!”

有些市井之民不识字,除了识得文书上画师画的肖像之外,想是不知所书意思。

“官差大人,小人问问此文书上写了什么呀?”

捕快看了看张贴的文书,其实他一个字都不认识,混个捕快也是靠点关系,靠点门路才当上的。

“有人认字吗?”

捕快看了看四周,问道。

“大人,我读过书,我认识字。”

捕快心悦,立即问道“这个文书上说的什么?”

“揖拿江南逆党韩休九族,有信息者赏银十两。”

“嗯,赏银十两,这可不少啊。“

捕快看着这封文书,满脸贪婪。“那你可知道谁是逆党?“

“不知道啊!“

捕快心中一喜,看来这次是捡到宝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