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第357章 成就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听到苏雪衣这样一句话,沈月瑶神色一动,道:“你这是把我当小女孩对待了啊。”

刚刚苏雪衣夸她的样子,还真的就跟夸小学生一样。

苏雪衣沉默了一下,也不知道沈月瑶高不高兴,他只轻轻解释道:“我不太懂哄人,但我想把你当小女孩去宠去哄。”

苏雪衣天生性子清冷,对什么似乎都提不起多大的兴趣来。

唯独瑶娘让他破例,让他想让自己温柔起来,想让自己学会去哄她爱护她。

哪怕不会,他也在学着,想着如何让她高兴。

沈月瑶听着苏雪衣的话,也一下子想起来了,以前的苏雪衣,确实有一种清冷禁绝的感觉,越是如月花般清雅冷寂,其实就越是勾人。

不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那双如诗画般冷寂的双眸泛起了温柔缱绻的色泽。

对视一眼,都能让人心里泛起暖意。

她的高冷夫君这算是被她拉下了神坛吗?

一这样想着,沈月瑶嘴角都忍不住上扬起来。

“你这么总是夸我,会将我夸得飘飘然。”

他总是什么都顺着她,她做什么都支持她,从来不会说一句重话,好脾气的都让她诧异。

苏雪衣低头深深的看着沈月瑶,眉目温柔,清雅一笑道:“不是夸你,而是瑶娘你真的做了很多,让身为男子的我都自惭形秽。”

她那么美好,让他不受控制的心动不已。

面对着她,有些曾经自以为永远不会说出来的话,都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倒也不觉得难为情。

原来这便是情不自禁。

沈月瑶摇头道:“才没有,你也很好很好。”

“要不是有你支持我,我也做不了这么多的事情。”

这个时代,时下男子很多注重名声,注重流言蜚语,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抛头露面做什么事。

更别说她将生意做这么大。

外人如何议论,苏雪衣从来不管。

也不在意旁人如何看他。

哪怕有人说他家里用的银子都是靠她赚的,他都不介意旁人的话。

而且这个时代,一个家里,很多都是婆婆说了算,很多婆婆都会用孝道压制儿媳妇,但孟老夫人不会,孟老夫人也都支持她,这个家都让她说了算让她做主。

她知道,这一切也是因为苏雪衣。

因为自己的男人护着她宠着她,旁人也总以他的想法为重,就会更加尊重她。

苏雪衣伸手给沈月瑶将脸边被风吹乱的头发轻轻整理好,他的手指修长如玉,骨节分明,就那样轻轻的给她整理好,手指轻轻触碰她脸颊边的肌肤,都能带起触电的酥麻感。

他那么认真的给她整理着头发。

给她将那一缕散发别在耳后,不至于因为风吹乱遮挡她的视线。

给她轻轻整理好后,苏雪衣才温声道:“瑶娘,你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帮助了那么多人,不要在意旁人如何说。”

“而我永远在你身后支持你,只要你喜欢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要有顾虑。”

“我只希望你开心。”

“我也相信你。”

相信她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周围的冷风吹着,沈月瑶却觉得心里很暖很暖。

“好。”

接着,苏雪衣拉着沈月瑶的手往东街走去,他知道沈月瑶还想去东街看一看。

苏雪衣身长玉树,腿很长,所以走路自然会比沈月瑶快一些。

但他会拉着沈月瑶的手,自然的放慢脚步,按照她走路的节奏来走。

不动声色的细心温柔。

一进入东街,沈月瑶就感受到更浓的烟火气。

这里都是一些小店和小吃食摊位。

哪怕天冷,摆吃食摊的人依然很多。

最主要的是来逛街的人多。

因为傍晚时分,很多小摊前都点燃了灯笼,方便照亮道路。

一些小吃店的门口也都挂了灯笼。

大家吆喝声,买东西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糖葫芦,糖葫芦……”

“新出炉的糯米糕……”

“梅花酥,蛋黄酥……”

“烤饼,热乎乎的烤饼……”

来来往往的人熙熙攘攘的,都在走着逛着。

孩童们手里拿着玩具,跑着闹着。

感受着这样热闹的烟火气,沈月瑶身心都不由得放松下来,脚步都不由的慢下来。

这边人有点多,苏雪衣担心沈月瑶被人给撞着,都让她在里面走着,小心的护着她不让人撞着她。

沈月瑶看着周围,高兴道:“这里这么热闹啊,这是美食街吧?”

