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白蒋南孙一百次开始长生

《从表白蒋南孙一百次开始长生》

第97章京城保卫战19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而这,只是开源的一点。”乔宾笑着伸出了第二根指头。于谦心中一动,郑重其事地对着乔宾行礼道:“敢问乔先生哪里还能……开源?”

“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乔宾笑呵呵地指着房间里的一张书画说道。

“啊?难道要孤去卖画?”朱祁钰有些不解。

于谦看着眼前的书画,若有所思。

“乔先生……这开源,难道和小日子有关?”

“哈哈!于大人果然不愧是兵部尚书!正是和小日子有关!”乔宾问道:“敢问于大人,这大明明明实力强大,明明此前蒸蒸日上,为什么当年太祖皇帝选择用钞法而不是银法呢?”

“这个我知道!”朱祁钰主动开口回答:“大明无银。”

“是的,大明无银。”乔宾点了点头。

“乔先生,难道这小日子……有银?”于谦又不是傻子,都已经提醒到这种情况下了,自然知道乔宾的意思是什么。

“不但有银,而且还是一座大银矿。”乔宾笑了笑,随口说道:“这座银矿的产量多少,我不好说,但是这座银矿最少万万两。”

这一刻,不论是老成持重的于谦,还是懵懂无知的朱祁钰,都在这一刻面红耳赤,浑身发抖。

“万……万万两?”朱祁钰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不可思议地喊道:“怎么可能?”

“呵呵,如果王爷不相信,等到此间事了,自然可以派人前往小日子查看。”乔宾笑着说道。

“这……”朱祁钰终于从乔宾画下的大饼中清醒过来,咬着牙,朱祁钰认真地说道:“乔先生、于老师傅……接下来的京城,就拜托二位了!”

“殿下客气了,这是臣应该做的。”于谦恭敬行礼。

乔宾也抱了抱拳。

又聊了一些话之后,乔宾和于谦两人告辞。

回去的路上,两人一言不发。

回到于谦的家中,于谦叫住了准备离开的乔宾,屏退左右之后,一脸凝重地看着乔宾,认真地问道:“乔先生……你到底是谁?”

“呵呵,于大人放心,我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而已,倒是于大人如果有什么想要问的,乔某知无不言。”

“乔先生……谢谢。”于谦郑重其事地对着乔宾行了一礼。

乔宾坦然笑着接下。

乔宾今天说的这些话,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让朱祁钰“像样”一些。

废立皇帝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这件事是朱祁钰本人想要做。

那于谦就只是被强行绑架的臣子。

到时候就算真的失败,于谦最多也就是革职查办而已。

万万是死不了的。

但如果没有朱祁钰本人的同意,就算将他推上皇位。

如果一切顺利也就罢了。

可如果真的让朱叫门回来,并且成功复辟,那么于谦必死!

可以说乔宾今天的这些话,虽然未必能够让朱祁钰下定决心当这个皇帝,但却给他一个动力。

是的,朱祁钰此前,甚至连皇帝都不想做。

他本来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皇帝培养。

也没有学过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让一个闲人,突然间赶鸭子上架的去治理一个国家,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更何况,另一方还是朱祁钰从小到大关系都不错的哥哥。

虽然两人并不是亲兄弟,但是先帝也只有两个儿子,所以两人早些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如今手足相残,朱祁钰自然不会愿意。

但皇位更迭,哪里是优柔寡断、仁慈能够御敌的?

在彻底杀死你之前,任何敌人都不会掉以轻心。

再加上于谦作为已经明确站到了朱祁钰的一方,却选择放弃抵抗的情况下,朱祁钰和于谦的下场自然也不会有多好。

其实对于于谦,乔宾的感官是十分复杂的。

一方面钦佩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勇,另一方面却对于他做出来的不抵抗选择的无法理解。

就算于谦自认为自己是忠于大明,但是任何势力的团体都是由人组成的。

你死了不要紧,你身后的那些人呢?

就算你们于家高风亮节,不惜以死报国,可那些跟着你于谦的人呢?

他们的家庭呢?

到了于谦此时的位置,他却只是考虑自己个人的得失。

这种人,显然也并不适合成为一名合格的领袖。

但凡现世的历史里,于谦知道这一点,他都不会让夺门之变发生!

要知道当时的夺门之变,几乎可以用儿戏来形容。

石亨等人也只是聚集之后前往皇宫,然后十分轻易的就见到了被幽禁的朱叫门。

然后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整个皇宫的控制。

这种听上去比童话故事书还离谱的事情,却就这样发生了。

要说于谦不知道,谁信?

