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卖鱼档开始

《重生:从卖鱼档开始》

第003章金手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经过昨晚系统消失的变故,耿直有些心灰意冷。躺在炕上,不想起来。

他只想做一条咸鱼,混混日子。

睁开眼睛时候,甚至都想好了,找找下家把档口四千块兑出去。给妹妹留三千,自己带着剩下的钱去南方找机会。

这个时期,东南沿海到处是黄金,也许就能找到机会挣到大钱。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小屋传来了开门声音,耿直知道,是妹妹醒了。

接着,外屋地又传来锅碗瓢盆碰撞声,耿直知道,是妹妹在给自己弄早饭。

妹妹醒了,不好再睡着。

耿直扒拉开蚊帐,穿上衣裤下了地。

四点钟,天已经蒙蒙亮,屋里还很黑。打开灯,屋子里一下亮了起来。

来到外屋地,从水缸舀了一瓢水,凉水浸到脸上,顿时清醒许多。

听着身后煎鱼过油的声音,闻着鱼香,耿直顿时来了胃口。

擦干脸,站在妹妹耿娟身旁,“小娟,鱼都耨了,你还能煎这么香,手艺真好。”

耿娟拿着筷子的手,轻轻撩了撩散落下来的刘海,

“哥,从我记事起,咱家上顿鱼,下顿也是鱼,要是不做好吃些,怎么能吃的进去。昨天晚上还剩干饭,冒点热水,就着煎鱼,你多吃几碗。”

“好……”耿直端起盘子里的鱼进了屋。

刚才在床上想的咸鱼计划,被妹妹这色香味形俱佳的煎鱼打乱了。

耿直一边吃着煎鱼一边想,要是真把卖鱼档兑出去,自己去南方找机会,那这个家只有妹妹一个人。

靠码头的地方都乱的很,妹妹这么小,一个小姑娘根本不行,要是让哪个地赖惦记上,就坏了。

留在家,妹妹能照顾自己生活,自己也能保护妹妹安全。

两全其美。

看来,还是要坚持一下。能留再家人身边,总比远走他乡的好。

……

营川,崔家码头。

营川一共四个渔码头,松江南岸三个,北岸一个。

南岸三个鱼码头,按大小排是兴茂福码头、永惠兴码头和源兴成码头。营川城各处海鲜档口卖鱼佬,都是从这三个码头上货。

鱼市口海鲜市场离这三个码头都不远,卖鱼佬们都有习惯上货的地方,耿直父亲耿壮习惯去源兴成码头上货,耿直延续了他的习惯。

五点钟,码头开门。

营川城里做海鲜生意的卖鱼佬蹬着三轮车进到码头里面,一家家东看看西看看。

营川鱼码头,是东三省最接近腹地的鱼码头,外地的海鲜商成群结队开着小货车也来这里上货。

之前还空荡荡的码头,一下喧闹起来。

源兴成码头是南岸最小的码头,只有三个泊位。因为码头小,吃水浅,远海的船靠不进来。这里,只有近海海鲜在售卖。

不过,真正懂行的都知道,营川码头近海的小海鲜,比远海好吃得多。当地人更认近海的海鲜,鱼市口的卖鱼佬大多都来这里上货。

耿直刚进码头,就听见一个浑厚声音传来,“大直子,今天有新鲜大头宝,你来看看。”

大头宝鱼是这个季节营川人最爱吃的小海鲜,个头不大,味道极其鲜美,红烧、酱炖、清蒸都好吃。

耿直循声望去,一个身材魁梧、剃着光头的汉子冲他喊着。

这个汉子名叫赵宏伟,码头卖货的都叫他“伟哥”。

伟哥是两劳释放人员,刚出来半年。耿直父亲耿壮在世时,常到他这进货,耿直接手卖鱼档,不认识别人,买熟不买生,也上他这进货了。

伟哥的货不贵,斤两也足。

看起来也挺新鲜,不知为什么,一回档口就不是那回事了,耿直吃了几回亏。

不过,伟哥主动喊了,要是不过去看看也不好。

于是,耿直推着三轮车,来到伟哥的档口前。

见耿直过来,伟哥拍了拍光头,挺着大腰板子,指着一大筐大头宝鱼,

“大直子,本海大头宝鱼,市场一块五一斤,二百斤你包圆,我给你算六毛,你看是不是白捡钱。”

赔了半个月,耿直看不出鱼好鱼坏,可什么好卖还是清楚的。

这个季节,市场最好卖的就是大头宝鱼,老百姓爱买,饭店也爱进。去掉损耗,一斤挣三毛钱,二百斤挣五六十一点问题没有。

想到这里,耿直的心顿时活了。

凑到跟前,伸手进筐里抓一把上来,底下的,一样新鲜。

看来,这一回是买到好货了。

耿直下意识拍了拍脑袋,正要开口,脑海深处传来【叮】的一声,【甄别系统】对话框浮现在耿直眼前。

对话框很简单,只有一组数值:

【新鲜度3】

【美味度2】

【综合指数2.5,不建议购买】

对话框一闪而过,耿直心中大喜,金手指真的来了。看来,拍脑袋就是启动系统的钥匙。

见耿直无故大笑,伟哥不知缘由,“大直子,你怎么傻笑起来了?”

