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炼真

《道门炼真》

第68章沧海月明珠先天紫宸气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庄有祜回到王府后,逐渐冷静下来。

庄氏享国数千载,历经分封削国,现存直系血裔数以万计,先帝嫡子却仅有昭德皇帝与他二人,现他皇兄弃国而去,他承继帝位的法理性无人质疑。

虽说大义在手,但其中小节却也不得不防。毕竟,若有人将昭德皇帝之死转嫁于他,想要澄清此中缘由,也是件麻烦事。

思量片刻,他亲笔写下数封信函,小心用火漆封好,盖上私印,招来亲信,小声叮嘱。

望着亲信快步而去的背影,他深呼一口气,理了理衣袍,便走向李求真暂居之所。

半个时辰后,天安城开始戒严,十二卫禁军甲戈齐整,倾巢而出。

皇城中钟鼓大作,无数宦官和宫女游走在皇宫中,宫门大开,身背白色旗帜的使者亡命的抽打着坐骑向天安城四周散去。

这一切都与张显无关,此时他正与李冲和在寒山观中对弈闲谈,李冲和执黑,张显执白,李求真陪坐一侧,许仙暂未归来。

张显随手落下一子,望向李冲和,道:“师兄,这‘灵源大道歌’乃何人所著?不曾想还是一门外丹术。“

李冲和沉吟一二,跟落一子,道:“说起来,这门道歌与大景庄氏倒是颇有渊源。“

陪坐一旁的李求真也来了兴趣,问道:“哦?这其中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李冲和落下棋子,笑道:“这门道歌之著者,名曰曹文逸,乃是一位女真人,俗家出身是大景高祖庄成下属部将曹家,五岁赋诗属文,十五岁,古今载籍,博览无遗,因不愿嫁,脱身遁去,求道于凌阳山。”

李求真面露愕然,讶道:“莫非是天罗院文逸真人?”

看见张显脸露不解,李求真笑道:“张师弟有所不知,那凌阳山就是现今赤阳山,也就是天罗院之总殿所在。”

张显恍然,天罗院与丹鼎院一样,乃道朴宗六院之一,司职器物炼制,赤阳山又多地炎山火,天罗院便设立在此。

李冲和抚掌而叹,道:“李师弟所言不错,曹文逸便是天罗院文逸真人。”

张显略微拱手,以示受教,接着问道:“云中子掌门上尊将此道歌置于盟书之中,莫非还另有深意不成?”

李冲和摆摆手,瞥有一眼,淡淡道:“其中玄机,怕是无人知晓。”

你来我往,数十手后,李求真突然转头看向殿外,只见闻钟三人喜色难掩,快步匆匆忙进入殿中。

在张显等三人注视下,闻钟等人拱手作揖,道:“三位仙长,帝位已定,大行皇帝去帝号,谥倦侯,福王不日就会登基。”

张毫不意外,守藏令一脉,为保护那道盟书代代相传,甚至可以说整个皇宫,除却皇帝之外,就属此辈传承最有久远,与庄氏同休,若说没有一番隐藏的势力,他是万万不信的。

伸手一抬,笑道:“那就先行祝贺各位,那沧海月明珠,福王殿下怕是已允诺你等了吧。”

闻钟三人对视一眼,连忙笑道:“多谢仙长指引开悟。”

张显微微颔首,笑道:“此为尔等自家福缘耳。”

此时殿外却传来一声话语,隐含悲意,道:“三位仙长,琐事加身,在下堪堪来迟,还请恕罪。”

李冲和袖袍一摆,撤去棋桌,桌上顿显出一壶瓷白茶壶,配有八只茶杯,清新可爱,壶中汩汩有声,甚为神异。

接着开口道:“福王殿下,还请入殿上座。”

众人看向殿外,只见庄有祜龙行虎步,威仪自具,身着素色衣袍,背后跟着一麻衣仆役。

庄有祜入得殿来,看见闻钟三人欲下拜行礼,连忙上前搀扶,开口道:“诸位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承恩,还不给诸位先生看座?”

唤作承恩的仆役连忙躬身,微一挥手,便有数位太监端来座椅布置。

庄有祜走上台阶,落座张显身侧,强作欢笑,赞道:“窗下忘言对清茶,高冠羽客醉流霞。诸位真悠闲之至,羡煞旁人啊。”

李冲和伸手一抬,八只茶杯化作流光落在众人面前,瓷白茶壶壶口吞吐一团烟云,分化八股,散在众人面前茶杯之中,一时间满室生香,闻之飘然。

赵承恩见自家面前也飘至一杯,惊喜交加,却不接过,只是拜谢。

庄有祜看有一眼,道:“既是仙长所赐,还不谢过?”

