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剑仙

《太古剑仙》

第三百零三章 争夺仙箓开始白热化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大殿上,陈大学士和一名武将曾经带着嘲弄的意味说过,就算苏青冥能把这些官员困在宫里也没有用。

苏青冥根本没有想过这样做,而是直接把他们都杀了。

数十名官员倒在了血泊里,他也付出了些代价。

那些武将有些本事,而且陈大学士事先已经做了准备,请了几位修行强者冒充官员进了殿。

朝阳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他望着皇城外远处的天空,想到很久之前以及很久之后的一些事情。

历史总是在不停地自我重复,唯一的差别是他在这里的境界实力有些低。

那名小太监带着还活着的几名官员,沿着大殿角落里走了出来,看着满地血泊,想着先前那些残忍血腥的画面,那些官员的腿有些发软,勉强走出殿外,看着浑身是血、提着剑的皇帝陛下,哪里敢直视,啪啪数声便跪了下去。

“如果还能走路,就去把事办了。”

苏青冥的声音没有什么情绪。

那些官员哪里敢耽搁,用手撑起身体,用最快的速度向宫外走去。

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们去做,安抚禁军是第一步,从诏狱里把那些大人救出来是第二。

皇城外稍微有些骚动,很快便平静下来,没有过多长时间,宫门再次被打开,数十名官员来到殿前,跪到苏青冥身前。

这些人刚刚离开诏狱,身上还穿着囚服,看着极其狼狈。

谭大将军与周太守跪在最前面。

前者是徐相最信任、在楚国威信最高的名将,后者的身份地位差很多,却是徐相为苏青冥准备的日后宰辅。

他们从那几名同僚处听说今日殿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本无法相信,直到此时,看着数十名太监宫女在几名太监的指挥下,不停向殿里泼洒清水,看着那些血水像瀑布般从殿里流出,顺着石阶淌下,才震惊地确定原来那是真的。

陛下把朝堂上的官员都快杀光了。

苏青冥看着谭将军说道:“你去城外的大营,都城里如果有什么问题,直接扑灭。”

谭将军神情微变。周太守担心陛下不知道当前局面的复杂程度,说道:“都城大营不会听谭将军的令,都城里各府都早有准备,那些王公更是绝对不会安分,说不定便会趁乱兴风作浪,陛下……”

“你们是徐相选中的人,如果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他的眼光也未免太差了些。”

想着死在殿里的陈大学士和昨日死去的高尚书,苏青冥发现徐相的眼光确实不如何,除了看明白了自己。

“总之这种小事不要来烦我,今天不要,以后也不要,这方面你们要向他好好学习。”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向冷宫走去。

沈沉非打了个呵欠,跟着他离开。

……

……

被锈死的锁已经被除掉,平日送杂物的侧门则被封死,除此之外,冷宫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样冷清。

苏青冥把那柄破损严重的剑扔进池子里,换了件衣裳,倚回榻上,浑身的血水自然早就干净了。

沈沉非站在榻前,说道:“如果不是那次断臂,也许我现在已经把外面的事情忘了大半。”

苏青冥说道:“要争仙箓,青天鉴自然不会让你忘了这件事情,别的事情忘了也无所谓。”

沈沉非说道:“师叔你到底准备怎么做?”

苏青冥说道:“你呢?”

“我还是以前的想法,就在这里修行杀人。”

沈沉非理所当然说道:“把别的问道者全部杀死,仙箓自然是剑宗的,就算不成,也没有虚度这数十年。”

苏青冥说道:“我差不多。”

剑宗弟子行事就是这样干脆利落,有着相似的布局也不为奇。

沈沉非只是有些不明白,既然是要修行,是要杀死别的问道者,你天天躲在皇宫里做什么?

他知道就算自己问,也不可能有答案,没看当年苏子沾死的多么无奈,举手随便行了一礼,便准备离开。

苏青冥说道:“去哪里?”

