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贪官指南

《大明贪官指南》

第3章这个杨主簿不是个好官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济阳县城门口。

一行十来人的队伍,在距离城门口百步外停了下来。

“大哥,这事不太对劲吧,这里真的有灾荒?”

为首骑在马上的两人,右边一位十五六岁的模样,剑眉星目流露着少年的英武。

另一位二十出头,面容俊秀文质彬彬,像是一位儒雅的君子。

这两位正是被老朱下派过来的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

“确实不太像……”

骑在马上,朱标观望着四周,眉宇间尽是疑惑。

四周土地荒芜,道路皆是泥泞。

来往的百姓衣着也很破旧,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他们这是去干活吗?可是现在还不到耕种的时候啊?”

朱棣指了不远处成群结队走来的百姓,有男有女。

男的手里拿着各式的工具,像是开垦用的。

女人身后背着箩筐,手上还拿着一个包袱。

“难不成他们是准备逃难?”

朱棣惊呼一声。

灾荒年灾民成群结队的逃荒场面并不少见,这里活不下去了,只能换个地方讨生活。

可是朱棣从来没有见过,逃荒的流民还能笑的这么开心的。

朱标也觉得奇怪,他这个太子本就和其他的不同,不是高高在上在宫中不问民间疾苦的那种。

从小经历过元末动乱的他,曾经无数次见到过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场面,也见到过成千上万的流民。

他没有想多久,下了马便向着迎面走来的百姓走去。

朱棣见状也连忙跟了上去。

“劳驾,请问各位都是济阳县内的人吗?”

那群百姓见来人,都不由楞了一下。

这段时间来济阳县的富商倒是不少,穿着比面前这个年轻人华丽的也有,但这还是第一位主动和他们这些贫苦人说话的。

“见过公子,我们这些人都是附近村子的,这不刚刚干完活准备回去了。”

说话的是个青年,年纪和朱标差不多大。

他看着朱标,不自觉的垂了下头。

朱标和朱棣这一行人,看着架势就不觉得像是个普通人,肯定是非富即贵。

他们肯定是招惹不起的。

“干活?可现在不是农忙季节,而且你们这不是从县城中走出来的吗,难不成县城里面还有田地?”

朱棣表示不信,这些百姓是在哄骗他们的吧。

这时,一旁一个少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两人竟然以为我们是去种田的,哈哈……”

他才笑了两声,身旁突然有一个妇人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将他的嘴巴捂住了。

“胡说什么,这两位是贵人,不能得罪了。”

“呜呜呜呜……”

被捂嘴的少年激动的连连点头。

朱标和朱棣并没有和他见识,两人听着少年的话,心里不由得更加好奇了起来。

“两位公子,我们是从城里的面包工坊做完活回来的,不是去做什么农活。”

“面包工坊?难不成就是制造黑面包的工坊?”

朱标和朱棣来济阳之前,就路过了章丘。

虽然没有停留,但是沿途他们发现,那些衣不蔽体的灾民都在吃一种黝黑像是馒头一样的面食。

朱标还派人特意去从灾民手中买了一块,硬的就好像是石头一样,不得不就着水吃。

这东西虽然难吃,但是朱标却发现极其果腹。

他找人问过,才知道这东西是济阳县运过来的。

“没错,就是造黑面包的,原来贵人也知道啊,听说咱们大半济南府现在都吃这个,还卖到其他地方去呢。”

“还能卖到其他地方?”

朱标失笑,他还没开口一旁的朱棣却不相信。

“其他地方又没有受灾,怎么会吃这个东西?”

他有些怨念,之前他也陪着朱标一吃了黑面包,结果第一口下去差点没把牙齿磕了。

“呵呵,两位公子一看就是贵人,黑面包这好东西我们以前可不敢想,还是多亏了咱们杨主簿才能吃到这好东西。”

好东西?

两位朱家皇子都愣住了。

朱标和朱棣都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皇子,他们也深深的知道什么叫做民间疾苦。

但是却万万没想到,老百姓竟然贫苦到了这种地步,连这硬的像是石头一样的黑面包都能当做宝贝一般。

还有他们口中的那位杨主簿是什么人呢?

在这人说起杨主簿的时候,神情明显十分的恭敬。

“敢问,这位杨主簿是何人?”

“杨主簿就是县令的主簿啊,这可是一位好官啊,不仅给我们活干,还规定每个人一天只能工作五个时辰,每人一天还有三斤黑面包呢。”

刚才那个被捂嘴的少年兴致勃勃。

其他人脸上也都是笑容洋溢着。

朱标和朱棣面面相觑,他们这一次来调查的是贪官,没想到刚刚到来就从百姓口中得知一个好官。

“两位公子,这时候不早了,您二位看……”

青年面带苦涩的看着面前两人,他们还得回去做饭,可是又不敢得罪了这两位贵公子。

朱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笑着赔了礼,然后让朱棣拿了一些铜钱。

几位百姓连连道谢,喜气洋洋的离开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朱标脸色浮上了几许苦涩。

“父皇说的没错,亲军都尉府办事不力,幸好父皇派了我们过来,否则就要错杀一位好官了。”

“难怪这个地方,自从饥荒以来从未饿死一人。”

他心里不禁期待见到那位百姓口中的杨主簿了。

“大哥,这个杨主簿是个好官,但是不代表那个县令也是,咱们这一次来查可是贩卖赈灾粮的事情啊。”

朱棣小声提醒了一句,朱标笑容顿时僵硬了一下。

朱棣说的没错,一个主簿是个好官,但是不代表县令也是。

现在想想,如果不是赈灾粮被卖了,那这里的百姓又怎么可能吃这么难以下咽的黑面包呢。

想到这,朱标脸上顿时出现了一抹怒色,他转头看向城门口。

“走,进城去看看。”

随着朱标一声令下,朱棣大手一挥,带着一行人来到了县门口。

守在县城门口的衙役将他们拦了下来,商人入城要接受检查,这是大明每个地方的规矩。

朱标和朱棣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当小吏检查结束之后,竟然不是放行,而是拿了一张纸递给他们。

“总共七辆马车外加十六人,入城费三十两。”

“你,你说什么?!”

朱棣暴怒而起,这小吏竟然敢收入城费!

“你穷疯了,入城费要收我们三十两!”

要知道现在的一石粮食也才二两银子,也就是两千文钱,三十两能买十五石也就是两千七百多斤的粮食。

“咳,两位公子,这是我们县杨主簿定下的,你们可以选择交钱入城,或者可以选择将马车放在城外的寄存处,一辆马车一个时辰才五十文钱。”

“这样的话,单单算人头你们只需要付十六两就够了。”

小吏咧着嘴笑着,眼中亮着精光。

然而朱棣和朱标已经感觉自己脑子转不过弯来了。

怎么又是这个杨主簿,他不是个好官吗?

他怎么会在城门口巧立名目的横征暴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