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众神祈祷,回应的只有自己

《我向众神祈祷,回应的只有自己》

第12章请君入瓮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官方人员的协助下,你们将死亡的村民埋葬安息】

【回程的路上,坐在你身旁的夏临安,罕见向你讲诉起他的家事,父母早逝的他自幼与妹妹相依为命】

【他说先前在落入妖邪陷阱之时,有感今夜将要命陨于此,对于死亡他并不怕,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家中妹妹】

【最后,夏临安以友人的身份请求你,若他将来某日一去无归,能否替他照顾一下家中的妹妹】

【本就欣赏对方性情的你,当即点头应允下来,言日后定当视若己妹】

【见你同意下来,夏临安如释重负】

望着岁月史书内显现的场景,方修有些感慨。

平日里的夏临安,作为江丰武大的学生会主席,加上又是一众诛邪队成员的领头人。

一直以来,对方都是以百折不挠、顽强坚毅的形象示人,从不会显露出自身哪怕一丝软弱之处。

但此刻的他,却和寻常人无异。

“既然担心妹妹将来无所依靠,为何不回去多陪伴陪伴她?”方修出声询问。

“实不相瞒,我也曾无数次这样想过,索性直接撂挑子不干,好好享受大学生活。”

夏临安苦涩一笑,转头望向窗外即将破晓的暗夜:“可是我明白,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如今空间裂缝越发频繁,若是不加以控制,会有更多无辜的人,会遭遇那座村庄一样的惨剧。”

“天塌下来,也会有高个子的人顶着。”方修宽慰道。

“既然如此,为什么那高个子的人,不能是我们呢?”夏临安故作轻松反问。

不是“我”。

而是“我们”。

作为只是这个世界一名“过客”的方修,沉默不语。

明明对方也十分恐惧,会在任务过程中死去与至亲离别,但却始终未选择放弃。

除了以身许国的鉴定信念之外……

应该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为亲人创造出一个没有流血纷争、没有死亡恐惧的美好世界吧?

【经过一番长谈,你对拥有愿挽天倾伟大性格的夏临安,越发心生敬重】

【当你们乘坐车辆回归江丰武大,恰逢清晨第一缕朝阳破晓】

【回到宿舍,发现身为江丰武大校长的老观主,早已等候于此】

【在老观主身旁,还有着另一位一身青衣道袍、背负一柄木剑俊逸出尘的道人】

“古仙前辈,这位便是我先前与您提过的,我青云观的小师叔。”老观主对着方修开口介绍。

“前辈称呼贫道‘真阳’便可。”

青衣道人上前,洒脱行了一礼。

虽然这青衣道人被老观主称为师叔,但对比双鬓斑白的老观主,鹤发童颜的他反而更像是子侄晚辈。

“准备何时动手?”

见两人联袂造访,方修当即便明白了,这是准备引蛇出洞,对付那隐藏在高层的幕后黑手了。

老观主回道:“一切都已布置妥当,随时都可请君入瓮!”

“那便今日吧!”方修当即拍板决定:“早点将之解决,便可更早一步谋划对抗灾劫之事,留给我们的时间已不多了。”

老观主点头同意道:“那等到今日午间,我便将得到呼吸法之事,向上层汇报。待解决那高层叛徒,便可正大光明将此救世仙法,遍及全民修行了!”

原本方修也曾想过,是不是要在上次亲身降临时,让老观主以匿名的方式,通过网络去向外公布基础呼吸法。

但想了想后,还是决定算了。

先不说以匿名方式公布,会有多少人知晓。

失去了呼吸法这个诱饵,再想钓出那幕后黑手,不知道要等待何时了。

不铲除此隐藏高层的内奸,很多后续计划都无法实施。

若是将来关键时候,突然一记背刺下来,损失更为惨重。

【一番商议后,你们将计划定在了今日】

【老观主与真阳道人先行离开,去筹备最后的事宜】

【知晓今夜江丰武大注定不会平静的你,在简单洗漱后,开始闭目盘膝修行,将自身调整至最佳状态】

【日落月现,你停止修炼起身,朝着学校最高楼的天台而去】

【从天台望去,可清晰俯瞰亮着灯光,人影绰绰学校会议室】

推开天台大门。

一袭青衣道袍的真阳道人,已坐等于此。

晚风拂过,将他的袍角番飞猎猎作响。

身侧,还摆放着一坛开封好酒。

酒香四溢。

“这乃是贫道百年前长眠时,埋进道观院中的桂花珍酿,前辈且饮一杯无?”

真阳道人斟满酒水,举杯相邀。

“善。”

方修在对面坐下,伸手接过酒杯。

举杯相碰,一饮而尽。

袭人心脾醇香酒气,似穿透时光长河。

令身在万神界,只是吸收了记忆的本尊,都一时有些微醺了。

“好酒!“

本尊在心中赞叹,而天台上方修则吐露出口。

“古洞眠来百载,会须饮尽千杯!美酒独饮无趣,前辈再请!”

真阳道人爽朗一笑,再将酒杯斟满。

再一杯饮尽。

以应劫古仙身份在此立足的方修,醉眼迷蒙问道:“听闻道友,一梦百年?”

“百年一梦终须醒,镜花水月皆是空,把剑闲从闹市过,无人知我是真君。”

真阳道人举杯对月,自饮一杯。

岁月史书之外。

望着眼前飘逸脱俗的青衣道人。

方修感觉对方比自己,更像是古仙降世。

吸收了这一年多来所有降临记忆的他,曾听老观主提及过这位青云观小师叔。

用两个字来总结,那便是“天才”!

如若非要在天才上加个前缀,那便是,绝世天才!

对方是三百年前,被父母遗弃于山间,后被青云观当时的观主抱回收养。

自幼天资聪颖,三岁能文五岁能武。

十二岁时,便已学尽青云道法,后又习剑。

二十五岁便以手中木剑,使用自悟剑术,败了一众师兄以及当时身为师傅的观主。

原本以他的天资,理应继承青云观传承。

可他生性潇洒不愿受拘束,加上欲出山游历,体验红尘百态。

于是只得作罢。

百年后。

这位小师叔游历结束,归来容颜未改,仍如当时少年。

虽蕴养内丹驻颜有术,可惜天地灵气寂灭,仍逃不过生老病死天道伦常。

本来他这次归来,是自感寿元无多,加上觉得人间无趣,准备在山中青云观寻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为自己建造一处墓穴安葬。

后在从当时已经成为观主的小赵口中,得知了灭世灾劫一事,便改变了主意。

龟息沉睡,一梦百年。

欲待后世。

看看这世间,真仙是何姿态。

【你与真阳道人举杯共饮,闲叙人间趣事】

【十余杯美酒入腹,对方向你询问起,世间万物红尘百态,在长生久视的仙人眼中是何模样】

【你道:‘两年后道禁开解,天地灵气复苏,道友登仙亲自一观便是’】

【他言:‘善!自当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