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对话五脏

《我能对话五脏》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丝希望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食堂内。

陆九、黄傅生、沈从玮、魏正先,四人坐在一张桌子上。

“我听傅生说,江汉那个医院的制度,是你规划的?”

魏正先笑眯眯地看着陆九。

陆九道,“只是初创,很多细节都是老师和校长完善的。”

魏正先笑道,“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往往也是最难踏出来的,你不必谦虚。”

“我的魏医堂最近有点忙,听说你们还会在金陵待上几天,要不要上我那去帮帮忙?”

嗯?

陆九看向黄傅生。

见他一脸笑意,便明白过来。

“好。”陆九道。

陆九很清楚,想要从这些大佬手中要资源,伱也得让他们看到你的价值所在。

医院的制度固然让他们很是惊讶,但能走多远,除了需要会经营之外,领头人的医术高低也非常重要。

就像黄傅生说的,你这个医院得有个招牌。

现在是吆喝经济。

一个城市想要发展,都得想方设法地打响自己的品牌。

有的是历史、有的是饮食,还有的是高科技。

比如西山同大市,当年从一个煤矿资源市转型成了历史文化旅游市,这就是抓住了自身的文化品牌。

再比如江汉,也是牢牢抓住小龙虾文化,荆楚文化,大力宣传。

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品牌影响力很重要。

同理,医院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独特的中医院,经营模式固然是特点,但想要拥有品牌力,初期还得依靠医生的医术。

也就是说,你这个医院能不能治疗危急重症,是初期能否成长起来的关键。

只有医院的医生有本事,来的患者才足够多,那么陆九中医院这种治未病的模式,才能在品牌影响力下,逐渐扩大规模。

等到治未病已经深入人心之后,那么往后的品牌力就可以集中在“重新定义健康生活”上了。

很显然,无论是黄傅生,还是魏正先,都把自己视为医院初期品牌影响力的关键。

换言之,自己的水平也决定后续是否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医疗资源。

这一步非常关键!

一旦走对了,那么在这个时候获得诸多老前辈的帮忙,江汉绝对能够在八个试点城市中脱颖而出,到时候国家层面的人注意到江汉后,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当初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小渔村,被确定为特殊经济区后,那发展速度简直就跟坐火箭一样。

江汉这个地理位置可不简单,距离藏龙市,动车只需一个小时。

藏龙市可是被誉为九省通衢,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江汉挨的这么近,自然也能沾点光。

再说了,以现在的国际形势,国家的战略重心也变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这是被逼无奈,不过也让国家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让沿海城市发展起来了,而内陆以及西边仍然有部分地区处于贫困状态。

很多地方也是凭借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实现了总体的小康。

但小康是不够的,能不能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才是重中之重。

那么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就是国家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江汉如果能够依靠试点城市的政策,牢牢将药材基地、中医药进中小学、改良版中医院结合起来,率先实现江汉市的医疗成本缩减,极大减轻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那么通过这样一个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不仅可以将东边的投资拉到中部,还能够辐射到西边,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调控。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就算是能实现,也绝对不是几年内就能完成的。

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一两代人去坚持。

“对了,应会长也对此事很关心,他明天应该就回国了,到时候可能会详细咨询你们这个事。”魏正先笑道。

沈从玮惊讶道,“应会长也知道这个事?”

他记得黄傅生并没有找应德双说陆九中医院的事。

魏正先笑道,“是我说的,傅生把你们医院的模式告诉我之后,我就跟应会长沟通了一下,得知你们来了金陵,他也是立马买了回国的机票。”

黄傅生道,“这事应该也用不着麻烦应会长吧。”

魏正先笑道,“他说,你们这个医院的模式,一旦有了发展起来的可能,那就不仅仅是钱的事,这是能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的路子,或许还能改变中医未来的走向。”

黄傅生三人一惊。

这高度可就有点出乎三人的意料了。

一个医院能改变华夏中医未来的走向?

这说出去谁信呐!

“应会长评价这么高?”沈从玮道。

魏正先笑道,“他的原话是,以人为本的医院,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它能让医生、患者、医院三方受益,不再是像过去,苦了医生,痛了患者,亏了医院,富了院长,这种模式解决的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有民心民意。”

精辟啊!

尤其是经历了医疗贪腐,国家抓了几百位院长主任后,这话真的说的太贴切了。

“我从以前就跟应会长说过,中医的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培养一两批人才,意义并不大,医疗环境或者说医疗制度不改变,一切都是徒劳,就好比治病一样,只是对病,而不去调理患者的五脏,改变他身体内的环境,病永远也治不好,甚至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还会制造更大的祸端。”

“国家抓贪腐,只是病危之时的雷霆手段,再过十年,在如今的医疗制度体系之下,还会诞生下一批贪污的院长主任,但这其中受苦的老百姓,却是无处伸冤,可别小看这些声音,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是绝对会爆发的。”

“但如今的西医院,利益盘根错节,想要改变制度太难了,很多中医院也在这样的制度影响之下,变得扭曲畸形,所以,唯有从中医着手,自我革新,另辟蹊径,才有可能倒逼整个医疗体系大换血,不过这个难度太大了,我们都觉得很难实现,好在年轻人就是敢想,这个中医院的新制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