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撩翻短命侯爷

《穿书撩翻短命侯爷》

第212章 她该相信他的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陈令月匆匆下了楼。

坐上马车,紫苑就赶紧说:“夫人,槐园的信鸽,速度很快,应该来得及送过去的。”

从京城到济阴郡,一千多里,如今阿治出发快十天了。按他们的行程,如今差不多就该到济阴郡了。

但愿还来得及。

“我们马上去槐园。”

到了槐园,她写了一封信,就让人绑在信鸽的腿上送走了。

管家看到她忧虑的样子,就开口说:“夫人请放心,这些信鸽,都是当初在西北的时候,爷亲手训练出来的,它们飞得很快,耐力好,对抗天气能力强,想来明天就能找到侯爷了。”

陈令月勉强笑了笑,但愿如此吧。

不过,她也对这些信鸽产生了兴趣。

鸽笼里面,大大小小有十几只信鸽。各种颜色的都有,体型大小各不一样。

她笑着问:“它们的羽毛颜色各不相同呢,你们怎么养了那么多种类啊。”

记得前世看电视,好像那些信鸽都是白色的。槐园这里养着的,可没有白色的鸽子。

管家听到她的提问,精神抖擞地介绍:“夫人有所不知,信鸽种类不同,擅长飞的路程也不一样。

“方才放走的那只,是在西北找到,爷取名叫做‘霸王’。它身子壮实,骨骼轻盈,在黑夜里飞行也十分迅速。霸王最合适送长途的信,因为它耐力好,速度稳。”

他指着鸽笼里的其中一只说:“夫人你看,这一只,和霸王又不一样了。它身上带着红色雨点,十分漂亮。我们叫它‘红羽’。”

“红羽的个头,对比霸王,就显得短粗了些。它爆发力强,飞起来很快,单比速度,霸王可比不上它。”

“既然它飞得更快,那怎么不用红羽给侯爷送信?”

陈令月有些不明白了。

管家道:“红羽和霸王比一时的速度,红羽厉害。但是若是长时间的飞行,红羽个头粗,耐力不行。所以,霸王比红羽更适合远程送信。”

原来是这样。

一个信鸽,都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陈令月听他讲得头头是道,也安心了不少。

阿治作为军队的将帅,统兵多年,她该相信他的。

哪怕霸王没有及时把信送到,他应该也能逃过此劫的。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让皇上知道才行。

济阴郡守将薛什么,她不知道他的名字。可是,庞中博应该知道。她让人,给庞中博递了个消息。

陈令月走后,管家暗暗偷笑:不能跟着去卫国公府,他都还没在夫人面前露过脸呢,如今总算能和夫人说上话了。以后,有什么得罪爷的事情,夫人也能记着他这号人了。

至于夫人说的紧急事情,管家根本没放在心上。

在他心里,崔承东就是无所不能的,他根本不担心他有什么应付不过来的事情。

东宫,庞中博一路疾行,前来寻太子。

“殿下,出事了。”

太子看他脸色,就知道发生大事了。

“什么!薛岚也是他们的人!”

薛岚可是当初老卫国公提拔的人,没想到,他居然也成了右相的人。

“狼心狗肺的东西,半点知遇之恩都不念。”

“殿下,老卫国公走了十几年了,现在的人,万事以利益为主,这样的事情,也不足为奇。”

“还有,我想了想,那薛岚的夫人,好像是关西杨家的。”

太子倒没注意过,薛岚的夫人是否是杨家人。

“阿治的夫人,既然已经送信了,那我们也不必再送了。槐园的信鸽,那都是跟着阿治上过战场的,说句玩笑话,它们身上也是有军功的。”

太子听了,也笑道:“谁说不是呢,可惜不能给它们加官进爵了。”

他想起薛岚,忧思又重了一番。

“也不知道,他到底拉拢了多少人?父皇登基之后,对他一直信赖有加。哪曾想到,他居然如此辜负父皇对他的信任,暗中结党营私,到了如此地步!”

庞中博也是发愁。

上次太子巡察黄河,阳武县尉是他们的人。后来阿治又发现,黎县县令潘海安也是他们的人。算上之前的孙建、汪童,还有如今的薛岚,真是让人不得不心惊。

“殿下,我们要设法查清楚,还有多少人,成了右相的人。在查清楚之后,哪些人能用,哪些人要提前抓起来,我们要心中有数。”

若不然,右相一旦有什么动作,他们都不知道谁可以信任,那时候,可就危险了。

“孤会接着想办法的,阿治的人已经在右相身边了,我们再等等。你这里要注意,霹雳火这个事情,在京城用霹雳火,那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臣已经在京城筛过一轮了,臣会接着查下去的。”

因为蟒山之事,崔承东的行程耽误了半天。

他们到达济阴郡的时候,是正月十二的下午了。

崔合啃着一块干饼,狠狠嚼了几口,才吞下去了。

“真难吃,爷,到了东海,咱们可要吃一顿好的。”

这些天,一路餐风露宿,吃的都是这些干粮,也真是够了。

“行了,有得吃就不错了。我看你在京城待久了,都娇气了。咱们在西北的时候,有几次深入吐蕃追击敌军,可是饿过两天两夜都水米未进。”

“如今又没饿着你,你还嫌弃?”

崔道一脸不屑看过来。

崔合撇过头,看着他,不忿地说:“你以为我是你?你就是树皮也吃得津津有味,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我可没有你那么糙的舌头!”

“再说了,到了东海,爷可是要歇两天的,我吃点好吃的,怎么了?”

崔承东耳边听着他们的争吵,没有说话。

崔合和崔道,性格迥异,他们吵嘴,他已经司空见惯了。

不过,他们拐过一个树林,却看见了一队人马,停在了前方。

崔承东勒马驻足,并不发话。

领头的,是一个中年大汉,三十多岁上下,一身戎装,大方脸,眉目还算周正。他身材魁梧,安坐在马上,朝他望过来。

“前面来人,可是卫国公府的崔中郎将?”

崔合上前一步,大声回应:“正是。”

那大汉哈哈大笑:“可算等到你们了。”

专程在这里等他们的?

如今他们已经进入济阴郡的范围了,来人是谁,崔承东心里约莫已经猜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