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密谋诛董?我反手薅哭曹操

《三国:密谋诛董?我反手薅哭曹操》

第十三章:上党太守,武猛从事张杨【第十三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蔡琰的选择。

在萧尘的预料之内。

所以,他也没有过多的劝谏。

大军渡河之后,在河内修整两日,便朝着并州出发。

九月末。

有消息从洛阳传出。

董卓迁太尉,杨彪领司空职。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荡,对弘农杨氏影响巨大。

而此时,萧尘一行早已进入上党壶关,并且接手了此地的安防。

壶关。

毗邻太行山南麓。

因形似壶口,故设壶关。

董卓入朝之后,此关便一直在西凉军掌控之中。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丁原撤回并州,另一方面便是在防范上党太守,并州武猛从事张杨。

此人是何进旧部,曾受命在上党募兵。

董卓入朝之后,数次领军冲击关隘未果。

无奈,只能在各县募兵,麾下兵卒已有数千之众。

壶关城楼之上。

属于并州狼骑的旌旗,再度迎风招展。

好似,在朝着整个北疆,在彰显这支戍边军的回归。

城楼前。

摆下一张胡凳大椅。

萧尘垂袖而坐,轻轻捻着手指。

一双眸子如深渊般幽邃,凝视着向城外列阵军士。

入关不过半天时间,张杨便领着麾下数千兵马杀至城外,想必壶关内部有其内应,将消息泄露了出去。

“萧南风。”

城外,大军列阵。

本是并州猛卒,可却如同散兵游勇一般。

军列前方,张杨目光锐利,宛若鹰隼般看着城楼。

“文远。”

萧尘淡漠道:“打开关门,请上党太守入关。”

“喏。”

张辽应喝一声,挥手下令将士打开关门。

“都督。”

荀攸蹙眉道:“张杨名义上是上党太守,武猛从事,终究是何进的残党,可要在城内布防。”

“不必。”

萧尘摇了摇头,沉声道:“我受天子之诏,持节而至,若他敢奉武持戈,便是逆反大汉,自可出兵清缴,若他入城述职,也无须布兵。”

“喏。”

荀攸无奈应道。

从洛阳出来,他们的队伍在壮大。

不止于五千狼骑,还有学子,佐官。

可是,萧尘的话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不容人置疑。

“哐。”

关隘城门轰然大开。

仿佛,一声旱地惊雷炸响。

壶关不大,可是如天堑般将并州与大汉隔离开。

这座关门再度打开时,就像给这片染血的白地,洒下了生机。

“太守。”

“将军。”

城外军令中。

军中裨将杨丑,眭固忍不住惊呼出声。

关隘开启,并未有大军走出。

幽暗的门户,如同凶兽的血盆大口,令人心惊而胆寒。

“呼。”

张杨深吸了口气,铿锵道:“你们二人领军列阵,勿要轻动,某先入城见见萧南风,若是出不来,你们便朝着太原郡退去,投了太原王氏!”

“将军。”

杨丑,眭固脸色大变。

并州,可谓是内外皆乱。

自河东起势的白波军,已经占据西河,太原两郡数县,塞外的匈奴也入侵了上郡。

如果,张杨真的死在壶关,那整个并州将彻底失去抵抗。

“不必多言。”

“我们是大汉王师。”

张杨目光扫过身后的将卒,复杂道:“某为上党太守,是并州的武猛从事,城内有持诏而来的并州都督,敢与其争锋,便是逆党。”

“喏。”

二人咬牙应喝道。

“驾。”

张杨挥鞭策马,朝着壶关而行。

煌煌大日之下。

一人独行入关,颇有壮烈之景。

当背影消失在关门处,上党数千兵卒也提起了心胆。

杨丑,眭固等人。

开始望向横陈大地的关隘。

哪怕城头飘荡着属于并州的骄傲‘狼骑旌旗’,也让他们惴惴不安。

“踏。”

“踏。”

城楼上,传来厚重的脚步声。

张杨神情肃然,捏着剑柄踏上城楼。

目光所及之地,有他熟悉的张辽,高顺,陈琳;亦有他陌生的荀彧,荀攸,萧矫,杨丰等人。

“稚叔。”

陈琳微微颔首,表露出安抚的意味。

他曾是何进的大将军府主簿,对于张杨并不陌生。

见此,张杨顿时松了口气,躬身拜道:“上党太守,武猛从事张稚叔,见过萧都督!”

“起来吧。”

萧尘沉声道:“上党情况如何?”

“生灵涂炭。”

张杨不敢隐瞒,苦涩道:“自并州大军入朝之后,白波军从河东入侵西河,太原等地,末将一直在领军平灭贼匪,可收效甚微,郡内也因为狼骑迟迟不归,从而人心惶惶不安。”

“什么?”

张辽,高顺眸子大瞪。

他们没想到,龟缩在河东白波谷的贼匪,竟敢再度入侵并州。

“呵。”

张杨眸子凶戾,咬牙冷笑道:“白波军势力庞大,分设五部之多,以郭太,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为首,共计十余万之众,州内如何能阻。”

“可恨。”

高顺眸子中凶色暴涨。

几欲杀人的目光,最终却化为愧疚。

并州的沦陷,百姓的苦难,皆因他们留在了洛阳啊!

如今,属于并州狼骑的旗帜再度悬于关口,可终究只有五千兵卒,拿什么去抗衡十余万白波军,收复并州诸县。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