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撩翻短命侯爷

《穿书撩翻短命侯爷》

第95章 争不过区区一个宁国公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刑国公夫人没想到,她也有份。

“这孩子,真是贴心,连我也有份。”

她从身边的一个盒子,拿出一枚玉佩,“来,这是舅母给你备的见面礼。我疼阿治就跟我的孩子一样,以后,阿治就交给你了。”

“他从下就在军营里头长大,性格粗糙,但是,言出必行。”

“既然他说了,以后绝不委屈你,你且放宽心吧。不过,他性格冷硬,以后要是有言辞不当的时候,你就多宽容他一点,行吗?”

陈令月怎么会说不行呢?

“侯爷很好。”

她红着脸说了一句,崔承东的眼睛不自觉看过来,视线温柔。

两家的初次正式见面,气氛很好。

敲定了下聘的日子,一同用了午膳之后,他们也该回去了。

覃练坐在马车上,嘴上的笑意还十分明显。

“嫂子,这孩子是个好的,我看着喜欢。”

刑国公夫人也是高兴,“可不是嘛,你这可算是放心了。”

只是,想到郑家那边,她微微叹息。说实话,她更愿意郑秀媛嫁给阿治,毕竟郑家的地位,比起宁国公府,那是更胜一筹。

陈令月自然不差,可若是比起郑秀媛,还是欠缺了一些。

只是,阿治喜欢的,偏偏是陈四姑娘。

郑秀媛昨日回去,就病了一场。

太子妃已经出了月子,她生了一个男孩。自从,她膝下已经有了两儿一女,地位稳固,腰杆挺得更直了。

“九妹妹,你别那么死心眼行不行!”

太子妃气得忍不住骂她,“你看看你,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了!”

“现在京城里,人人都在看你的笑话。我们郑家是什么样的人,你用得着这样作贱自己吗?”

“你便是不顾自己,也要想一想你的父母!听姐姐的劝,不要再想永宁侯了,行不行?”

郑秀媛呆呆看着帐子顶上的牡丹缠枝花纹,毫无生气。

“姐姐,我没办法。”

“这么多年,我试了多少遍,可是,我忘不了他。”

“姐姐,你不用管我了,让我就这样,了此残生吧。”

太子妃这时候,也没有了往日端庄的气度,她失控地拉着郑秀媛的手,把她拽起来,拿起一个铜镜放到她眼前:“你看看你,哪里还有半分荥阳郑家姑娘的样子!我们家的女孩子,个个都是千娇万宠长大的,天生就该有傲气!”

“你若是真的这辈子非君不嫁,那就给我去争!”

“我就不信,我们郑家,争不过区区一个宁国公府。”

郑秀媛眼中闪过微光,可瞬间又暗淡下来了。

“姐姐,圣旨已下,我还争什么?”

太子妃冷笑:“一日没有成亲,你就有机会。”

“你就告诉我,你想不想要这个机会。”

郑秀媛怔愣了一会,深吸一口气,“姐姐,我想。”

唐元华那边,把她房间能砸的东西都在砸了个遍,才把心头的怒火发泄完毕。

“我一直以为,我的对手是郑九,没想到,还有一个陈四。”

丫鬟看着这样的姑娘,有些害怕。

旁人不知道,可是她是自小就贴身伺候姑娘的,对姑娘的性子,那是一清二楚。

在外人面前,姑娘一贯知书达礼,心地善良。

可是实际上呢?

姑娘心眼很小,睚眦必报。若是看上了什么东西,那是使尽所有手段,都要弄到手的。

这些年,在江淮,老太傅身边只有这么一个孙辈,对她十分宠爱,差不多算是有求必应了。

后来,五爷来了之后,对姑娘也是百般照顾。

这才回京没多久,姑娘就在府里落了一个好名声。听说三姑娘曾经妄想勾引永宁侯,姑娘明里暗里整治了三姑娘不少次,现在三姑娘在府里的名声,一落千丈。

她还没见过姑娘发那么多的火呢!

不知怎么的,她有些害怕。

“你去打听一下,陈四姑娘日常起居、性格怎么样,我倒要会一会这个未来的永宁侯夫人。”

唐元华已经冷静下来,安静坐在那里挑选丝线。

陈令月这里,已经被胡氏勒令,安心绣嫁衣了。

“娘,我不会这个,你就饶了我吧。”

陈令月撒娇卖萌,只想逃避这个苦差事。

胡氏却半点都不动摇,“不会也要绣,你慢点绣,只绣一边袖子就成。”

一边袖子,在胡氏看来,已经很简单了。

嫁衣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女儿总不能真的一针都不动,这传出去,永宁侯还以为月姐儿对婚事不满意呢。

“一边袖子!”

“娘啊,你真是要我把手戳烂,把眼睛看瞎了。我绣不成的!”

嫁衣上的花纹,多么繁琐,她哪里绣得过来。

胡氏皱眉看她:“你这孩子,以前不是绣工挺好的吗?”

陈令月有些心虚,原主之前是绣得可以。

可是她来了之后,从来没有练过,自然就技艺生疏了。

那些记忆,仅仅是记忆,不训练,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原主的水平。

何况,她真的不喜欢这个活计。

“娘,我懒嘛。祖父以前也说过,这些东西,有下人去做,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胡氏有些无语,如今老国公爷都不在了,她说什么她就只能听什么了。

“行吧,你若是实在不愿意,娘也不逼你。”

胡氏一贯孝顺,陈令月搬出了老国公爷,哪怕他已经去世了,她也不会违背的。

陈令月到现在都没有多少真实感,怎么说要成亲就成亲了。

可是,卫国公府的速度很快。

纳采、问名之后,很快就说请法慧大师合了八字。

太子妃也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迅速,本来她还计划在合八字上动手脚,可是,没想到,法慧大师居然已经替他们合了八字。

“居然请了法慧大师!”

太子妃气得胸口疼。

这是多着急啊!

下旨之后,到现在不过三天时间,简直是赶着来的。

她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布置,六礼就走了一半了。

崔承东可不管旁人看热闹的心思,他只想快点、再快点。

明天就到了纳征的日子,他这天夜里,连夜出了城,去猎大雁了。

大雁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如果一个不幸去世了,另一个只会孤独一生,不会再另寻良缘。

这般忠贞的爱情,人人向往。

所以,下聘的时候,若是能有一对大雁,就寓意着对婚姻美好的向往,白头偕老,情深不渝。

崔承东早就打听清楚了,所以这一对大雁,他一定要亲手去抓。

虽然现在许多人为了省事,已经用鸡或者鹅代替大雁,可是他却不会如此马虎。

下聘这一日,从卫国公府,流水一般抬出六十抬,金银珠宝,首饰钗环,衣料布匹,好茶好酒,各色物品,应有尽有,看得眼花缭乱。

“哎呀,听说光是黄金,就足足三千斤,真是豪气啊!”

“你知道什么,我听说,若不是怕越过太子妃,他们准备给六千斤黄金呢。”

当初,太子妃的聘礼之中,聘金中有四千斤黄金,那沉甸甸的金子穿街过巷,晃得人眼花。

没想到,永宁侯下聘,也是这么盛大。

这第一抬聘礼都要进了宁国公府的大门了,最后一抬可还在卫国公府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