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当神探

《重回1983当神探》

第60章 卧铺车厢打工妹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自由市场,原本徐山摆小摊的地方,现在还是支起了摊子。

只不过这摊子上却是没有了有奖销售项目了,徐山只安排了小飞在那里卖袜子。

那些想要摸奖的人过来打听,小飞都给指引到徐山新开的门店那里去:“摸奖活动以后都放在店里进行了,这小摊地方小,人聚起来突然招来扒手,你们放心,奖品又升级了,不但有彩电,黑白电视,又加了女式自行车,收音机……反正你们去店里买就对了。”

除了小摊位的引流之外,徐山还在各个乡镇都投放了广告。

这还多亏了向劲松,人家在邮局的人脉资源十分广,只是给了在邮局负责送往各乡镇的同事一人一包烟,就把广告事项给搞定了,接下来三天,各乡各村的广播喇叭,都会在晚上播完了新闻之后,由村支书大声宣布,让村里人都去城里门店看看,买衣服还能摸奖。

可别小看了龙水乡村的消费能力,龙水县自古就有做生意的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搞活起来,村村都办厂,像是徐家村,就办了两个厂,一个是粉干厂,专门做米粉的,另一个是采石场,把开采出来的石头运出去搞基建。村里许多人家都买了手扶拖拉机,农忙时用来耕地,平时用来跑运输,生活水平虽然比不上厂子里的职工,但是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而且这年代,村里的广播做的广告,是以通知的形式下达的,这就带着一丝命令的意味在当中,老百姓觉得这是有背书的,所以也愿意在进城的时候去看个新鲜。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徐山的小店开了三天,生意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徐山算了一下,他进回来的近两千套服装,再卖两天就得卖脱货了。

而刨去了购买奖品的钱(这一次徐山也不敢玩虚的了,真是实打实的奖品),人工费用,买下这店的费用,以及那一万块钱的贷款,徐山还净赚两万多,剩下的货,要是全出去,还能再赚一万。

面对一片大好的市场形势,因此徐山决定再下一趟羊城。由于进货价跟销售价相差太多,徐山也不敢带别人前往,决定还是一个人南下。

不想向劲松知道了之后,说什么也要跟他一起去。

对于向劲松的人品,徐山自然是信得过的,而且他们现在是深度合作伙伴,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也没有什么秘密需要隐瞒。

于是稍加思忖之后徐山就决定带上向劲松,两个人一起买了去羊城的车票,还是两张卧铺票,带上三万块钱的货款,向着羊城出发了。向劲松并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事实上他去邮电学校,都是坐的火车。

只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长途旅行,因此有点兴奋过头了,拉着徐山一顿唠,聊的最多的,还是天线厂的进度。小高炉那边现成的厂房,没有了董春生从中阻挠,清理起来的进度相当快速,而且这厂房也不需要什么装修,把这里面的铁渣之类的废料往外运出去填路,接下来再弄一些操作台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而那些制造天线用的钢管,由龙水钢厂提供,他们按照设计图纸,把钢管做成现成的模样,然后再由工人组装就可以了。

真正麻烦的是电子元件,虽然说天线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但是现在这些电子元件还需要联系厂家来购买,这年头虽然说要搞市场经济,但是真正把市场经济搞起来,还得到八十年代末,所以这国营的电子元件厂,基本都有生产计划的,这生产计划年初就已经制定,也不可能给你加工。

所以向劲松决定找一些乡镇企业谈一谈,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几乎是一筹莫展。不过他倒也是充满了信心,相信很快就能搞定。

看着兴致勃勃的向劲松,徐山的思绪却是有些飘忽。

据说向劲松就是有一次出差的时候,坐火车碰到了一个老教授,才得到了灵灵爱天线的专利,最终成就了灵灵爱天线,而现在自己提前把这设计交给了他,将生产天线的时间往前提升了好几年,却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要是再晚上几年,估计无论电子元件还是接收信号的铝管,都可以很轻松搞到吧。

车子开了一会儿,进入了西阳站,这时候他们所在的铺位,进来一位怯生生的打工妹模样的姑娘,这姑娘身材高挑,一身工服掩不住她的窈窕身材,她将大包往铺位底下一塞,拿了一本杂志,便坐在了徐山跟向劲松对面看起来。

这打工妹一边看书,一边却是在偷偷听向劲松和徐山的对话,时不时还偷眼打量徐山。

徐山一边听着向劲松仿佛工作汇报一般事无巨细的分享,一边却是留意这个姑娘,违和,实在太违和了。要说一般的打工妹,谁会花这么多的钱,来坐卧铺呢?

这年头,火车票的价格跟人的工资相比,算是相当贵的。比如后世的高铁,你从龙水坐到羊城,顶多也就花不到一周的工资,可是现在这种绿皮火车,速度还慢,还站站停,一张硬座票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有可能还不够。

更不要说卧铺票是硬座票的一点五倍。

你说一个普通打工妹,会舍得花这种钱,来坐这个年代的“头等舱”吗?

不要说打工妹了,这年头许多干部出差都舍不得住卧铺,还都是硬座车厢蜷着呢。

所以很反常。

而且徐山似乎在这个打工妹的身上,察觉到了一点熟悉的感觉,特别是在这个打工妹偷瞟自己跟向劲松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吴迪。是不是这个打工妹,其实也想跟自己玩一出仙人跳呢?如果是的话,那可就实在太巧了。

向劲松分享完了这建厂的进程,也说得口干舌燥,便拿着搪瓷缸子去开水间接水喝,而这时候徐山趁机跟这打工妹搭讪道:“姑娘,你去哪里?”

打工妹拿杂志掩着脸,嘴角却是微微一扬,假意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我是回宝安县上班,你呢,你去哪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