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六岁御史,开局震撼朱元璋

《大明六岁御史,开局震撼朱元璋》

第16章 臣要弹劾东宫全体属臣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16章臣要弹劾东宫全体属臣

“这……叶小米怎么回事?他和老四关系这么好吗?”秦王问向身边的其他几位兄弟。

“鬼知道!估计是老四暗中收买了这小子!我早就知道老四这家伙想要图谋不轨了!”晋王毫无顾忌地说,他也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他和朱棣之间的过节,在场的人都是知道的。

“太孙近来身体如何?学识肯定长进了不少吧?”朱棣将身体转到一边,朱棣选择不再理会叶小米,不然鬼知道这叶小米还会说些啥。

“多谢燕王关心,侄子近来还不错,学识也略有长进,只是对于时政还是有着许多的疑问,这些疑问常常困扰着我,让我无心寝食,心生忧虑。”朱允炆说着,他一想到那些疑问,眉头就皱了起来。

“太孙心系国家,真是社稷之福。”朱棣夸赞道。

朱元璋听得下方言语,笑着说:“既然大家都在,那我就趁此机会,当着大家的面考校一番太孙。”

众人立即望了过来,朱元璋首先问出一个问题,“太孙啊,你觉得,国家应该如何治理?”

这个问题很大,朱元璋只是简单一问,并不指望朱允炆能回答得有多好。

“孙儿以为,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大动干戈,需要缓缓推行国家政策,如此方可万世太平。”朱允炆有些不安,他的心脏跳动着似乎要跳出自己的胸腔。

“说得太笼统了,你再细致一点。”朱元璋继续追问。

“怎么突然来这么一出啊,我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这让我怎么说?”朱允炆越想心跳得越快。

“在场不仅有皇帝陛下,而且还有诸位藩王,回答不好肯定会失了脸面。”朱允炆想着,他已经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孙……孙儿以为……大力发展农业,抑制商业,让百姓专心农事,如此国家才能安稳!”朱允炆吸了一口气说。

“太孙此言甚好。”秦王将手举起来鼓掌。

“果然是谋国之言,不错,不错!”晋王向朱允炆竖起了大拇指。

朱元璋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只是这有可能都是老师教导的,不一定是朱允炆心中的真实想法。

“哦,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呢?”朱元璋问,他决定追根问底。

“商人重利,追求利益有违礼法,而且民以食为天,不应从事商业行为,商业所得大多巧取投机,对百姓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儿孙以为,应当重农禁商。”朱允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小子果然读书读傻了啊!”朱元璋心想,他把视线转向朱棣问,“朱棣,你认为呢?”

“太孙此言甚是。”朱棣还未放下警惕之心,他此刻选择装聋作哑,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太孙此言虽然不错,但我认为,可以抑制,但不可禁止商业活动。”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占了出来,他有些紧张地握着拳头。

“楚王此言差矣!商贾乃大害!追逐利益的无耻之徒,倘若不大力禁止,于国家不利。”朱桢见有人出来反驳自己,他脸涨红了。

“朱允炆这小子有点傻吧!”朱棣听到朱允炆的回答,暗想。

“父皇您认为呢?”朱桢很想知道朱元璋的看法。

“允炆说的不无道理,但你说的也不差。”朱元璋先说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

“皇爷爷,倘若不禁止商业,将来许多百姓都跑去做生意,没人种地,朝廷这不就完了吗?”朱允炆认为朱元璋认可了他的回答,因此他松了口气。

朱允炆说的这一点确实是中国古代朝代重农抑商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都选择重农抑商,自然有其重要原因,但归根结底背后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但重农抑商也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一个原因。

“重农抑商”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惯性,不是任何人轻易可以改变的。

但是朱允炆口中的重农禁商,是不正确的。

“叶小米,你怎么看?”朱元璋突然想到叶小米可能有不一样的见解。

叶小米本来是不想回答的,但是他脑海中响起系统的声音——辩驳朱允炆的观点,弹劾东宫全体属臣,奖励基础发电技术。

“额,系统,你不要这样啊,我经不起诱惑啊!”

“太子殿下对不起了,系统奖励实在太丰厚了!”

叶小米在心中暗暗向朱允炆说了什么抱歉。

“太孙殿下此言差矣!商业不可禁止!”叶小米直接反驳朱允炆。

“商业不可禁止?叶御史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莫非真要让商人将天下搞得一团糟?”朱允炆听得叶小米反对他,气不打一处来。

“商人会把天下搞得一团糟,不知道殿下是从哪里得出这一观点呢?”叶小米问。

“如果百姓都追求经商,哪里还有人种地,这不是动摇我大明根基吗?”。

“如果商人得利很多,百姓弃地,也是有的,但是没有商业,那些柴米油盐都要自己自足吗?”叶小米说得很快。

“柴米油盐可交由官府把控,由官府与百姓交换。”朱允炆握紧了拳头,眼中含着怒火。

“这不也是商业吗?”叶小米不知道这朱允炆怎么想的,脑袋一根筋似的。

“官府把控,当然算不上商业,我只问你,要是天下百姓都不种地那怎么办?”朱允炆只追问这一点。

“如果种地的人少,那么谷物定会更值钱,谷物更值钱,百姓自然愿意种地,而且商业行为有风险。”

“种地虽然有时也遇到灾害,但还是更稳定些,官府想办法解决种地百姓的田地被侵占以及想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才是正事。”

“官府把控,就不算商业了吗,如果官府力量有限,无法掌握所有交易又当如何?”

叶小米仔细想了想说。

“我大明如此强盛,哪里有官府管不到的地方?”朱允炆对叶小米越来越感到讨厌了。

“这人没救了。”秦王小声嘀咕,他很后悔刚才鼓掌了。

“这种人是凭什么当上太孙的?我感觉他还不如我呢。”晋王将大拇指朝下,指了指地面。

“此事乃父皇钦定,哪里用得着我们议论?”朱棣轻轻地说了一句。

“这小子,真是书呆子,钻到牛角尖了。”朱元璋有点恨铁不成钢,不过他并未感到失望,只是觉得太子老师们没有教好。

“殿下如此说,有曾问过下方官员,有曾去了解过农民之事?还是说,这些全部都是你老师所教?”叶小米觉得和朱允炆不在同一个频道。

朱允炆被问到不耐烦了,他眉毛竖起,“叶小米,你闭嘴!我早就看出来你是一个奸佞之辈!你现在还扯到别人身上了!我只问你要是百姓都不种地了,那该当如何?”

“你特么是不是只会说一句这。”叶小米心中嘀咕,他也被搞得有些不耐烦了,他趁此机会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臣要弹劾东宫全体属臣!”

“胆子真大啊,怪不得父皇这么欣赏你!”叶小米的这个操作着实把朱棣惊呆了。

“奸贼!你不光为商贾说话,还要祸乱朝纲!又妄图诬陷我东宫诸位贤臣!你以为皇爷爷能被你这奸臣蛊惑吗!”朱允炆额头上青筋都暴起了。

“准了!就依叶小米之见,将东宫属臣全部撤职。”朱元璋也下了决心。

朱允炆呆若木鸡,嘴巴大张着,似乎能吞下一颗鸡蛋,场上的其他人比朱允炆也好不到哪里去。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