沈沉非说道:“去赵国杀那名太监。”

苏青冥说道:“秦大有些变态,小心。”

沈沉非走后,宫殿里更是冷清安静。

都城今日必将大乱,也不知道谭将军与周太守等人究竟能不能稳住局势,也不知道最终要死多少人。

苏青冥坐在榻上,静静看着窗外的天空,保持着这样的姿式,持续了很长时间。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事情,应该与都城里的混乱无关。

天光转移,不时有人来到殿外禀报当前局势,说来有趣的是,传话的人不是那个小太监,而是张大公子。

可能在谭将军与周太守等人看来,张大公子是最得陛下信任的人。

苏青冥没有回话,依然看着窗外,沉默不语。

太阳渐渐落下,暮色之后便是夜色,宫里的光线变得晦暗起来。

不知何时,殿里亮起了一盏灯。

扑棱,扑棱。

青鸟挥动着翅膀飞进殿里,落在榻上,变成那个可爱的小姑娘。

苏青冥问道:“解决了?”

青儿说道:“城外大营与禁军的叛乱已经被裴思明镇压,那些大臣的府邸已经被控制,你不用担心。”

苏青冥说道:“我没有。”

青儿微嗔说道:“外面那些人喜欢看战乱,才能用那些画面唬弄过去,但我总要放些你的画面给他们看。”

“我记得你说过,我天天在这里修行睡觉,回音谷外的那些人早就看腻了。”

“可像今天你在殿里杀人的画面,他们最喜欢看,我没放出去,不知道惹来多少怨言。”

“无法直接看到的画面,也许更加刺激。”

“有道理,难怪会有不少好评。”

“不用谢。”

“你也不用客气。”

青儿有些恼火说道:“以后不要总让我做信使,万一惹起白真人疑心怎么办?”

苏青冥说道:“我会注意。”

昏黄的灯光落在他的身上。

因为白天杀人的缘故,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神情有些疲惫,黑发披散于肩,呈现出一种颓废的美。

看着这幕画面,青儿有些出神,片刻后才醒过神来,吃惊说道:“你居然点了一盏灯?”

苏青冥嗯了一声。

这座宫殿很少点灯,直到前些天,徐相临终前来了一次,才有了灯火。

青儿想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有些不解问道:“你一心修行,别的事情都不怎么在意,为何这次却愿意出手。”

苏青冥说道:“修行需要清静地,我做这些事与狗熊除掉洞外的威胁没有什么区别。”

青儿看着他问道:“真是如此?只是如此?”

苏青冥说道:“当然如此。”

青儿撇了撇嘴,说道:“或者如此……可我还是觉得你出手与大学士有关。”

苏青冥说道:“也许如此。”

青儿的眼睛亮了起来,说道:“那大学士究竟有何不同?对他来说你是假的,对你来说……好吧,他可能是真的……不对,既然你会离开幻境,而且此生都可能不会再回来,就算来也无法再看到他,那对你来说,他也是假的啊?”

这句话里有太多真真假假,早已分不清楚真假。

青儿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按照你的说法,所有离开而不再回来的人,彼此都是假的,那你为何会这样做?”

苏青冥看着那盏暗灯,说道:“因为世间有很多事情本就无关真假。”

……

回音谷外一片安静。

天空里的光幕停留在那个画面里。

殿里的暗灯渐远,都城里灯火通明,骑兵铁蹄踏过青石板路,哭声渐低。

青鸟与苏青冥前面的对话没有人听到,但整个故事大家都看到了。

修道者再如何心如止水,看着画面里的万家灯火,想着过去三十日里看到的悲欢离合,亦是有些怅然。

茉莉的眼眶已经湿了,却不知是为了苏青冥与徐相而流,还是为何而流。

苏子沾站在远处某处崖畔,想着苏青冥最后说的那句话,沉默了很长时间。

那些都是假的。

修行者在求大道的过程里都听过类似的话,可能来自师长,可能来自同门,只不过不像苏青冥那样绝对而肯定。

这种话听得多了,很多修道者往往会产生某种错觉,认清虚妄便能触及现实,断情绝性。但就像苏青冥说的那样,世间很多事本就无关真假,谁又能真的断情绝性?或者说,为何要断情绝性?

崖后有脚步声响起,苏子沾转头望去,发现是那名黑瘦的无回谷弟子,忽然问道:“对你家公子的话怎么看?”

沈云海很吃惊,心想自己的真实身份居然被看穿了?

