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2003

《重启2003》

109:‘直至违约’(三合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201章109:‘直至违约’

哪来的五亿美金?答案是也是抵押来的。

虽然这个老搭档还是挺有本事的,前两年也自己发了一笔小财――看起来那笔钱就完全是他自己的,但他后续投资了不少东西。

比如微博网,比如《三国online》,大部分都是靠他的那笔钱做起来的,这两个产品目前还没有到盈利周期。

而且他还做了手机,最近他和中兴搞了个大屏手机,据说研发到一半出现了公司腐败丑闻,看起来情况很不妙,但也确实花了不少钱。

到现在,那笔钱大概花得差不多了吧。

当然,要融资很简单,今年Facebook估值都有5亿了,他要是想要融资,投资商大概能挤破他家的门槛。

可是除了因为规模太小、考虑到成本无法统筹管理的天使投资人,正经投资机构不可能把钱投给科技公司让他去玩金融,当然如果他要把一部分股权套现出来也可以,不过这个老朋友显然对自己的股权看得相当紧,他也不打算出让股权。

而这次的钱……就只能抵押融资了。

也许是看到顾文杰这边质押了1亿――当然快看这一亿严格来说不是质押贷款,是雅虎投资了1亿之后、因为需要进行复杂的跨国收购,所以直接支取出来,而顾文杰自己的股权成为了抵押的份额。

但星系软件质押就是货真价实的贷款了。

实际上,现在的星系软件已经比快看传媒大了很多了。

哪怕是那些免费软件构成的生态,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值钱了。通过优秀的软件品质与先发优势这些明面上的好处,加上预装软件与捆绑安装这类背地里的手段,如今星系软件的一系列产品已经拥有了实际上的商业价值,再加上星系软件直接持股的星系音乐、水榭歌台与微博网……

其实已经比5亿值钱得多了。

不过对于股权抵押来说,通常抵押方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股票便于流通,对于银行来说,往往是仅次于房产的优质抵押物。

也许是因为星系软件还没有上市,又或许是为了减小风险,他最后只抵押了五亿……

可买个金融产品,真的有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吗?

顾文杰觉得无法理解,不过这个答案并不难懂,他应该很快就能知道了。老搭档告诉他,接下来要介绍给顾文杰认识两个人……

第二天一早,顾文杰见到了第一个人。

在洛杉矶的高盛大厦,顾文杰在最高层的办公室见到了一个银发的老绅士。

“您好,顾文杰先生……我们知道你的公司已经很久了,听说你将一个网络企业带上了市,真是很了不起。”

“请不要拘谨,就将这里当成自己家吧。对了,咖啡还是茶?”

“我托朋友特地买了一份龙井茶,这是天朝最广为人知的名茶,虽然对嗜好者来说只是入门品类,但正适合我们这种刚入门的外国人……你喜欢喝茶吗,顾?”

“好吧,请原谅我这个喜欢自说自话的糟老头子,他们说你的名字叫Jim,但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应该遵循你们的文化习惯、直接称呼你的名字……说实话,我一直觉得中文的朗读音节非常有气势,前两年我的一位老友特地请一个天朝的语言学者、为他也起了一个中文名,我最近也在想……”

老先生是如此和善,虽然地位很高,但是非常亲切,坐在他的办公桌后与顾文杰说着话,如同一个和蔼的长辈。

一个年轻人过来为顾文杰泡了茶,顾文杰笑道:“您好,先生,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来高盛了,我的公司上市的承销商就是高盛。”

老先生点了点头,翻了翻面前的文件:“上市业务不归我负责,不过您似乎计划代表圣地亚哥集团进行一些CDS交易,是吗?”

“是的,我并非圣地亚哥集团的成员,但我与他……他们是深度合作伙伴的关系,所以想来了解一下高盛能够与我们进行多少合作……”

“答案是最大限度的合作。”老先生和蔼地笑着,按了一下桌边的按钮,“当然,甚至可以超过最大的限度。请叫债券部门的林美君过来。”

“等等,我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谈论刚刚结束的那次抵押融资吗?我的合伙人告诉我,说他的公司通过高盛融资了5亿美元。”

老先生笑道:“我知道,这是一笔对我们双方都很有好处的交易,我们都很享受它,并且在探寻进一步合作的空间,我听说您与圣地亚哥都想寻求在CDS市场进行投资,但苦于找不到入场的资格,高盛可以做你们的对手方。”

顾文杰有些懵:“但是我们之前问了德意志银行,他们说我们不具备ISDA的投资资格……”

老先生和善地说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5亿对高盛来说并不是一笔很大的交易,而CDS的市场规模在十年前才1亿美元,那时候我还在摩根士丹利,但现在它已经是个超过200亿的大市场了,它应该更加开放一点。”

