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时当匠人

《我在秦时当匠人》

第16章悠闲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有人曾说过,人如果吃不饱,就只会有一个烦恼。如果吃饱了,就会有无数的烦恼。

召知现在就陷入了这种失去动力的状态,古人的娱乐项目无非就那几样,或许在他们眼里已经是丰富多彩,对于从后世而来的灵魂来说,却是不够新鲜刺激了。

秦国和别的国家又有所不同,这些的娱乐项目固然有,却也不是随处可见的。

在咸阳,你几乎不可能在街上看到随处游荡的闲汉,这里不会有人无所事事成天晃悠,他们每个人都好像从出生开始就被规划好了一样,只能在这条固定的线上。

如果是先天有疾的孩子,可能也不会活过几天就被父母亲手杀死。

在秦国出生的孩子,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幸运的是他们大多数人至少能混上一口饭吃,不幸的他们大多数人都只能劳累一生。

古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如果你是一个农民,那你天还没亮就要起床了,先去村里的水井打水,然后顺路摘一些野菜回来,妻子开始生火做饭。

普通老百姓的早饭很简单,可能只是一碗米饭或者馒头加点咸菜,吃完该扛着锄头下地劳动了。

也许地里有杂草需要除,又或许到了播种的季节,需要用锄头把地刨一遍。

全家的生活基本就是靠着这块地养活着,所以决不能懈怠。

只有辛勤的劳作,来年才能获得丰收。

你劳作到下午感觉浑身疲惫不堪,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扛起锄头准备回家。

古代大多数是两餐制,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吃一顿早食,下午四五点钟吃一顿晚饭,然后等到七八点钟的时候就该上床睡觉了。

是不是听上去很单调乏味?

秦国的农民大多数就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一天还是比较充实的。

.............

召知从底层升迁到秦国高层,那样的生活已经离他很远了。

除了上早朝的日子,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但是他一般都会早点起来,因为他发现府里的人都要等着他吃过以后才能吃饭。

自那以后,他就再没有晚起了。

管家老黄也来找过他,汇报最近府里的收支情况,召知毫不在意的挥挥手,以后这种事情就不用特意汇报了,连后面的内容都没有听完。

老黄接下来的话也只好收了回去,满脸的无奈和苦笑,这样下去,府里的钱袋子可撑不了多久。

但见召知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老黄又觉得可能是自己多虑了。

他也只是尽职跟他汇报一下,至于后面怎么做,就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了。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召知喜欢吃肉,连带着他身边的人也有了口福。

夕瑶和婉儿两人的气色都好上不少,但是她们担心长胖,吃得很克制。

只可惜后世的很多美食在这里都没有办法呈现,或许等秦国统一六国,就能享受到各地的美食了。他这个人本来没什么理想,当初也是为了活下去拼了一口气,现在已经散得差不多了。

召知发现自己好像不用努力了,当初和他一起被征兵的人,他们的最高理想也只是公士这个最低的士,他现在已经是位列“公卿”了,这是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梦想啊。

不装了,摊牌了,他就是想躺平了。

反正秦国这座大厦一时半会也倒不了,文臣吕不韦之后有李斯,李斯之后嘛,额,好吧没了。

秦国将星更是不缺,现在的同样位列公卿的王翦,以及未来的护国长城蒙恬,最差还有个章邯,这波稳了。

他是不可能去打仗了,打死也不去。

召知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点?

总之,打仗这事谁爱去谁去,他是不会沾边的。

召知现在就是个透明人,谁也不结交,什么事情都不参与。

何况,他们未必愿意让自己沾染权力。

吕相和秦王政都没有提及过对他的安排,可能因为是他年纪尚轻,又没什么能服人的功绩,对秦文字都不太熟悉,这样的人实在难委以重任。

而另一边,召知对自己如今的生活非常满意,他现在每天除了吃,偶尔会抽空出来练练剑,其余时间都在玩乐,生活过得惬意无比。

“好,跳得不错,赏”

“谢主子”X2

两人各自上前领了赏钱,虽然不多,却也没有嫌弃。

婉儿和夕瑶本就是别人精心培养出来送礼的,自然不会只是好看的花瓶。

她们两个各有所长,婉儿善舞,风情万种,让人百看不厌。

夕瑶善乐,她的歌声清翠动人,回味无穷。

一人奏乐,一人伴舞。

真是神仙般逍遥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要是能一直持续下去,那该有多美妙。

他现在能理解阿斗了,古人的快乐简直是想象不到,单单为了给他一个人看的这支舞,她们从小练习,一开始就淘汰了多少人,最终表现特别突出的人才有机会被大户人家选中当贴身侍女。

召知心想,这老黄挑人的眼光还不错,之前一直以为他只会管账,没想到还有惊喜。

老黄要是知道了他内心所想,保准要喊一句冤,您之前也没说喜欢看这个啊。

要不是那天婉儿心血来潮给他即兴跳了一段舞,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府上的侍女如此多才多艺。

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欣赏一下雪女的舞蹈呢?

咸阳对于召知来说,既是保护也是牢笼。

别看大秦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实际他们对于细盐法的运用早就开始了。

他们大量收购了齐国运来的盐,就等着一鸣惊人。

普通民众暂时是没办法享受到这个便利了,吕相的第一步是将细盐宣传成象征身份意义的东西,只有贵人才能用的盐。

价格当然也不便宜,但是对于六国的贵族而言,价格从来不是他们考虑的。

这其中的利润到底有多惊人呢?

一两粮食的价格是五钱,盐大约是它的两倍,而制成细盐,价格就上涨到了万倍。

吕相一开始就没打算做穷人的生意,盐这种东西如果和贵族的面子联系到一起,再贵他们都得买,古人的炫富方式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

你连细盐都买不起,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贵族?

这门生意参与的人不多,秦王政,吕不韦,李斯,蒙骜,王翦,王龁廖廖几人,都是秦国重臣,连他这个发明者都参与不进去,这就是权力带来的好处。

左庶长代表的是地位,只有官职才代表权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秦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召知就会像被所有人遗忘一样,在咸阳待到老死。

或许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才会给他一点自由活动的权力。

这就是召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同样在上党参战的人来说,多少人羡慕都还羡慕不来呢。

今日无事,家中听曲。

曲毕,斜阳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