按道理,沈云海这时候应该转身就走,或者想办法联系掌门真人。

不知为何他没有离开,却真的开始认真思考苏子沾的问题。

没有想多长时间,他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对公子的话没有任何看法。”

苏子沾说道:“在今天说出这句话之前谁都以为苏青冥修的是无情道,难道你就不担心?”

沈云海不懂,问道:“担心什么?”

苏子沾说道:“道不同,如何同行?”

沈云海这才明白他的意思,松了口气,说道:“不管什么道,只要都能上山便好,为何一定同行?”

苏子沾看着他安静了会儿,忽然说道:“你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沈云海解释道:“我本来就不笨,只不过公子太聪明,才会显得我有些笨。”

苏子沾挑了挑淡眉,说道:“你怎么看今次问道的胜负?”

沈云海说道:“仙箓当然是公子的。”

苏子沾心想自己就多余问这句话,忽然问道:“你不担心我揭穿你的身份?”

整个修行界都以为沈云海被关在剑狱里反省,如果让人知道他早就已经离开,剑宗九峰只怕又要生出很大的混乱,比如就在不远处观礼的昔来峰主方景天,必然会借此生事。

沈云海知道苏子沾这句话是想试探什么,比如掌门真人是否知情,但他既然没有离开,便是已经想好了应对。

他看着苏子沾笑着说道:“当年李淑姑娘说道门欠我一个人情,我用在这里好了。”

这件事情与洛淮南之死有关,苏子沾很清楚,却没想到沈云海会在这时候提出来,这是装傻还是什么?

他看着沈云海,发现沈云海的笑容竟是那样真挚,不由自嘲一笑,心想在笃诚之前,聪明果然没什么意思。

他没有再说什么,也没有再看天上的画面,凌空飞走。

沈云海也离开了崖畔,想着苏青冥的吩咐,自然不会走得太远。

茉莉擦掉脸上的泪水,不忍再看那个世界里的故事,让掩月宗少女陪自己出去散散心,山谷里的鱼儿们便遭了殃。

五天后,吃了十几条烤鱼、鱼脍、煎鱼、炸鱼的茉莉的心情终于好了些,回到了山谷里。

她正与掩月宗少女说秦大的烤鱼有多好吃,抬头便在天空里看到了秦大的脸。

天空里的那张脸当然与秦大的真实容颜并不完全相似,更加白净,而且一根胡须都没有,显得阴柔很多。

他穿着黑色的大氅,看着跪在身前的十余名将领,眼里满是冷酷与强硬的神色,说出来的话更是令人震惊至极。

“楚国最多还能再撑五年,你们要做好准备接收西大营和那片肥得流油的土地还有……爵位。”

……

……

人间一天,幻境一年。

茉莉去云梦山里玩耍了五天,在青天鉴的世界里,徐相便已经辞世五年。

还在幻境里的七名问道者现在已经三十五岁了。道门的李淑与白千军,一茅斋的奚一云,代表悬空寺的秦大,剑宗的苏青冥与沈沉非,都是名门大派的天才弟子,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名问道者居然是那名叫做徐西峡的散修。

青鸟偶尔会给面子去看一眼,他还在某个州郡里拼命地向上爬,显得格外辛苦,没有什么权势地位,境界也不是太高。人们很不理解,以秦大如今在赵国里的滔天权势与冷酷手段,为何会容许这个出卖自己的友人活到现在。

和可怜的徐西峡比起来,其余六名问道者在青天鉴的世界里自然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秦皇帝数次亲征,终于彻底打垮了北方的野蛮人,斩首无数,掳获大量战马,更是收入数片极肥沃的草场,可以称得上是武功盖世。现在的秦国骑兵就像是最锋利的兵器,除了赵国,再没有别的国度有力量抵挡。

齐国的商人与百姓明显被吓破了胆,以近乎狂暴的速度加快了海外探险的进程,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再次发现了数座大岛,运回了大量的珍稀资源,加强国力的同时也准备了很多后路,相信再过不久便真有可能发现传说中的异大陆。

那位叫做孟子柯的书生离开学宫在齐国以及下属的城池里游历讲学,甚至远赴海外开化野蛮土着,在各国民间获得了极高的声望,收了数千名弟子,其中甚至更有齐皇、赵国公卿这样的大人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