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撩翻短命侯爷

《穿书撩翻短命侯爷》

第77章 还是他家溶溶最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唐老太傅看见这个得意门生,那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唐茂晖和唐茂成陪在一旁,大家把酒言欢,畅所欲言。

崔承东对唐茂成并不熟悉,他十岁拜入太傅门下,那时候,唐茂成已经离京游历了。

不过,这人言谈举止,自有一派风流,怪不得年轻的时候,能够受人瞩目。

唐元华是女眷,自然不便相陪。

她却溜到了花厅后面的屏风,偷偷看着桌上的男子。

英俊清朗,英雄人物。

举手投足间,风采尽显。

她看着那张俊美的侧脸,眼中泛着点点星光,脸颊上尽是红晕。

曾听五叔谈起永宁侯多次,在五叔的话里,他运筹帷幄,战无不胜。

可她没想到,他居然这般年轻!

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她就知道,她爱上了他。

崔承东是习武之人,对人的视线,极为敏感。

想到了什么,他眉头忍不住皱起了。

看来,这个地方,他不适合多待了。

他不明白,那些人,根本不了解他,为何就能够爱慕他呢?

比来比去,还是他家溶溶最好,她当初还嫌弃他呢。

想到她,口里的酒,都索然无味了。

“老师,看到你身体硬朗,学生就放心了。如今叛军之事已经了结,我也该回京复命了。”

唐元华心里一紧,他要走吗?

老太傅却道:“你可要迟些再走。你五叔这些年,走了不少地方。你行军打仗,对地形的熟悉,至关重要。你得空,和他好好谈谈,多学习一些,日后没有坏处。”

崔承东默然。

确实,这些东西,他日后说不定有用。

唐茂成也劝他:“侯爷,有些地方,我特意留心,画了地图。一些僻静的小道,在朝廷的舆图中,并没有标明。这些东西,我觉得侯爷还是该多看看。”

崔承东点头,同意多留几天。

老太傅大手一挥,就让人去打点住处了。

“既然留下了,就在我这宅子里住着吧。”

“不许推辞,我还等着你多和我说一说,这几年的事情。莫非,你封了侯爷,老师的家,你就住不得了。”

话已至此,哪里还能再推。

屏风后面的唐元华,心花怒放。

他在家里了。

真好!

第二天,江淮又一次躁动起来了。

“大人,

唐茂晖骤然紧张起来,“什么时候的事情?”

“前天夜里,就有人陆续发热,不过当时人不多。卑职等立刻请了大夫,以为能控制住。”

“没想到,今天,发热的人更多了。好几个县里,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现在统计了一下,大概有几百号人,都发热了。”

“这么快!”

唐茂晖吃了一惊,这病势,发展得也太快了。

“把江淮的大夫都召集起来,看看有没有办法!”

“是。”

崔承东也听到了消息。

他出了唐宅,直奔府衙。林神医和他的人马,都是住在这里。

“林大夫,你听说了吗?江淮出现了疫病。”

林神医眉头紧紧拧着,低眉沉思。

崔承东看见他面前摆了一张纸,纸上的字迹,似乎是溶溶的。

这是一张药方。

“这药方,有什么问题吗?”

很明显,这是出发的时候,溶溶给林神医的那张药方。

林神医看向他,脸上不没有放松。

“我早上已经去看过一些人了,他们的病症,我略知一二。”

“小丫头给我的药方是好,但是,江淮潮湿,和北方的气候不太一样。这里面,有两味药,过于滋腻,不适合江淮这边人的体质。”

“我正寻思着,换什么药最合适。这药,不能影响其他药的药性发挥。”

崔承东不懂这个,但是,看到林神医这样,他稳了。

林神医又说:“江淮如今最缺的,就是药材。水患刚过,又闹饥荒,兵乱也来了一场。现在江淮可谓是千疮百孔,并没有多少药材。”

“侯爷,有了药方没有用,若是没有药材,照样救不了人。”

崔承东点头,“药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林神医叹气:“江淮的百姓,冬日受了寒气,春天又再次受寒,他们食不果腹,身上水气较重,故而有些人,已经发了水肿。旁的药材都好说,只一味药,是万万不能少的。”

“什么药?”

“麻黄。”

麻黄性温,能发汗散寒,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对于目前的风寒感冒,咳喘水肿,是非常有效的。

崔承东毫不迟疑,“我马上给皇上发折子,一定把药材弄过了。”

这封八百里加急的折子送到京城的时候,朝堂的震动了。

皇上很是着急,阿治可是还在江淮呢。

他马上下令户部和太医院,加紧采购药材,分批送往江淮。

陈令月这边,崔合也把详情都说了一遍。

药材的时候,陈令月插不上手了。

但是,她交给了崔合厚厚一沓信纸。

“你派人,马上把这东西送给侯爷。若是没有人手了,就让紫苑送过去。这是防治疫病的注意事项,侯爷能用得上。”

崔合不敢耽误,他忙道:“姑娘放心,我这就安排人送过去。我手下还有人手,紫苑还是留在姑娘身边最好。”

“侯爷说了,这一趟在江淮,太忙了,没来得及给姑娘写信,姑娘别生气。”

说起这话,崔合都觉得有些嘴酸。

“当初的黑衣人不好对付,姑娘万事当心。姑娘若是安好,侯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这些都是侯爷说的。”

“我知道了,你快些去办事吧。我都好,让他照顾好自己。”

想到他身在疫区,陈令月有些心慌。

他前世,是死于边关的战事。

因此,这次去江淮,她并没有那么担心。

只是,没想到,果然被她猜中了。江淮闹了水灾、饥荒,紧跟着,就真的闹了瘟疫。

好在,这些天,她并没有闲着,一直整理了现代防疫的知识,写了下来。

如今把东西交给了崔合,也能安心不少。

药材的事情,刻不容缓。

因为永宁侯的缘故,所有事情,都已经在加快了。

可是,偏偏那一味最重要的麻黄,不够了。

“没用的东西!”

建元帝在紫宸殿发了好大的脾气。

“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就知道溜须拍马,现在做这么一点事情,都做不好!”

“朕要你们何用?”

太医院院正抖着他的一把发白的胡子,颤声道:“往日里,麻黄都是足够的,可是现在,不知道怎么,就是买不到那么多。”

“朕不听这些借口,朕只问你,怎么解决!”

院正道:“眼下江淮那边要得急,还是先运一部分过去。其他的,微臣已经让人去西北那边采买了。西北是麻黄的产地,量足够大,应该来得及的。”

“应该!”

“朕的阿治,江淮的百姓,都在那里等着救命,你却说应该!”

“微臣无能,求皇上恕罪。”

院正伏地求饶。

这时,外头传来通报声:“太子求见。”

建元帝端坐上首,“宣。”

只见太子脚下生风,快步走进来,他喜形于色,“父皇,麻黄的事情,解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