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时当匠人

《我在秦时当匠人》

第39章水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咸阳这几天的天气总是多变,一会晴转阴,一会就开始下起暴雨。

忙碌的人们总是怪这天气变化太快,有人等雨来,有人怪雨急。

这一场雨没下多久,召知正在院前读书。

他有时会将自己的感悟也记录下来,如果练武不行的话,读书起码是一条出路。

总不能因为一条路走不通,从此自暴自弃,任何的尝试都不去做了。

秦国统一之前,六国的文字和语言都是需要学习的,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这些知识,哪怕你在秦国,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是用秦语交流的。

召知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秦国虽然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却缺少自己的文化。

这个现象其实很正常,秦国的人才都是在打仗方面,战争机器是不需要文学来点缀的。

秦人迷信,包括秦王在内,很多人对于道家学说都是深信不疑的。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玄鸟,燕也。”玄即为黑色,意思为黑色的燕子。

燕子春分而至,秋分而返,循环往复,先民便视燕子为神鸟,作为本族的图腾加以崇拜。而以商、秦的祖先传说最为著名。

《史记·秦本纪》记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几乎是所有秦人都相信这个说法,是真是假已经不可考证。

这是赢姓赵氏的由来,秦始皇的祖先,大廉的后裔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大廉的另一支后裔造父因善于驾车得到周缪王的宠幸,把赵城封给造父,造父族人从此成为赢姓赵氏,造父成为赵国始祖。

这些记载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他在秦国找到的所有文献记载,用的大部分都不是秦文。

好家伙,难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要规定“车同轨,书同文”,恐怕他自己看到这些文献记录也是一脸的疑惑,秦国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吗?

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他下令要实行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车轨距,统一的度量衡,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秦国的统治,统一六国的思想。

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尝试,如今最头疼的人莫过于后面的史官了。

一个人出门都要会七门外语,换谁都得疯掉。

春日读书,孜孜而不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召知的言行和君子自然是相差甚远了,他为人自私自利,贪财而好色,喜欢站在高处去评价他人,善用不合常理的手段去取得想要的东西,或许可以称之为机心之人。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天地篇,意思是一个人一旦产生了机变的心思,就破坏了朴素的天然品质。从此只会想着怎样投机取巧,争名逐利,心神得不到安定,就会远离自然之道的本质。

这显然和墨家是不一致的,他口中的机械,正是无数墨家弟子最想拥有的东西。

人有机械,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

这是不是符合自然之道暂且不说,人如果没有机械,那是万万不能承受的。

至少如果要问现在的秦人,放弃曲辕犁而使用人力耕种,他肯定是会认为你疯了。

“果然先贤的智慧并不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我因为看到只言片语便产生了否定别人的想法,可是如果仔细想想,他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庄子谈论的是自然之道,并不是世间大部人认同的道,孰优孰劣,又有谁知道呢?

召知放下竹筒,看来自己和大道是无缘了。

既然如此,只能继续走自己的道路了。

他想想自己还能发明点什么东西,最好是能帮助自己赚钱的,召知现在觉得自己太缺钱了,做秦国的两笔生意虽然不说亏,但是赚钱的生意是一样没有。

什么生意才能快速地赚到钱呢?

而且必须是赚大钱的生意,利润小了都不行,最好像细盐一样的可以源源不绝,不用担心哪天就做不下去了。

秦国做生意的人最大的利润来源于倒卖,可以说是赚差价。

吕不韦就是这样发家致富的,在两国之间转卖玉石,无数商人的路线基本都是一致的,天下倒卖最多的自然是粮食,尤其是当一个地区出现灾害,人人自危的时候,粮食的价格就会一路上涨。

众所周知,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在治理国家上讲究轻罪重罚,是当时法家思想核心内容,即用严刑峻法让民不敢犯罪。

农业是秦国变法中最重视的内容,在方方面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哪怕是吕不韦都没有能力去改变它,这是秦国经济的基础,是统治秦人的根本。

“倒卖?这门生意必须来往返转各国之间,不适合我。”

召知不是不能出咸阳,是他不敢出去咸阳。

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他现在是在六国都挂了名号的,要是有人看他不顺眼,可能连反抗都做不到就会死得悄无声息,秦国尚有律法保护,别的国家只认人脉关系,没有人脉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当初没把细盐法交出去,或许还能混一下别的国家,现在过去就是羊入虎口了。

赚钱的生意暂时是没有想到,亏本的生意倒是有不少。

或许他还能把水车一起发明出来,半卖半送给秦国,吕不韦应该会同意的。

水车其实就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它是借用水势的运动惯性,将水注入渡槽,流入到灌溉的农田里。

这个东西或许很多地方暂时还没法利用,只能做小范围的推广和试验。

他也不求完美,水车的造型哪怕是没见过也能想象出来,和车轮子差不多,但是比车轮要大得多,它的技术要求不高,利用方法简单,是现在可以做到的生产水平。

这时召知才记起傻子,他已经好久没有去看傻子了。

自从上次把傻子推出去,替自己挡了不少暗箭,之后就没有去找过他了。

现在有求于人,便想起了这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