顾文杰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提问,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来到高年级数学办公室的留级生,但又感到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当然高盛的橄榄枝本身应该是很有帮助的,不过顾文杰始终有些警惕,他指出:“我可没说我们要把5亿全部拿出来买这种金融产品。”

老先生笑道:“这当然随你们,但cds是很好的项目,虽然它风险很高,但是收益率也很高,你想想,一份1亿的CDS如果赔付,它可以得到100亿的利润,没有任何金融产品能比它更赚钱了……”

顾文杰道:“据我所知,CDS最短的投保期是四年,加上手续费,1亿不可能赚到100亿。”

“哦,好吧,但就算如此它也很值钱了,它的风险匹配得上它的收益。”

顾文杰越来越觉得奇怪,便进一步试探道:“但最近似乎准备停止加息了?”

“哈哈哈,国家管不到这里的,我们的国家提倡自由市场,那些放高利贷的该倒霉了!”

老先生又很热情地给顾文杰介绍起了CDS这个很有前途的投资项目,说什么最近房贷违约率上涨,说什么布洛克税务统计公司暴雷,顾文杰还有心思再抬几句杠,但就在这时,有人进来了――“您好先森,我是林美君,是您的专属客服经理。”

“这是林美君,虽然5亿只是一笔小生意,但是对于一个新手交易员来说是决定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机了……这位客户交给你了,林。”

老先生低头自己开始工作,林美君则坐在顾文杰对面,并拢着修长的双腿、高挺着火爆的胸部,跟顾文杰谈着CDS的相关知识,关于风险的介绍简略了很多,但是购买流程说得比较详细一点。

至于顾文杰担心的问题,也是一下子就解决了――林美君已经提前为顾文杰定制了一份授权文件、可以完美绕开ISDA的资质限制,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甚至现在签个名,就能由林美君作为中介来买CDS了。

当然这笔交易不用太着急,接下来大家可以慢慢互相了解一下再谈的啦。

事情到了这里,一切都很顺利,不过想到那笔抵押,顾文杰还是觉得问题很大,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顾文杰匆匆告别了高盛,他有一肚子话要跟陈傲天说――高盛真的有这么好心吗?如果这个CDS真的这么赚钱,为什么高盛它不去自己买呢。

临走之前林美君给了他一张名片,告诉他可以之后可以多多互相了解,但顾文杰觉得还需要跟老搭档好好谈谈就赶紧跑了,出去后却看到短信,陈傲天说他睡觉了,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可以见一见、对这次交易有帮助的人,就今天下午吧。

这都什么时候了,也不知道他怎么能睡得着觉,但顾文杰是真的有点茫然,另外两个合伙人已经退出了,他一个人漫步在洛杉矶的街道上,也不知道接下来是不是真的该和高盛合作……

不过还好,刚好在看手机的时候,很快有一通电话打了过来。

是那个‘保尔森机遇基金’的老板保尔森,问他还要不要投资了。

顾文杰想起刚才的谈话,问他:“你知道最近房价已经开始涨了吗?”

保尔森倒是坦诚:“说实话,我们最近也很动摇,不过我们只会继续做空,如果你还想继续,可以来找我们。”

顾文杰没有再多说,他现在当然已经不需要其他基金了,不过看起来市场预期显然与高盛说的情况并不一样,就连保尔森这样的空头都不看好前景了……

不对,还有另一个人。

顾文杰打电话给李普曼的办公室,李普曼是可流通CDS的创造者,如果要说CDS的前景,大概没人能比他更了解了吧。

可惜李普曼今天不在,不过上次的那个华人徐幼芋接了电话:“您好,顾文杰先生,没想到爱德华那家伙竟然在做这种事,不过你们似乎从这次变故中得到了不小的好处,恭喜你们了。”

想到那跳了楼的爱德华,顾文杰感觉这样谈论庆祝是不是有点不太礼貌,总之还是赶紧谈正事了。

“徐,我们的CDS到底会触发吗?为什么现在实际违约率这么高,但是市场上的参与者完全没有反应呢?”

交浅言深,顾文杰并不期待对方会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实际上徐幼芋当时也没有给他回答。

不过等到晚上,明显是东八区作息的老搭档起床后,说第二个约见的人最近就在洛杉矶,让他等一下……是个民主党的参议员。

期间有人给他打电话,竟然是那德意志银行的华人徐幼芋,对方说他联络了一个朋友,两人都想见见顾文杰。顾文杰说他晚上还有预约,对方说喝杯咖啡就可以,主要是谈一谈之前顾文杰在问的CDS的事。

顾文杰去后,徐幼芋带了一个人,给他介绍:“顾总,这位是我的朋友,加拿达帝国银行的精算师季祥林……”

给大金主引荐专业人才应该是很普通的事,顾文杰也没在意。

顾文杰还是想了解CDS,徐幼芋就正经给他回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