伟哥的话,让耿直回过神来,直起身子,“伟哥,我先进里面外逛逛。”

耿直的话令伟哥有些失望。

不过,也不好强买强卖,摸了摸大脑袋,“大直子,出来时候别忘了过来。”

“好嘞,伟哥。”耿直一抱拳,推着三轮车向码头里面走去。

这个早上,耿直一共上了六百多块钱的货,有深海带鱼,本海鲅鱼,近海大头宝和小踏板。

除了鱼以外,还上了海虹、文蛤和玻璃牛。

整整一车的海货。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上货,完全按【甄别系统】给的数值上的。

当然,好货自然要贵一些。

每个货品保证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压低价格,卖鱼这么长时间,耿直第一次这么有信心。

回到海鲜市场,耿直开始摆货。

与其他档口三四个人忙活不同,耿直只有他一个人摆货。

之所以这样,原因有两个:一是雇不起人,二是他能干过来。

不知为什么,重生后的耿直力气比以前大了很多,以前搬不动的东西,现在也能搬动了。睡不着的时候耿直会想,一定是重生后,记忆重合,力气也合二为一了。

差不多八点,耿直的卖鱼档摆的满满登登的。

货好,就是招人。

差不多十点,档口的海鲜卖出去一半。虽然比不上市场几个大佬出货多,比前几天可强多了。

耿直清楚,做海鲜生意不能急。

只要货好,回头客一定少不了。回头客多了,生意自然就能好。

在市场里转来转去的韩老六看到耿直卖鱼档货卖出去一大半,觉得很意外。

站在档口前,扒拉着柜台上的海鲜,又看了看标着的价格。挺了挺脖颈,“大直子,今天货进的不错啊……怎么,有高人指点了?”

耿直抖了抖衣襟,“六哥,海鲜里的学问,除了亲爹能传给亲儿子,其他人谁能教啊……赔这么长时间,也该长点记性了。别人进啥,咱就跟着进啥呗……”

像韩老六这样社会人,当然不能跟他说实话。再说,就算说实话,也没人会信。

还别说,耿直这番话韩老六还真信了,伸手拍了拍耿直的肩膀,“大直子,你比你爸有道行啊,半个月就摸到门了……”

耿直摇摇头,“六哥,你看还有一半的货没卖呢,算什么有道行。”

韩老六嗤了一声,“现在本已经回来了,再卖就是挣的。你还不像其他家都雇人,除了摊位费和卫生费,剩的都是干挣的。六哥跟你说一句,钱不是一天挣的,该雇人还得雇人,我看你这一天,连厕所都不去一趟,真够牛的。”

“我肾好,能憋尿……”耿直呵呵一笑。

“肾好个几把,你在柜台底下撒尿以为我没看见?再跟我扯这些没用的,下个月卫生费一天二十,能干就干,不能干,滚……”说完,韩老六晃荡着脑袋,离开了耿直卖鱼档。

望着韩老六背影,耿直坐在柜台后面的椅子,身子放松下来。

韩老六说的没错,卖鱼档真不是一个人能干的。

要不是天天赔钱,他也想找个帮手。中午小潮有一些小渔船靠岸,要是有人帮着看摊,还能再去补一补货。现在鱼档只有早上上的货,到晚上,就不那么新鲜了。

不过耿直也知道,现在生意才刚刚向好,脑子里的【甄别系统】也不知道是临时的,还是长久的。

自己应该抓紧时间掌握识别海鲜的技能,眼力不比别人差才行。

想到这里,耿直站了起来,拿起案板上的鱼,一条一条仔仔细细看了起来,闻了起来。

……

六点半,耿直收摊。

这是他来鱼市口卖海鲜收摊最早的一天。

数了数钱。

六百块钱进的货,卖了一千多块。去掉摊位费和卫生费,净挣了三百元。

这个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只有百八十块钱工资,这一天收入赶上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了。

怪不得说,改革开放初期,造原子弹不如卖茶鸡蛋的,这个年代,只要有心挣钱就能挣到钱。

有了好的开端,就看到了希望,耿直走路都带着风。

交了韩老六十块钱卫生费,大步向市场外走去。

就当他走到门口,一个身材魁梧,剃个光头的汉子将他拦住,“大直子,你不讲究啊……”

拦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早上在崔家码头上货时见过赵宏伟。

见赵宏伟气势汹汹的样子,耿直挺了挺腰板,“伟哥,老弟啥事不讲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