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1785,从黑洲农场主开始

《帝国1785,从黑洲农场主开始》

031:蛮清在觉醒,工业技术不是奇淫巧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加入工业文明?

听到平日里严加教导,从小品学兼优的儿子有这眼光,和珅很欣慰。

有心考验一下丰绅殷德学识眼界,和珅问道。

“哦,大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国力雄厚,为什么要学这种奇淫巧技呢?”

“父亲,工业技术不是奇淫巧技,您思想狭隘了!”

丰绅殷德青涩的眉宇之间浮现一抹忧虑。

“在我看来,工业是建立在农和畜牧业变革的基础上,因为有了剩余粮食和剩余肉食以及商业发展,才可以有一些人不用劳动,不用工作,专心从事技术研究。”

“西方人崇尚科学,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随即产生各种工业技术,也就是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然后反过来推动农业畜牧业发展,从农业上解放更多人手。”

“工业文明归根到底,是解放了人体,开拓了思维,增宽视野。”

“而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明更新,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蒸汽船逐渐替代传统帆船。”

“机器驱动的舰船越来越大,航速越来越快,从殴洲到大清的航程由三个月缩短到一个半月,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会愈加紧密,海上贸易会更加繁荣。”

“大清如果再固步自封,拒绝加入进工业时代,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我们的弓箭弯刀已经淘汰了,未来是火枪火炮的时代,冷兵器在热武器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话音落下,和珅沉默了。

固伦公主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眨了眨,对这个未婚夫刮目相看,隐隐约约还有一丝崇拜。

“额附大才,字字珠玑啊!”

外贸司副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戴联奎不知何时来到甲板,听到丰绅殷德一针见血的分析,忍不住对其赞赏有加。

和珅去年就提过,请他收丰绅殷德为学生,被他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清节自励的戴联奎看不惯倚仗圣宠就独断专权的和珅。

可今天听到丰绅殷德对工业文明的见解,戴联奎惊讶的发现,这位才十二岁的固伦额附不同于普通的八旗贵族子弟,他比朝中那些食古不化的重臣还清楚工业文明的强大。

“大学士!”

丰绅殷德和一众侍卫官员向戴联奎行礼。

“臣拜见公主!殿下万福金安!”

戴联奎恭敬的行跪拜礼。

“大学士请起。”

固伦公主知书达礼,性格温柔谦和,微笑着请戴联奎平身。

“谢公主!”

戴联奎起来后,看了眼英姿勃发的丰绅殷德,又转头看向和珅。

“和大人,你生了好儿子啊。”

和珅脸上闪过几丝骄傲,嘴上谦虚的笑道:“戴先生过奖了,我儿也就是有点小聪明,不值一提。”

“倒是先生您认为大清应不应该加入这场席卷世界的工业变革中呢?”

闻言,戴联奎神色复杂的走到护栏边,看向繁华壮丽的开普敦城,不知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一年半以前,他会认为工业是西方人搞出来的奇淫巧技,靠外力终究是投机取巧,应该靠读四书五经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上任外贸司副大臣,协助和珅管理海上贸易后,他被科学技术的强大深深震撼到了。

读圣贤书能学会研制提高粮食产量的化肥农药吗?

读论语可以学会怎么制造机床机器,怎么批量生产先进火枪?

不,不可以。

大清落后了,远远落后西方,落后于林耀南。

再不改变国策,加入到这场时代的变革中,大清将会被西方人甩在身后。

但发展工业不是那么容易的,先决条件是你要有人才!

大清有人懂化学物理吗?

戴联奎至今还记得去年八月时,在广州港首次见到林氏集团商船水手拿出手电筒时他那惊为天人,不敢置信的无知模样。

电,天上的雷电居然能收纳在一个小金属筒里,然后用电点亮一个名叫灯泡的东西,可以随意自如的开关,用于夜间照明。

这种在林氏集团员工眼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工具,却让大清百姓跪地俯首,高呼是神迹!

由此可见,想发展工业,必须向西方人学习,先改革教育培养人才。

改革教育?

戴联奎摇摇头,在朝为官十几载,对大清国体一清二楚的他深知改革教育是不可能的,这会动摇大清国本。

“和大人,我只能说,加入会亡国,不加入会亡族灭种!”

ps、求鲜花月票评价票支持。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