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辅臣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走寻常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句容卫军士听闻有机会跟顾正臣去泉州办差,全卫军士踊跃。</P>

这不见得是顾正臣深得军心,更多的是不少军士想过一段轻松的日子。</P>

自从句容卫引入比武之后,全军军士疯了一般锻炼,不是在揍人的路上,就是在挨揍的路上,又不敢懈怠,懈怠了,挨揍之余还会被自家百户附送一套王八拳,日子实在辛苦……</P>

顾正臣选中了千户秦松,并挑选了十一名广东、福建、江浙籍军士,安排八人伪装为商人,两人一组,分别前往兴化府莆田、漳州府龙溪、福州福闽县、泉州府市舶提举司,其他三人则由秦松带领,伪装为伙计,随胡大山采购甘蔗的商队进入福建,然后潜入泉州府境内打探消息。</P>

萧成面对顾正臣的安排颇是不解:“你不是讨要护卫以保安全,为何却将所有人手隐在外面,大部还不在泉州晋江之内?”</P>

顾正臣看了一眼萧成,笑道:“哪怕是有危险,也不至于一到地方就有危险吧?总要先试探几轮,拉拢几轮。文官嘛,能用嘴解决的问题,不会轻易动武。下黑手这种事,只有在拉拢不了,对其构成严重威胁时才会发生。”</P>

“现如今我不知泉州府情况,泉州百姓是不是噤若寒蝉,不敢宣之于口也不甚清楚。自然需要先派人在外围打探消息,听闻官声、民情,在机会合适时,再进入泉州府晋江城。”</P>

萧成了然,连连点头。</P>

顾正臣并没有对萧成说“便宜行事”的圣旨,不到万不得已,不到情况危急时,擅自拿出来这玩意,老朱会揍自己,毕竟自己的使命是去治理泉州府,而不是独揽福建行省大权。</P>

再说了,萧成这家伙名义上是自己的护卫,实际上是老朱的眼睛,还是“贴身”的眼睛,他知不知情,自己都需要守口如瓶。</P>

顾正臣召来秦松,在其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P>

秦松有些惊愕,问道:“这——可以吗?”</P>

顾正臣微微点头:“陛下恩准。”</P>

秦松答应下来,带人去准备。</P>

萧成皱了皱眉,想要知道顾正臣说了些什么话。</P>

顾正臣只是摇了摇头,提醒道:“你是护卫,不是幕僚,有些布置你还是不知道为上,待时机成熟,你会知晓一切。”</P>

萧成颇显无奈。</P>

张培瞥了一眼萧成很想笑,他想知道顾正臣的一举一动,可哪怕是让你一天天盯着看着,不遗漏任何细节,你也未必能知道顾正臣如何想的,做出了怎么样的安排。</P>

许多事,不是用眼睛能看真切,用耳朵听清楚的,还需要脑子。</P>

可惜,擅长打架还有脑子的,肯定不会只混了个千户。</P>

“远火局你们就不要去了,在外面守着。”</P>

顾正臣下令,进入远火局。</P>

刘聚、陶成道、陈有才、华孝顺、沈名二等人都围了过来,一干匠人放下手中的活。</P>

陶成道深深看着顾正臣,严肃地说:“你若离开,远火局这里……”</P>

顾正臣虽然不是良工巧匠,却是远火局的缔造者,是远火局实现火药、火器改良的核心人物,他开创的流水制造、多条件约束测试,配比优化,高塔滴珠等等,是远火局最宝贵的财富。</P>

远火局能取得一次次突破,顾正臣居首功无人质疑。</P>

作为主心骨,带头人,他离开句容,远离远火局,令远火局三司所有匠人人心惶惶,生怕研究陷入停滞,担忧没了顾正臣的引路而无法解决棘手问题,实现火器以步克骑的宏伟目标。</P>

顾正臣见众人一个个面容或严肃或惨淡或悲愁,不由笑出声来:“远火局依旧是远火局,我顾正臣依旧是远火局掌印,你们所有人的待遇维持不变,有突破便奖,有进展便奖。如今底火司、冶炼司、制造司一应研究已渐入佳境,我在或不在远火局之内坐镇,你们都能将研究继续下去。”</P>

“另外,远火局内一应进展,一应文书,一应测试成果,可以间隔两个月安报送一次泉州,送至我手中。没有我的许可,任何人不得将远火局研究进展、成果泄露出去。若遇不可解决的问题或突发状况,也可安排句容卫军士送出消息。”</P>

顾正臣请过旨意,老朱允许句容卫拥有一项“特权”,即使用驿站的马传递文书,这也是保证远火局研究不受阻的最好办法。</P>

火器的改进空间还很大,没有攻克的问题还很多,但无论是火药提纯,配比再优化,还是锻造技术的提升,火铳结构的再改良,燧火石的研发等等,都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P>

方向对了,哪怕是前路曲折一点,只要不放弃,终归能达到。</P>

顾正臣安排好远火局、句容卫事宜之后,安排秦松等人学习简单的经商之道,并教导如何打探消息,如何深入调查,如何追踪伪装等。</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