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当神探

《重回1983当神探》

第490章 火腿肠上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那一边松上鸦庭痛心疾首,大呼小叫。

而这一边徐山他们已经完成了安装,调试,设备一切都正常。

至于技术问题,徐山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些倭奴的设备,卖给东方大国的时候,肯定会动一些手脚,这样一来,他们的技术人员就可以赚到额外的钱,而且往往给你修好了这边,却弄坏了那边,反正就是卖技术,就跟旧社会补瓦匠故意留点破瓦,以便长期从客户头上赚钱一般。

这种明显跟他们所谓的躬匠精神相悖的行为,却是被他们给美化成技术保护。

不过好在这一次他们的生产线是打算运往对岸的,他们没敢动手脚。

另外徐山也从怪盗基德那里拿到了这些东西的图纸,而且怪盗基德还很贴心地帮着翻译过来了,所以照着图去修理,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麻烦。

这生产线是白得的,所以那些钱,徐山也没有带回来,而是把钱都交给怪盗基德,让她用这些钱买下来京都港大片土地,还有一些便宜的房产。

相信用不了几年,这些大家捐给徐山的钱,会带来十倍百倍的利益,甚至可以成为收割倭岛财富的巨大镰刀,从灯塔国的那些巨鳄嘴里,抢下一大块肥肉来。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徐山的各个企业都步入了正轨,特别是中州省的那火腿肠厂。

这会儿也正式命名为金汇火腿肠。

这个名字是徐山把后世两家著名的火腿肠企业的名字给并在一起,反正徐山现在的原则就是取了别人的名,让别人无名可起。

这样就算是后世历史上的那两家著名的企业再出现,他们也只能改别的名字了,要不然都是跟风,都有山寨的嫌疑。

除着金汇火腿肠的推出,张闯闯这边的大力广告,以及徐山进行的大力促销,使得火腿肠这一种新鲜事物横空出世。

不仅仅在全国各地铺货,就连火车上也卖火腿肠,为此徐山还特意给设计了一句手推车乘务员必说的台词:花生瓜子方便粉,啤酒饮料火腿肠。

直接就是把后世火车上的那段经典台词给缩短了一些,减掉了八宝粥,矿泉水,改方便面为方便粉。

至于八宝粥还有矿泉水,徐山倒并不着急去做。

事实上这种瓶装水开始流行,还得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现在这种物质条件,估计老百姓还很难认可瓶装水,现在做的话,反倒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

第一个月,金汇火腿肠就达到了收支平衡。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生产线不用钱,剩下的就是材料,人工,这些东西委实便宜,之所以堪堪达到收支平衡,那是因为前期的促销活动搞得特别大,徐山进行的是买一送一,含瘦肉百分之90的肠,八毛钱一根,还是买一送一。

但就算这样,这些肠一开始的销量也并不算太好。

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徐山这生产线来得有点超前了,后世历史上第一家火腿肠是冬都,这冬都火腿肠按照历史的发展应该是在八七年建厂,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比现在已经翻了一番了,消费水平自然也就上来了。

好在徐山也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把定价给定在八毛一根,而不是后世冬都的一块一。

但是现在的老百姓也是经常作比较的,他们挂在口头的话是,猪肉才多钱一斤啊,六毛四,一斤猪肉够做你多少根肠了。

当然了,也有人愿意尝尝新鲜的。

特别是徐山让余二狗以会跳舞的肠作为广告语,再标上倭岛技术之类的宣传重点,很多老百姓也以吃这种肠为身份的象征。

到第一个月的最后几天,这销量是噌噌往上涨。

社会上还流传着一句话:幸福生活是什么,红鹏特饮火腿肠。

对于金汇火腿肠的喜人形势,九门提督跟九格格也是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都知道,通过这一次盖厂子,总算是真正跟徐山绑定在一起了,虽然他们的厂子没有划到徐福记的名下,但是目前徐山以五百万的出资,占据绝大多数的股份。

而九门提督他们,只占了一个小头,不过他们也有徐山吃肉他们喝汤的觉悟。

就怕徐山不带他们一起玩,如果那样的话,他们顶多也就混混古玩圈子,过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日子,真要积攒财富,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一边火腿肠成功了,那一边红宝来也传来好消息,红宝来的核桃饮料,还有花生饮料,推上市场之后都深受欢迎,此外各种口味的冰棍,也深受吉春人民的喜爱。

张宝也不愧是个年轻轻就能独自干一个大厂的存在,徐山只是稍稍指点,给他一个方向,他就做得有声有色。主观能动性还强,之前徐山说这雪糕需要好奶,他就跑去通宇,谈下来好几个牧场,又让牧民养奶牛,红宝来统一收购的方式,把这奶源问题给解决了。

同时他又去冰城,偷师马跌尔冰棍跟华梅老冰棍,自己回家研究,倒是给他整出来一种类似后世小布丁那样的雪糕,一经上市,就被市场疯抢。

现在正在尝试新品种的雪糕,这个家伙有点科学怪人的脾气,一天到晚就是搞实验,拿出发明电灯的架势来研发雪糕,虽然说搞出一堆黑暗料理,但是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让他整出来一款加了葡萄干的雪糕,他兴奋地向徐山汇报了这一成果。..

徐山马上想到了后世有一款古早雪糕,叫做塔国提子。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前期,那时候龙水一带最为畅销的几种雪糕,分别是威化雪糕,小店卖一块钱一支,紫雪糕也是一块钱一支,还有就是一骑绝尘的塔国提子,一根居然卖到一块五。堪称那个时代的雪糕刺客了。

不过也是人家会起名字,这年代的东西,只要在名字上加上塔国的前缀,在许多人心目之中就一下子高大上起来,俨然就是进口的一般。

他们哪怕拼命节省,也要标榜自己吃过这种雪糕,却不知这玩意儿的成本,估计一毛五都不到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