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5.以足够的胆量坚持自己的意见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说到胆量,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只手敢敌四拳的好汉,想到旷野中敢于独行的侠客,其实,另一种胆量更为可贵,那就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现代社会讲民主,因此,少数服从多数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如果这个多数是由知识水准很高的人组成的,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这个“少数”组成的是权势人物,那多数人的意见会生效吗?如果这个“多数”的组成分子都是些没知识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仅指文化知识),那多数人的意见就不一定是正确的。

重要的是对正义与真理的判断,哪边有正义,哪边有真理,哪边就是对的。

假如对方是一位权势人物或邪恶人物,他的行为已经不是什么缺点和过失,而是害国蠹民的罪恶,你不可能当面给他指出,否则你会因此而遭到打击和陷害,而你又不能容忍这些人继续为非作歹,怎么办呢?无计可施,万般无奈,写匿名信,打举报电话未尝不是一种斗争的手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坚持着“口不言人过”的做法,只会让奸佞小人高兴,因为他们的奸行便可以被掩盖,罪恶得以继续进行,你没有得罪人,而受害的是国家和百姓。这种人能算是君子吗?不,他们只不过是老好人,甚至是胆小鬼。西方一位哲人认为,邪恶之所以通行无阻,正是因为正义的无所作为。而奸邪对正人君子可从来都是鸡蛋里挑骨头的。

假如有些心怀叵测的人很会蒙骗群众,以“多数”作后盾而提出无理要求,这样的“多数”就无须服从。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显得孤立,但这并不可怕,这种孤立必定是暂时的。

某厂有个工人盗取了厂里的木材,数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性质肯定是偷盗。因为这人是木工,平时上上下下找他敲敲打打的人很多,都与他有点交情,于是,便都出来求情,只有厂长坚持要依法处理。

有人就说:“少数服从多数嘛。”厂长理直气壮地说:“厂规是厂里最大多数的人通过的,要服从,就服从这个多数。”

一时间,厂长似乎有点孤立,但时间一长,理解和赞同他的人便越来越多,而偷盗厂内财物的情况也从此大为减少了。

有的人认为,只有照多数人的意见办事才不会把事情闹大,才能和平地收拾局面。其实不然,不讲原则,迁就多数,势必后患无穷。

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件事,如果听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加处理,或轻加处理,不仅厂里的偷盗之风会愈来愈烈,厂规厂纪也将成为一纸空文。届时,厂长威信扫地,这才是真正的孤立呢。

处理问题是如此,实施新规定也是如此。

新的意见和想法一经提出,必定会有反对者。其中有对新意见不甚了解的人,也有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一片反对声中,你犹如鹤立鸡群。这种时候,也要学会不怕孤立。

对于不了解的人,要怀着热忱,耐心地向他说明道理,使反对者变成赞成者。对于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任你怎么说,恐怕他也是不想接受的,那么就干脆不要寄希望于他的赞同。

真理在握,反对者越多,自信心就要越强,就要越发坚定地为贯彻目标而努力。

有家商店,店面虽然不大,地理位置却相当好,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新经理一上任,便决意整顿。

他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一来就结束了营业员们逍遥自在的日子,因此遭到一片反对之声,新经理被孤立了。但他坚持原则,说到做到。

不到两年,小店转亏为盈。当年终颁发奖金的时候,一个平时最爱在店堂里打毛线,因而反对新规定也最坚决的女士说:“嗯,还是这样好。过去的结绒线,一个月顶多结件把,现在这些奖金足可以买几件羊毛衫了。”

新经理不怕孤立,最后并没有孤立。假如他当时不搞改革,弄到工资也发不出的地步,他还能不孤立吗?

坚持正义往往是勇敢者的行为,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敢于坚持正义与真理,无形中就树立了威信。胆大自有胆大的回报,因为有时这是做人与做事必不可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