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第1章星落五丈原魂起皇极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一夜繁星漫天,却有将星陨落。

它划破天际,直至五丈原上。

七星灯早已灭,有一老者,着羽扇纶巾,坐在轮椅之中,被一众将士推至半坡上,观看三军操练。

眼看行伍之中纪律严明,操练有力,俨然一支强军也。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如此景象在前,老者悲鸣不已,终于是落下眼中热泪。

克服中原的大旗依旧飘荡,可是愿景却遥遥无期。

老者闭上眼,过往的一切宛若走马灯般闪过,他最终没有匡扶汉室,还是饱含遗憾的离去了。

我死之后会去哪呢?是遭汉民唾弃,厌我未曾铲除奸贼,又或是嫌我未曾复汉呢?

能再给我一次机会,便好了。

迷茫之中,老者仿佛听到了钟声,长鸣而起。

恍惚时,肩头似乎被人不停摇动。

等再睁开眼,他却发现自己不在轮椅之上,而是站在了一处庭院之中。

说是庭院,此处规模却远超普通人家。

院墙是铺满红漆,砖瓦更有鎏金覆盖。

“此处莫不是阴曹地府?亮此时也要见十殿阎罗了吗?”

“哎呦呦,皇上,瞧您说的什么话,呸呸呸,这话只当没说过。”

正在诸葛亮感慨的时候,一旁传来了一道刻薄尖嗓声。

他一回头,却发现一个宦官打扮,四五十岁上下的汉子极为恭敬的在侧,低眉顺眼的望向自己。

“皇上?你唤何人?”

诸葛亮困惑问道。

“当然是您啦,您可是我们大明国的天子,自然是皇上!”

诸葛亮一听这话,顿时吓得脊背发凉。

天子?这人怎么能如此称呼自己,岂不是毁坏他匡扶汉室的一片赤诚!

刚想要反驳时,又想到了自己身处何地,只认为这是阴曹地府对自己的试探,所以收了薄怒,只是平静道。

“你这老者,净说胡话。亮乃是大汉丞相,一生只求剿灭曹贼,复我汉室。数十年来于蜀地矜矜业业,不敢僭越分毫,若你再敢妄言我为天子,休怪我铁面无情!”

这话一说出口,诸葛亮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

因为他看到了周围一众小太监颇为怪异的目光,而靠在自己身边的那位太监也是吓得面无血色,连忙凑了过来,低声道。

“皇上,请您慎言呐!我知您昨夜深读《三国志》以作消遣,可今日乃是您继承大明大统以来,第一回上朝,是要接受群臣拜见的,稍有不慎恐引祸害呐!”

诸葛亮这时候也冷静了下来,他也发觉自己的身体变得年轻了许多,五识观感都大不相同了。

情况有变,他也就顺着这位宦官的话继续问道。

“亮...我明白了。此处是大明?那蜀汉呢?”

“皇上,这就难为老奴了。老奴读书不多,也只是粗略知道那是千百年前的事了。”

听闻此言,诸葛亮只感觉脑海中雷声响起,心神被震得一颤。

千百年?我莫非来到未来了?

神鬼乱力之说,诸葛亮早有耳闻,只是他一向敬而远之。

如今发生这等奇事在自己身上,他只觉得惊奇。

他现在更想知道,蜀汉的结局是什么,姜维是否有继承自己的愿望,匡扶汉室?

不等他多想,前方已经走来了数批太监。

他们庄严肃穆,要将自己迎上奢华大轿。

诸葛亮人生地不熟,事情又发生的太过突然,只得先观察一番再说。

他便不动神色的上了大轿,被太监们四平八稳的抬着,前往另外一处地方。

此时诸葛亮才有功夫观察自己身上的服饰,衣角绣龙,头顶戴冕,俨然一副君主模样。

等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他吓得连忙想脱下,作为臣子怎能僭越。

可是大轿外,先前那位太监见了诸葛亮的举动,吓得是魂飞魄散,连忙说道。

“皇上,您这是嫌弃衣服不合身吗?老奴该死,几位停轿,老奴立马安排人为您换一身。”

眼看几个太监们就要把事情搞大,诸葛亮便摆了摆手,开口道。

“我只不过是热了些许,不必忙碌。”

此言一出,几个太监们这才再次跪拜后,启程赶往目的地。

不多时,他们已经来到了一处巍峨的宫殿,牌匾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

这几个字诸葛亮能认清,乃是皇极殿三字。

也在此时,四周太监将轿子落下,由先前那位老太监引导,直奔这宫殿之中。

“皇上,今儿乃是您登基以后头一回早朝,大家都在等着您呢!”

“嗯...”

诸葛亮下意识本想连忙起身,再度把身上的龙袍脱下。

然,事已至此,他纵使再拒绝也无济于事。

他好像稀里糊涂,就成为了所谓大明的天子,一朝的皇帝,再不是前世的蜀汉丞相了。

若是向他人表明身份,谁能相信他呢?

倒不如先应承下来,搞清楚状况再说

诸葛亮便顺着指引,坐在了龙椅之上。

但生怕僭越的他,只是挨着个边,不敢居中而坐。

先前引导的那位太监到了殿前,却不在敢往其中走一步,转而是由另外一位面相憨厚,身宽体胖,上了些许年纪的另外一位老太监前来接引。

他一出现,殿内两列人马纷纷对他投来或讨好或憎恶的眼神,就连自己身旁的那位太监,眼神也躲闪了起来。

诸葛亮品出三分玩味,只感觉这个大明朝颇为有趣,怎能让一宦官僭越,号令百官呢?

但他没有多言,只是看着。

这时候才由这位胖太监朗声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位昂首阔步的汉子走了出来。

他一到了人前,眼神先看了看那老太监,又看了看诸葛亮,咬牙道。

“臣,御史杨所维有本启奏。先皇曾封客氏为圣奉夫人,长期居留宫中,实违祖制。如今新皇登基,应当肃清宫闱。臣斗胆进言,请求皇上遣客氏远离后宫,赐宅邸于城外居住,以正坤道。”

说完这句以后,这位御史大人便不自觉的浑身颤抖起来。

明明是一位以死为谏的言官,此刻却表现得像是一个即将奔赴刑场的犯人一般。

因为他和他身后的党羽们都清楚,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这时候全场已经静若死地,无人敢大喘粗气,都小心翼翼的等候着皇帝回复。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倒阉的第一步,更是试探新皇想法的重要一步。

他们都翘首以盼,等候着诸葛亮开口。

而在台上人前的老太监魏忠贤,内心则是气愤不已。

这些人居然敢对他的老相好下手,其心可诛,若是先皇在,自己何惧底下这群伪君子分毫?

但他也不敢再有动作,因为稍有不慎,前方便是万丈深渊。

于是所有人都在等候着诸葛亮的开口,整个大殿内静得令人心惊。

而这时候诸葛亮沉吟片刻,却只是说道。

“先不提此事,我想看看书,成吗?”

嘶…

台上台下一众文臣武将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完了!

这老朱家的皇帝,又出一位奇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