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启大明

《崇启大明》

第15章我的条件是李永贞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承运殿是藩王府的主殿,用来召见臣属、议事,其实就是仿照皇城内的皇极殿建设的,略微小号而已。

当然,这是外出就藩、有自己的王城的藩王标配。

信王府因为在京城,规模和档次就下降了不少,只是一座寻常的大殿而已。

朱由检得知崔呈秀到访消息的时候,正在书房,还是蛮惊讶的。

崔呈秀作为魏忠贤手下大将,在这么敏感的时候过来,很难说,是敌是友,大概率是一种试探。

朱由检到了承运殿,坐上王座,挥手散了原本跟着的太监和护卫,只让他们在大殿外台阶下等候。

这等私密事情,还是越少人知晓内情越好。

“殿下,崔尚书带到。”

周镜没有进殿,只站在承运殿门口禀报。

“让他进来,你在门口守着。”

“是,殿下。”

崔呈秀本以为会遇到书上说的下马威、大阵势,却没想到会是这样单独聊聊的场景。

承运殿里,只点了一半蜡烛,王座上的朱由检,半张脸隐藏在阴影里。

进深很宽的大殿,装饰很少,显得简陋,有一张已经摆好的太师椅,距离王座不远不近,刚刚好。

“关门!崔尚书,过来坐吧。”

朱由检不是非要摆这个信王的谱,若是真要私密,找一间偏殿要好得多,没必要在如此庄严、象征王权、甚至皇权的地方,说这种事情。

以势压人,这是作为王爷自带的光环。

崔呈秀拱手行礼,倒也不扭捏,直接上前,坐到那张椅子上。

“崔尚书,不惜犯禁,深夜前来,不知所为何事?为自己,还是为魏秉笔?

私下交结藩王,可是大罪!”

朱由检没心思绕来绕去,直接问来的原因。

崔呈秀想了一路,都觉得不太好开口,本来想先寒暄几句做个铺垫,没成想信王如此直接,丝毫不隐藏心意。

这让他这在官场里打了半辈子滚、满肚子心眼儿的人,一时间有些发愣。

信王现在是真的直来直去的性子,还是以为继位之事板上钉钉、有恃无恐,他越琢磨,越难有结论。

主要是,以往接触太少了,没什么参考。

想了又想,决定直入主题,摄政什么的心思是肯定不能说的,试探一下信王的想法,倒是可以:

“殿下,魏督公请我前来说和,以往有得罪殿下的地方,还望殿下宽恕。督公请我传话,殿下日后有任何需要,他定全力相助,不敢稍有疏忽。

不知殿下,心意如何?”

朱由检居高临下,看的清崔呈秀的表情,崔呈秀却看不清他的。

他半点都不相信,魏忠贤深夜派人过来,就为了说这么一点不疼不痒的事情,盘算片刻,徐徐说道:

“魏秉笔说笑了,这往日无仇、近日无怨的,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说法。要不,崔尚书你举出一件,让我回忆回忆?”

穿越好几天,朱由检还是不习惯自称“孤”,一直以“我”自称,显得亲切,贴心。

崔呈秀心里哭笑不得,这事儿就是个礼节,就好像俩人见面问候“你吃了吗”一样,是个心意,哪儿能真的举例说明。

真要是举个例子,这没仇没怨,也变成有仇有怨了。

看到崔呈秀沉默,朱由检还想逼一逼,“若是只是如此,烦劳崔尚书转告魏秉笔。我在陛下面前,答应的事情,自然就是答应了。

听闻陛下感觉龙体好转,实在是大明之幸。我是藩王,没什么事儿,还是不要交结的好。

魏秉笔是陛下的左膀右臂,我也没什么需要,只求陛下康健。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崔尚书,便请回吧。

让旁人知道了,不好。”

说完,朱由检作势就要起身,崔呈秀这时候也绷不住了,要是没一个实在的结果,就这样场面话的传回去,魏忠贤能弄死他。

这时候的魏忠贤,发起火来,他纵然是亲信,也惹不起。

“殿下且慢,确实还有事情。魏督公受陛下所托,请我前来问询,殿下是否有些难办的事情,或者,瞧不上的人,督公愿意代劳。

陛下称赞殿下,当为尧舜,督公愿全力支持殿下,只求殿下怜惜。

如今辽东战事不断,朝廷上下禁不起大风浪啊,殿下。

不知殿下,可否给个回话?”

朱由检一点都不信崔呈秀说的“魏忠贤请他来说和”的事情,逼一逼还是有效。崔呈秀虽然说的比较隐晦,但是也将魏忠贤试探的心思透露出来。

这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嘛,魏忠贤是皇帝的亲信,代表皇帝的意思,即使他登基做了皇帝,没有魏忠贤以及身后遍布朝廷阉党的支持,会坐不稳。

这既是魏忠贤在展示肌肉,也是他隐隐的威胁。

无非是还想维持现状,做那个九千九百岁,至于皇帝,该干嘛干嘛就行。

看看他的皇兄,就知道了。

第二嘛,魏忠贤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帮助他解决掉一些小事情,或者说看不惯的人。当然,仅限于小事情,不那么重要的人。

干黑活、下黑手整人,他们是专业的,只要,别碰他们的根基就行。

第三嘛,就像崔呈秀说的,朝廷本来就不安稳,大义之下,隐隐告诫他,小心翻船。

朱由检想通了,也确实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崇祯皇帝继位会第一时间干倒魏忠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不干倒魏忠贤,当皇帝不能一言九鼎,崇祯那性子受不了。

只是,一件好事,让他干成了夹生饭,不仅魏忠贤和他党羽数量庞大的钱财没收回来,被文官们分了,甚至演化成了更激烈的党争,有才能的人进不了决策核心,朝廷上下还是一片混乱。

崇祯几乎没捞到什么好处。

斗争要有策略,策略要灵活,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

朱由检没有第一时间答话,直到崔呈秀忍不住想抬头看,他才回复道:“魏秉笔有心了。”

话头一转,貌似不经意,说起了承运殿:“崔尚书,你看我这大殿如何?”

崔呈秀没太懂信王突然拐到这句话的深层意思,嘴上却是奉承:“王府自有规制,呈秀不敢评论。”

朱由检笑了笑,紧接着说道:“我啊,进入这座王府的第一感觉,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怜我的王妃,寝殿连个像样的装饰都没有,简陋至极。

崔尚书,你说,这是谁的问题?”

魏忠贤想试探他,那就给他一个难题好了。

不是要他讨厌的人么,他讨厌贪污他王府建造经费的李永贞。

李永贞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却让他吃糠咽菜,心底不顺。

听说李永贞已经从内官监掌印太监,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和王体乾一样,是魏忠贤在宫内的心腹,执掌批红大权,得意非凡。

崔呈秀听到这里,内心一个咯噔,自然是懂了信王的意思。魏忠贤表了态,信王看样子也愿意接受,只是提了条件,他要李永贞。

“崔尚书不说话,是不明白我的意思么?”

朱由检才不想让崔呈秀找个理由混过去,拿些小虾米顶什么用,李永贞这颗脑袋不大不小,正合适,身家也足够。

更何况,那本来应该是他的钱。

“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