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5.给人说话的权利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谦虚做人就不能盛气凌人,至少,当别人开口的时候,你得给别人说话的权利。

说到给人说话的权利,西方一位政治家的名言是最好的范例:“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批评是一种理性的参与方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在真理面前人人都有发言权。正因为有不同的意见存在,这个世界才不至于有独裁。你可以不赞同人家的意见,但是你不能剥夺人家发表言论的权利,这是最起码的原则。同样,你可以批评他人的错误,但你要给人家解释的机会,可是,许多人却做不到这一点。

很久以前,有一座风景秀美的名山,泉水清澈,果木茂盛。一对鸠鸟在大树的顶端营巢而居,日子过得还算清静。

在太平的生活里,雄鸠努力采集鲜美的果子,衔回巢内,小两口的爱巢终于满满积存着果实了。居安思危的雄鸠告诉妻子:“家中储藏的果实先不要用,现在外面还找得到其他足以维生的食物,可以填饱肚子。天有不测风云,一旦遇到风雨,饮食难得,才能靠储蓄的果子维生。”贤淑的妻子连声应好,无忧于夫婿的勤劳、顾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巢中鲜美的果子经历风吹日晒,逐渐脱水变干,原来满满一巢的量,因而缩减许多。不明原因的雄鸠怪罪妻子:“我老早交待说,这些果子不要吃,你怎么一个人吃掉了?”“我没有!”妻子回答。“之前,果子堆满整巢,现在少了,没有吃?那哪里去了?”先生不信地骂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妻子回答。他们俩争吵不休,突然,雄鸠一怒之下,用嘴啄雌鸠的头顶,雌鸠因此而命亡!

孤单的雄鸠,独自难过地守在巢边,忽然天降大雨,干燥的果子吸水后又盈满一巢。雄鸠心想:“果子又满巢了,明明不是她吃掉的。”他对着妻子忏悔:“可爱的妻子,你快快活过来吧,巢中的果子真的不是你吃的,我早该相信你,一切都是我的错,妻子,你饶恕我呀,一切都是我的过错……”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这或许是童话是寓言,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设想他人,不给他人解释的机会,而且也不允许他人轻易挑战自己的权威。结果到真相大白时,后悔莫及。

某本杂志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内容大致如下:

老王刚想坐上一张办公桌,但玻璃突然破了。处长进来还没问清楚大概,张嘴就是严厉的训斥,说老王这么大个人连基本的爱护公共财产都不懂。老王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后来想一想,就决定用自己办公桌上的好玻璃把这块坏的换下来,把坏的粘好放在自己的桌上。星期一,处长检查卫生的时候,发现了这块玻璃,老李还没张开嘴,处长就训斥起来,说他故意弄坏玻璃,还把问题提到老王蓄意破坏单位形象的高度。老王气得浑身发抖,但处长却不听他解释。隔两天,老王去街上重新买了一块新玻璃,而又不舍得扔掉坏的那块,下班后就自己提着坏的那块回家。刚走到单位大门口,处长迎面而来,“噌”地跳下车,指着玻璃,怒气冲冲,从志王的行为到思想,又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老王,你明天可以不来上班了,在家写检讨。

什么时候有了深刻的认识,什么时候再来上班,这段时间没有工资,没有奖金!”这下可好,老王一向老老实实,当时又有那么多单位的职工和街上的行人围着看,当时气得不行了,第二天就头疼心闷进了医院。后来,单位领导去看望他,老王只哆哆嗦嗦写了一句话“给我说话的权利!”

一个不允许其他人讲话的人,是一个自负的人,是囿于自己思维的狭隘表现,长此下去,会变得越来越自我、偏激,这会加大你跟其他人正常交往的难度。请多多想想,给人说话的权利不仅是你应有的绅士风度,而且你还要认真倾听,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一定会受益无穷!

给人说话的权利,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事的必要原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