要知道那个时候,于谦已经是实际上整座皇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实际上的第一人!

但凡他有二心,立刻就能改朝换代!

就这样的势力,他能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他知道。

可他却选择了不抵抗。

结果自然也就是自己身死不说,还连累了一家老小,以及连累了许许多多跟随他的人以及他们的家人。

站在于谦个人的角度上来说,他的不抵抗是封神之举。

但是站在那些跟随他的人来说,于谦绝对算不上一个好的主公。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到底有多少人追随于谦。

毕竟于谦可是两袖清风的代表人物。

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想要让人追随于他也很难。

虽然坦然受了这一礼,但乔宾还是很快扶起于谦,然后两人开始了聊天。

“乔先生……这海禁之事倒也罢了,可这小日子的银山……”

“于先生不信?”

“只是有些无法理解。”于谦摇头。

“呵,这有什么可不了解的?”

“乔先生……这银山之事如果属实,到时候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啊。”于谦意有所指地说道。

“于大人此言差矣。”乔宾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只要王爷愿意相信于大人,并且开始发展军队,只要大明无敌的军队能回来,那这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

“可乔先生也说过,这皇上……会回来。”

“恩,是的,会回来。”乔宾点了点头。

“那到时候王爷怎么办?”于谦反问道。

“于大人以为呢?”乔宾虽然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但还是想要听一听于谦的看法。

“之前乔先生劝王爷……行大逆不道之事,可王爷毕竟和皇上兄弟情深……”

“呵,少来吧。”乔宾笑了笑,随口打趣道:“于大人该不会以为皇上没有后手吧?”

于谦一怔,不解地问道:“后手?”

“于大人别忘了,这皇宫之中,可还有一位呢。”

“你是说……太后?”

“正是太后。”乔宾笑了笑,随口说道:“这太后身后可是站着会昌伯府呢。”

于谦有些沉默。

“于大人你猜猜,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会昌伯府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么?按理来说,作为皇帝,又是会昌伯的外孙,当今皇上北狩,会昌伯府应该第一时间前来京城才是……”说到一半,乔宾笑而不语。

于谦面露苦笑。

这会昌伯府之所以没有来京城,实际上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如果京城保卫战没有打赢。

那么大明的文武百官以及京城的百姓,基本上都要重蹈宋朝的覆辙。

到时候他会昌伯作为国内最大军队的拥有人,自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名望和名正言顺的口号。

到时是战是和,对于会昌伯来说,都是一种不会落败的选择而已。

第二,如果京城保卫战赢了,那么皇上还是皇上,他们也仍旧是最大的外戚。

就算皇上一辈子不能回来,就算京城的文武百官重新另立皇帝,可对于会昌伯府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

所以正是基于这两种原因,会昌伯府才一直没有动静。

当然,不论是于谦还是乔宾都知道,如果有可能,会昌伯府一定会派人前来营救皇上的。

但这也仅仅只是有可能。

皇上在与不在,对于会昌伯府来说,其实区别不大。

只要孙太后还活着一天,那么会昌伯府的声望就不会有任何的打击。

这和《红楼梦》中的贾府贾元春不同。

贾元春只是妃子,一时得宠而已,可孙太后却已经贵为太后!

理论上来说,除非孙太后想要成为女皇帝,那么她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不论任何人,都要在这样一个以“孝”为主的社会里尊敬长辈。

孙太后已经是太后了。

哪怕先皇重生,任何人都无法仅仅用非谋逆的罪责去废了她。

孙太后活着,会昌伯府就永远都是外戚。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会昌伯前来救援,对于他们来说,也不会有任何好处。

就算不来救援,只要孙太后活着,他们就仍旧是外戚。

就算倒霉一些,孙太后也没了。

甚至整个大明再次重蹈宋朝的覆辙,那和会昌伯府也没什么太大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家自然不会派人来。

于谦摇了摇头,显然也对于那边的王府没什么想说的。

“咳!咳!”一时心中憋闷,于谦忍不住咳嗽起来。

乔宾一脸凝重地看着于谦,迟疑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

“乔先生见笑了。”于谦随手擦了擦嘴角,有些无奈地说道:“这是老毛病了。”

“于大人还是太过劳心劳力了。”乔宾叹了口气,随后有些无奈地说道:“不过我也帮不上什么忙,毕竟对于这些行伍的事情,我的确不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