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落水,我开局来了个人工呼吸

《皇后落水,我开局来了个人工呼吸》

第181章 吸引外地粮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陛下,微臣有件事想请求陛下。”

既然都说到属下的事了,那李顺总得把自个儿答应人家的事办到才是。

“臣为了让禁军们增强服从性,和他们保护陛下的能力,便给他们加强了训练,并承诺说只要他们听从命令,陛下是不会亏待他们的,只要参加训练的人,都能涨薪,所以陛下……”

言下之意,是想让夏梓秋按照他的意思,给这些禁军们都涨涨月例,还顾名思义是为了陛下着想。

要是夏梓秋拒绝了,倒显得她这个皇帝小气了。

她冷哼一声道:“且随了你的意思便是。”

只要不影响国库,给底下的人稍微涨涨薪水,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顺高兴极了。

“微臣替禁军们多谢陛下恩赏!”

当日,李顺便开始着手布置起了自己的计划。

他先是出宫找到了之前遇到的那个外地来的粮商,对方姓贾。

“贾老板,我想和你谈一笔生意,绝对让你此行赚得盆满钵满。”

这贾老板也是听说大夏最近闹灾荒,朝廷为了赈灾在民间一直收购粮食,百姓们也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度提高。

他从中看到了商机,这才带了一整车的粮食,不远千里来到了大夏,想赚上一笔,若是觉得不错,过些日子便再来一趟。

他跟当地的粮商卖的价格一样,都是卖的两百文一斗米。

看着他那一整车的粮食,李顺笑着道:“我以二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将你这车的粮食都买了,贾老板,你以为如何?”

“二百五十文?大人,你可别跟小人说笑,你们当地的粮商也才卖两百文一斗,您又为何要来我这儿出更高的价格买呢?”

对方显然不信。

哪有人不仅不讲价,还主动涨价的呀?

这不是傻子才干的事吗!

李顺只是轻笑了一声,“贾老板,您是外地来的,我是奉陛下之命在民间收购粮食用于赈灾,我朝的陛下一向主张与邻国友好,我这手底下做事的,自然也得遵循着陛下的圣意,想着你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路上的吃住行费用也都不少,便多给些价格,就当是我朝对贵国的友好之举了。”

“我也决定了,只要是别国来的粮商,我都会考虑多给些价格,也让各位邻国来的老板不虚此行。”

贾老板一听这话,恍然大悟,顿时脸都要笑烂了。

“果然是大朝风范!好好好,那就依大人所言,就两百五十文!”

这做商人的,谁又不想多赚点钱?

于是李顺成功的迈出了计划中的第一步。

随后,他除了用两百五十文收购了这外地粮商的粮食以外,还以两百文的价格收购了两批本地粮商的粮食。

收购后,他还特地放出话说,此次赈灾还需要一些粮食,自己会私下采购,如果有粮商愿意出售,可与他当面商谈。

此话一出,本地的粮商们皆伺机而动,觉得既然朝廷还需要粮食,便再加些价格,这也是上头的意思。

于是第二日,当地的粮价便纷纷涨到了三百文一斗米。

百姓们都怨声载道。

本来两百文一斗米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了,把家底都给掏出来了才能买来一斗米,还得紧着才够吃个一月。

如今又涨到三百文一斗,实在是一家人的收入加起来也买不起一斗米。

买不起一斗,便只能买半斗,可半斗根本不够一家人吃一月,便只能日日煮成白米粥喝,才尚且能活。

顺天府的人知道此事后,对此十分气愤。

“这些黑心商家,只想着自己如何赚得盆满钵满,根本不顾市场行情,也不管别的老百姓死活,反正他们就想着能剥削一点是一点!”

叶宇气得在顺天府的前院里一边走一边骂。

李顺也没有阻止他,只是自顾自地看着书,没说什么。

单漠也不敢多说,只觉得自家大人实在是太淡定了些。

白鹊端着茶走了过来,看到来回踱步骂个不停的叶宇,笑道:“你快别走了,都把大人的眼睛给晃花了!”

“可是、可我是真着急啊!再这么下去,百姓们都快要吃不起饭了!”

单漠叹了口气道:“别说普通百姓了,就连咱们这月钱,要想供一大家人吃饭的话,恐怕也得过得紧巴巴的,大人,难道您真就任由其这么发展下去吗?”

李顺这才缓缓把手中的书放在一旁,不急不慢地喝了一口茶水道:“不着急,且再等两日,不过眼下倒还真有件事需要你们去替我做。”

……

不过短短半月,就吸引来了不少外地的粮商。

码头前也都是外地粮商用来运粮食的船舶,京城门口每日都有为数不少的马车入城。

而李顺也已命人运了满满十车的粮食送进了粮仓。

李顺站在粮仓门口,满意地看着马车进出。

一旁的云笙抱着手,若有所思。

“你怎么买了这么多粮食?你不是说要帮陛下解决高价粮食的问题吗?你不会把银两都给花光了吧?”她问。

李顺神秘一笑,压低声音凑到云笙耳边说道:“这些不是粮食,只是我让白鹊他们偷偷装的沙子。”

云笙听了,张大了嘴巴。

也就只有李顺如此大胆,想出这样的法子,用沙子代替粮食运进粮仓了。

“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过两日姐姐就会知道了。”李顺加深了笑意,“且等着吧,一出好戏就要上演了。”

一连过了好几日,朝廷收购了许多粮食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这让那些不远千里赶来的外地粮商们都有些坐立难安了。

他们本是听到说大夏这边的朝廷正以两百五十两一斗的价格大肆收购粮食,才想来赚笔钱的,不想这来了好几日,也不见有人说收购粮食。

但秉承着来都来了的想法,好歹也得卖些出去把路费本给赚回来才能回去啊。

于是还想着等几日消息再说,毕竟这本地的粮商们都还没有要降价的意思,他们这低于本地粮商的价格,难道还会卖不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