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果我能解决,奖钱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山路不好走,怕陆淼摔着或者被树杈子刮着,傅璟佑着急跟上她,牵着她慢慢走。

两个人终归不如一个人方便,带陆淼玩闹得差不多了,傅璟佑背上的柴火也堆成了小山包,两人这才携手回家。

午饭吃上午煟的汤。

一大罐子的汤倒进锅里,就着冒油花的甲鱼汤下一把挂面,这就是一顿。

陆淼胃口小,吃了半碗面和半块甲鱼裙边,又喝了一点汤,就迫不及待的下桌,把背筐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

把柿子、板栗还有金樱子挨个区分出来。

厨房碗柜下来有不少空坛子,她随机取了一个,带着坛子、洗涮的盆,还有一小堆的金樱子就去了井边。

“你帮我打一桶水上来再吃!”

“好。”

傅璟佑一眼打来了一桶井水上来。

陆淼在井边洗坛子、洗金樱子,又用菜刀把金樱子剃子切成四板小块时,他就端着碗坐在厨房后门,边吃边看陆淼忙活。

“要不要帮忙?我给你打下手。”

“这个你可干不来。”

“都没试过,你怎么知道我干不来?”

陆淼嗔怪瞪他,没回话。

能说啥?

说她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摸索着来吗?

“你别管我了,吃完饭把锅碗洗干净了就忙你的去。”

“好。”

傅璟佑把厨房收拾利落,跟陆淼打了声招呼后,就用背篓把山柿子装了起来,额外又装了一些板栗,就背着东西去了贺家。

生产队地里活不多了,陈桂芬难得松快下来,上午把家里自留地收拾了一下,把冬季吃的采种都下了下去。

傅璟佑过去时,她也才到家不久,正在院里夹着筛子,掰干包谷粒儿。

“又背了啥来了?”

“山柿子,还有板栗。”

陈桂芬诧异抬头扫了傅璟佑一眼

“不是说明后天才去山里,今天怎么就跑去了?”

傅璟佑把背篓里的东西倒在台阶太阳底下

“淼淼没去过山里,我带她过去看看,顺便捡点柴火。”

陈桂芬点点头,埋头继续掰包谷粒。

傅璟佑把台阶上的东西扒开晒着,缓了缓,走近陈桂芬说道

“婶儿。”

陈桂芬看他欲言又止的模样,不得劲儿的很。

“咋啦?有事说事,你看你搁这儿憋着又不说话,看着就难受。”

“没什么,我就是不放心我媳妇儿。”

“?”

这话不明不明的,陈桂芬更加茫然。

“怎么不放心?”

“等我跟叔去了山里,婶儿,你能不能把淼淼带在身边?”

傅璟佑把早上陈妙妙去家里的事儿委婉说了一下,末了征求问陈桂芬

“她一个人待家里害怕,晚上肯定不敢一个人睡……再有,那个陈知青又总爱跑她面前说三道四。”

“反正我不放心。”

听着这护媳妇儿、护短的话?

陈桂芬被逗笑,笑了两声,又严肃起来

“那个陈知青不是和陆淼不对付?怎么还跑去她跟前?”

陆淼跟陈妙妙干了好几杖,之前可闹得不小。

不光陈桂芬知道,村里的都知道。

细节上的事,傅璟佑不好透露,只摇头说“不知道”,求着陈桂芬在他不在的时候,多照拂照拂陆淼。

陈桂芬没办法,叹道

“这事儿还要你说?放心吧,婶儿知道该怎么安排。”

不过提起陈妙妙,陈桂芬不由多想了两分。

这个陈知青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跟人合不来,又非要往人跟前凑……

这是故意讨打,还是故意给人添堵?

傅璟佑得到称心的答复,登时放松下来。

“那婶儿,我就先回去了。山柿子你有空做成柿饼,回头分我一点,淼淼应该也没吃过。”

陈桂芬摆摆手,嗔怪笑

“臭小子,真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啥事儿都想着媳妇儿。”

傅璟佑摸摸后脑勺,腼腆笑着走了。

第二天傅璟佑和贺宏进起大早进山。

陆淼被傅璟佑嘱咐过,上午起来后把家里收拾利落,就拎了一点口粮,锁上大门去了陈桂芬那边。

陆淼的娇气是从骨子里溢出来的,她不是精打细算、会操持过日子的人,本质上会的东西也不多。

不用傅璟佑委托,陈桂芬也是想着寻机会找她过来的。

这次正好,陆淼拎着口粮过来吃饭,白天基本又都在家里待,陈桂芬借着机会,把日常中的操持之道,细细和她说明。

做饭、洗衣服的事儿,也慢慢的教陆淼。

这些事情,有傅璟佑在,基本轮不到陆淼,但陆淼有自知之明,陈桂芬教的认真,她也学得认真。

除了家里这些事,还有地里的事儿。

陈桂芬带着陆淼下地。

带她认各色秧苗,各色种子,教她怎么下菜种,哪些菜种事后萌芽,又需要拔苗重新划地栽种的,都细细和她说明。

陆淼很聪明,从前这方面先前没有经过开化,如今经过陈桂芬的点播,她学和记都很快。

陈桂芬很是欣慰。

陆淼也在下地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田里的作物种苗,单独看,个顶个的都长得很好。

可如果草草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种苗生长趋势拉开的很大。

有的都长得超出一尺高了,有的却只有十多公分。

一开始陆淼以为是播种时间不同,可问过陈桂芬后,才知道不是。

是因为土质的缘故。

说的更准确一点,和泥土肥沃度相关。

“队里不是有发酵肥吗?”

陆淼好奇问。

陈桂芬扛着锄头,摇摇头“那点发酵肥算的了什么?”

人都吃不饱肚子,拉又能拉出多少呢?

队里养的那几头猪下的牲口粪肥也十分有限,而且粪肥要经过发酵,不能直接用。

发酵也需要时间。

种种原因积累,队里地那么多,发酵肥肯定是不够用的。

公社里倒是偶尔会有尿素肥的评先进大队、生产队的奖励。

可那是奖励,东西有限,也不是谁都能争上的。

据说尿素肥县里农资合作社也可以买,但是四十公斤的尿素肥,要卖十二块钱一袋,谁买得起?

十二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就是生产队筹钱,社员也不会愿意,本来一年到头就捞不到两个子儿。

地里肥度跟不上,农作物生长进度参差不齐,季度成果就更别说了。

陆淼脑瓜飞速运转,听陈桂芬说了半天的现状窘境,忽然问

“婶婶,如果我能弄出肥料,能立功不能?奖不奖钱?”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