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第373章 钟会入尚书,钟繇升廷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钟会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欣喜之色道。

“想来陛下是在为豫州留下主官。”

“嗯,你想得不差,但朕已经答应了刘表,豫州攻下后,会暂时租借给荆州建设。”

“所以,你虽然是朕为豫州留下的主官人选,却也是无法立即上任的。”

“钟会啊,听到现在,是否觉得,还不如同邓艾他们去屯田呢?”

刘辩放下了手中的笔,笑着问道。

“不,陛下之才,无人可及,钟会愿听从陛下的调遣。”

“不必拍朕的马匹,朕将你留下的确是有私心的。”

刘辩摆了摆手说道。

“你父钟繇相比陈纪这般老臣来说,还算是年富力强的,此刻担任朕的大理卿,也该是时候升个官了。”

“既然你父要升官,朕便只好将你的安排暂时压下了。”

“但朕的确是将你列为豫州主官的不二人选的。”

“一来,你是豫州颍川人士,自家人做起事来,总是更方便些。”

“二来,你钟会的才学,在同期的学子内,也是名列前茅的,朕对你日后的表现,还是十分期待的。”

刘辩说罢,钟会立刻拱手道。

“微臣理解陛下的苦心,不论是作为臣子,还是作为儿子,微臣皆愿意听从陛下的安排。”

“很好,你近期便先进入尚书台,做个侍郎吧,在令君手下好好学学,如何处理政务,也不算埋没了你。”

“你且去吧,顺道去大理寺告知你父,前来面见朕。”

“微臣,遵旨。”

钟会恭敬地跪在地上,行了礼,才从勤政殿内出来。

“钟公子,你这满面春风的,定然是得了陛下的恩赏,恭喜啊。”

张让见钟会出来,立刻搭话道。

“老常侍有礼。”

“下官还想要去请家父前来,便不与老常侍多言了。”

钟会一拱手,将袖中的金豆,在张让手中倒了个干净,细细一算,足有十二颗。

“公子真是多礼之人,既然陛下有旨,我便不打扰了。”

张让笑着收下了金豆,拱手道。

送走了钟会,张让立刻进入勤政殿内,将他所给的金豆全部摆在了刘辩面前。

“陛下。”

“嗯,你收着吧,京中的世家子以金豆互相结识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你且将满宠传来。”

“是,老臣这就去。”

张让立刻收走了金豆,退了出去。

两刻之后,大理卿钟繇与吏部尚书令满宠两人一同进入了刘辩的勤政殿。

“老臣见过陛下。”

“免礼。”

“伯宁,钟大人司掌京中刑狱之事多年,先前京中出事,你们也多有合作。”

“今日朕唤你们前来,便是要同你们说一件事情。”

刘辩顿了顿,放下了桌案,站在两人中间说道。

“伯宁,朕想让钟大人也加入道校事府的事务当中。”

“一来,钟大人司掌刑狱之事,对校事府的事务定然精通。”

“二来,一旦豫州战事展开,朕怕你会有些忙不过来,索性为你找个可靠的帮手。”

刘辩说完这话,钟繇与满宠两人的表情截然不同。

满宠闻言不住点头,脸上似有欣喜之色。

而钟繇却是满脸的不解,甚至有些惶恐。

“伯宁,有劳你向钟大人解释一下校事府所负责的事务。”

刘辩说罢,满宠便用最简洁的语言,对着重要说了一番。

“钟大人,实际上,不论是前番京中叛乱,还是对外的征战,我校事府都是负责情报的收集,以及检查的工作。”

“当然钟大人参与进来之后,许多事物便能更加畅通了。”

“以往我们校事府查到了宵小之举,只能先行禀报陛下,再由陛下转到钟大人的大理寺。”

“如今我等可在校事府内先行定罪,再由陛下定夺如何行事便可。”

满宠还未说罢,钟繇便摆手道,“满宠大人,如此做法,只恐会有冤假错案啊。”

“钟大人误会了。且听下官说完。”

“原本校事府只负责收集信息,但有了钟大人的加入后,便能研判信息的准确性,并对信息做出初步的询问。”

“如此一来,只会减少冤假错案的可能性。”

满宠说罢,刘辩立刻开口,“伯宁说得不错,朕的意思是,钟大人加入校事府后,便将校事府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只负责收集信息,而另一个部分则由钟大人负责,专事研判与调问之事。”

“如此一来,校事府的效率会更高。”

“老臣惶恐,但老臣却也知道,类似校事府的职权范围,该隐于暗处。”

“若是老臣加入其中,是否会让群臣以为大理寺……”

刘辩闻言,点了点头,“钟大人有顾虑也是常事。”

“但钟大人也知道,新政伊始,作为新政最先受利的司隶州,定然会有新贵出现。”

“而新贵与旧贵的交替,定然会有各种纷争,若是朝廷不加以干涉、指正,只怕新政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混乱。”

“这是朕不想见到的事情,钟大人朕如此说,你可明白了?”

刘辩说罢,钟繇陷入了沉默。

过了片刻之后,钟繇叹了口气道,“老臣愿意协助陛下达成此事。”

“这便好,大理卿钟繇,尽忠职守多年,于朝廷有鼎力之功,朕念其辛劳,特此封钟繇为廷尉卿,钦此。”

刘辩一边说,一边写下了一封诏书。

钟繇接过了诏书,跪地拜谢。

送走了钟繇。

刘辩看着满宠说道,“伯宁啊,有了钟繇在侧,你便不用顾忌京中的世家了。”

“担忧干扰新政之人,都可列入监管的名单。”

“臣明白。陛下苦心孤诣,臣不敢有负陛下。”

当日晚间,钟府。

“恭喜父亲晋升廷尉卿。”

钟会笑着看向钟繇道。

“有何可喜的?”

“哎,这位置便是烫手山芋,陈老去后,也该轮到我了,倒是司马防那个老家伙,竟让儿子入局,是为父棋差一着啊。”

钟繇抚着自己的胡须道。

“父亲,你再说什么呢?廷尉卿可是陛下处政以来,所封的第一个实权高官啊。”

钟会不解的问道。

“这才是问题所在啊,陛下是要我这棵老树在前,挡住新政这棵幼苗啊,也罢,你既入了文若的手下,倒也不算陛下薄情了。”

钟繇摆了摆手,不愿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