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密谋诛董?我反手薅哭曹操

《三国:密谋诛董?我反手薅哭曹操》

第五十二章:散去的盟军,滋生的野心【第五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河之上。

浮尸时不时飘过。

彰显乱世人如草芥的恐怖。

曹操立于船头,背影显得萧索而坚挺。

“主公。”

陈宫若有所思,说道:“初见萧南风,宛若寻常士子,细观之下极为恐怖,宛见深渊不可直视,又如大日光芒万丈,令无数人为之敬畏啊。”

“公台。”

曹操侧目道:“你可知我两次见萧南风,是什么感觉。”

“不知。”

陈宫摇头说道。

曹操斟酌良久,说道:“初见时,他为董卓掾属,意气风发,万事皆在其手,自信的令人叹服;再见时,他为靖北侯,荆州刺史,可是我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特质。”

“哦?”

陈宫颇为疑惑。

“帝王。”

曹操眯着眼说道:“见他,犹如见过先帝,那种谈笑风生,不显喜怒,进退有据的从容;可内心却桀骜无比,仿佛将整个尘世踏在脚下,无人敢与其并肩;他的戏谑,打趣,笑容,已经是恩赐!”

“帝王。”

陈宫瞳孔大震。

夏侯惇亦是冷汗淋漓,心中充斥着不安。

“这种人啊。”

曹操怅然一叹,说道:“没有挚友,没有亲人,道德在他们心中是权衡利益的尺子,仁慈不再是本性,而是手中的利剑,所以他不会掺和诸侯会盟,因为他在一条路上独行,我们下次相见,恐怕就是兵戈相对了。”

“是吗?”

陈宫深吸了口气,悚然道:“我们能走出河内,还真是幸运,若我是他,绝对不会放任主公离开。”

“你错了。”

“他有自己的自信。”

曹操侧目道:“他留着我们,必然有留下的必要;犹如帝王身边的谄媚之人,明知是奸佞,还是留作手中剑,敌人脖颈上的利刃。”

“喏。”

陈宫麻木回应。

“主公。”

夏侯惇摸了摸后脖颈,感觉有些发凉,忍不住问道:“现在诸侯朝洛阳而去,我们现在当如何。”

“回陈留。”

曹操眯着眼说道:“募兵,募财,募粮,我们要汇聚兵马,应对之后到来的大事,在这片离乱之地,寻求可以立足的基石;萧南风已经走远了,他的并州便是早于无数人的立足地。”

“喏。”

夏侯惇应喝道。

“萧南风。”

“下次,当我为主而宴客了。”

曹操眸子璀璨无比,滋生着名为野心的东西。

汉室的衰落,诸侯的无能,以及见到萧尘独行路上的风采,提前蜕变成了求谋天下的枭雄。

萧南风救不了大汉,曹孟德也救不了。

若如此,还不如将天地打碎,重铸乾坤。

曾经的汉室之臣死去,埋葬于枯骨之中,不再复存。

盟军大捷。

各路诸侯入主洛阳。

伐檄者远去,并未被众人提及。

无数盟军将士出没在洛阳废墟之中,寻找着可见之物。

曾经的帝京,早已在火海中不复往昔,可作为大汉核心,纵有被遗弃之物,也是州郡将士不可多得的宝物。

所以,盟军犹如飞蝗一般。

所过之地,连宫廷上的琉璃片瓦都被揭走。

是夜。

袁绍在旧府中宴客。

各路诸侯无不响应,在堂客中饮酒。

唯独,孙坚,公孙瓒,刘备三人留在了各自的驻地。

“主公。”

“出大事了。”

突兀,祖茂夤夜闯入孙坚帅帐。

其手中捧着一个湿漉漉的锦盒,言语中带着忐忑不安。

“何事?”

孙坚披上战袍,厉声问道。

“啪。”

祖茂掀开锦盒。

刹那间,烛火摇曳而映照。

温润的玉石之光,散发在帅帐之内。

“咕咚。”

孙坚吞咽了口唾沫,缓缓握起锦盒中的传国玉玺,嘶哑道:“何处寻到的?”

“皇宫之内。”

祖茂恭敬道:“末将领军搜查之时,碰到了几个小黄门,他们正在水井中打捞,末将还以为是什么珠宝,未曾想是社稷神器。”

“小黄门?”

孙坚眸子一凝,道:“作何处理了?”

“杀了。”

祖茂咬牙道。

“嗯。”

孙坚毫不在意的点了点头。

乱世之内,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对于他这样的人而言,莫说是小黄门,就是士大夫都可以杀。

“主公。”

祖茂目光炽热道:“这可是社稷神器,传闻得之可掌天下,我们要上报盟军吗?”

“社稷神器。”

“上报盟军?”

孙坚举起传国玉玺低声呢喃。

灯火相映下,因为常年盖印而形成的红色印泥,在折射红光,斜打在其面颊之上,宛若尸山血海在沉浮,显得格外恐怖。

“主公?”

祖茂抬头叫道。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孙坚目光充斥着野望,嘶哑道:“将打捞玉玺之人处理了,而后传令各营,明日一早便启程回南地。”

“喏。”

祖茂应声退出帅帐。

传国玉玺,承载秦王政意志的社稷神情。

得之可得天下是虚言,可谁若是掌控此物,必然会滋生一统天下的野心。

若孙坚为主而开国,他们这些旧部便是从龙之臣啊!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