赵承恩肃然一拜,便接过茶杯。

李冲和轻声道:“此茶名曰清心,饮之能降心火,驱邪气,使人少欲求,悟常道,诸位共饮。”

闻钟三人见如此神异,自己也有幸一饮,忙不迭举杯。

庄有祜眼中精光闪闪,轻抿一口,却不曾想杯中之物混为一体,绵绵不断,竟是一股脑全部滑入腹中,直觉周身毛孔顿开,心绪清明,尘尽光生,似有乘风归去之感。

不知过有多久,庄有祜睁开眼来,继而一叹,问道:“果乃仙家妙品,不类凡俗。”

闻钟三人对视一眼,知晓自家到了离开的时候,便起身一拜,道:“三位仙长,福王殿下,我等三人还有些许俗事待处理,就此告辞。”

张显微微颔首,道:“如此,诸位请便。”

待三人走出大殿,赵承恩轻脚跟上,随手带上殿门。

李求真把玩着手中茶盏,笑道:“此时此刻,殿下还能抽空来此,想来事情颇为顺利。”

庄有祜脸色莫名,却道:“却不曾想一个小小的守藏室,却藏有如此能人异士。”

张显眉头一挑,顿时明白,庄有祜行事如此顺利,闻钟三人恐怕是出了一番力气,居然引得此人猜忌起来。

闻钟三人也非是善类,既然敢如此行事,想来也想好收尾之法。

便笑道:“在我看来,有此三子却是殿下之福。”

庄有祜一愣,随即像是想到什么,大笑道:“所言甚是,所言甚是啊。”

李冲和见他似有未尽之言,转念一想,心下了然,直言不讳道:“福王来此,莫不是为寻长生不老之术?”

庄有祜眼中不自然一闪而过,继而坦然道:“瞒不过仙长法眼,确有此意。”

长生不死之事,他以前认为不过是子虚之言,所谓山上练气士修真者,也不过是一群隐居的江湖道士罢了,如今他见多了神异,却希冀真有长生法门。

张显笑一下,道:“纵有长生术,能得长生者,亦是寥寥无几,自天地初开以来,得道成仙者,不过双手之数。”

庄有祜惊喜交加,喜的是居然真有长生之法,惊得是如此漫长的岁月,却不过十人得道成仙。

李冲和窃笑一声,道:“炼气可长生驻颜,可养性护命,好处说之不尽。只是有得必有失,王爷能放下此间荣华,随我入得山中,经日打坐,数载闭关,栉风沐雨,以期大道吗?”

庄有祜脸上阴晴不定,思虑片刻,化作一声长叹,自嘲道:“有了千钱想万钱,做了皇帝想成仙,诚不欺我哉。”

他养气颇深,只是最近一番变故颇大,使他迷了本心,此时稍一点拨,指出其中利害,他便知晓自己无有向道之心,不愿放下俗世繁华。

相通此中关节,庄有祜起身郑重一礼,拜道:“若非仙长指点,得以堪破迷津,小王怕是要背负昏君之名了。”

李求真洒然一笑,道:“福王请起。”

庄有祜起身,沉吟片刻,道:“如今我已得众位臣工支持,不日即登大宝,三位仙师可往内库一行,若看中何物,任由挑选,聊表谢意。”

李冲和、李求真俱是出身大族,修道年月漫长,其等所想要的,凡俗府库恐也无有,便是婉言推辞。

张显心念一转,想到内库之中连‘沧海月明珠’都有收存,说不得还有其他灵物,也就大方谢过应承。

庄有祜见状大喜,竟是一刻也不停歇,就要领张显往内库中去。

一路穿廊过殿,避开诸多侍卫宦官,径直来到内务府中,内务府长吏忙于昭德皇帝大行之事,早就出得宫去与大臣商议,此时府中仅有一位副职留守。

看清来人,连忙大礼参拜,待听其所言,不敢问询,直接打开府库大门,任由庄有祜与张显二人进入。

皇帝内库由内务府执掌,而内务府乃皇帝家臣,非朝中臣工可比,内库所藏俱是庄氏历代皇帝的来,如何使用,更与朝中大臣无关。

内库所在之地乃是一座小山山腹,大门乃玄铜铸造,与周围山石混作一体,拍之轰轰作响,显然是足料铸就。

连过三道大门,终于来到一处宽广所在,此处四面俱是铜铁浇筑,两侧盛放各种奇珍异宝,脸盆大小的狗头金,三丈高的玉珊瑚,各色珠宝,琳琅满目,熠熠生辉。

皇室数千载的积存俱是在此,若是普通人见到,定会喜不自胜,贪欲难止。

庄有祜轻瞥一眼,见张显毫无贪婪意,脸色更无一丝变化,心中不由暗叹:“果真乃神仙中人。”

张显见府库所存如此之多,一件件找寻不知花费多久,心念一转,便计上心头。

浊气轻吐,凝心静气,却是将神念放出一一感应。

神念感知下,诸多黄金珠玉散去宝光,几与顽石无异,远处一块巴掌大小的黝黑石头,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黑石外表无有异常,神念从上扫过,却像是有金针刺入,饶是张显一身修为,也不免识海翻滚,脑海抽搐,眼前似有金星乱晃。

睁开双眼,调整状态,快步走向那块黑石。

庄有祜脸色微讶,库藏如此丰富,只一眼便找出珍宝?

张显拿起那块黑石,细看表皮之上却有丝丝紫痕流淌,轻轻摩擦,转头看向庄有祜,问道:“此石是何来历,得以存放大内府库?”

随行的长吏副职,翻出一本文书,一番找寻,上前念到:“弘章皇帝二十五年,陨石如雨,星火坠地,地方吏上贡,言称其为‘天铁’。”

张显目光湛然,笑道:“殿下,贫道欲取此物,不知可否?”

庄有祜神色一愣,随即笑道:“仙长若有所需,自无不可,自无不可。”

张显拿拾其此物,心中却是一阵欢喜,结合此物出处,以及刚才那番神异表现,此石之中应该蕴有一缕庚金之气。

所谓庚金,在天为风霜,在地为金铁,主肃杀、兵戈之义,乃是一等一炼器至宝。

庚金又是阳金,至刚至烈,细分之下,又有不同种类,只是不知张显手中这块,是何种庚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