苏雪衣看沈月瑶高兴的样子,心情也跟着变的不错,他轻声解释道:“这里不叫美食街,就叫东街,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里是卖小吃食的地方……”

“这条街从半下午的时候大家开始陆续摆摊,都是一些平价的食物,所以平民百姓来的多。”

“之前我们逛的那条街巷,一些大家族的夫人小姐们逛的多,酒楼以及一些饭馆价格相对贵一些……”

沈月瑶明白了,之前那边是高档区,这边是平价美食区。

“其实还是这样的地方美食多,美食无论价格高低,只要好吃就好。”

“这里竟然有卖点心的,我刚刚听到了蛋黄酥,是真的吧?”

记得以前沈月瑶去县城逛了一圈都没发现点心店有什么蛋黄类的点心。

后来她自己收鸭蛋腌制咸鸭蛋后,就让负责销售的人往外卖咸鸭蛋。

但后来还是松花蛋卖的多,所以咸鸭蛋卖的少了一些。

最早她还用咸鸭蛋做蛋黄点心,家里人都喜欢吃,就连大宝二宝都很喜欢。

其实两个月前,沈月瑶就把腌制咸鸭蛋的方法教给了村民们,大家也可以教给自己亲戚们。

她想着,有那种没法出去做活的农户们,或许可以养鸭子用鸭子下的鸭蛋腌制咸鸭蛋往外卖,这样定是比单独的鸭蛋好卖。

或许如此,也能让农户们在农忙清闲时节用这些咸鸭蛋赚的银钱来补贴家用。

因为她的作坊虽然用的人多,但用的大多都是她们镇附近村民的农户。

别的县城下的镇村农户们都没有这个活可以赚银子。

但如果有点能赚钱的营生也能补贴家用。

所以她让孟老夫人教导村民们腌制咸鸭蛋的时候,也让孟老夫人告诉大家,这个方法她们学了都可以教给亲戚们,无论是自己吃还是卖咸鸭蛋赚钱都可以。

苏雪衣听到蛋黄酥,就想到最早的时候瑶娘腌制咸鸭蛋做的蛋黄点心。

大家吃了都觉得很好吃。

不过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他也从未听说过吃过蛋黄酥这个点心,娘也说了,就连皇宫御厨都没有。

苏雪衣看沈月瑶好奇的样子,就知道她心中所想,他温声道:“我们过去看一看,正好买来尝一尝味道如何。”

“好。”

就这样苏雪衣护着沈月瑶走了过去。

是一个小摊位,并不是个店面,那小摊是年轻的夫妇两个人在摆摊,看起来也就十八九岁左右。

沈月瑶知道,这个时代大家结婚的年纪普遍早。

那男子在吆喝着,那小妇人笑着给大家拿点心装点心。

小摊位旁边挤了五六个人。

大家听说蛋黄酥觉得好奇,也都凑过来看跟风买一下。

也有人是吃过好吃过来买。

“小哥,小娘子,你们做的这个蛋黄酥很好吃,是我们从未吃过的口味,昨天来买的时候都没了,好在今天还有。”

那小哥笑着解释道:“今天我们多做了一些,我们也是刚出了这一样点心没几天,一开始就想着试着卖一卖看看,没想到大家喜欢,我们这才每天多加一些,不敢多做,这东西是用蛋黄做的,成本在那。”

那小妇人装了十个蛋黄酥递给那人,那人将早就准备好的铜钱递给小妇人。

他一边拿着蛋黄酥一边道:“怪不得最近鸭蛋价格都涨的跟鸡蛋一样价格了,原来是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那摆摊的小哥道:“哎呀,以前那是因为大家家里攒的鸭蛋不好往外卖,价格只能一压再压,现在大家可以多养一些鸭子,下的鸭蛋也好卖一些,很多人靠着这点钱就不至于饿死。”

后面排队到买蛋黄酥的一个老妇人笑呵呵的接话道:“那可不是,所以咱们要感激发明这种吃法的人啊,让鸭蛋都能卖出去,我一个老姐妹啊在村子里跟儿子儿媳相依为命生活,种着一两亩地,靠天吃饭,平日也没什么个正经的营生,现在他们用鸭蛋腌制出来往外卖就全部卖出去了,一个月能攒下一点铜钱,日子都能好过很多……”

那老妇人说着都能感叹很多。

“我是来给我们家少爷买蛋黄酥的,我家少爷吃东西啊最是挑剔,往常可从来不吃路边摊的,但他那次来吃火锅,迷上火锅,路过你们这摊位买了蛋黄酥,直说好吃,这不让我多买一些,也给老夫人他们尝一尝……”

老妇人说起这些来,都笑呵呵的。

那年轻的夫妇听老妇人这样说,也高兴。

赶忙帮忙装了一些。

好在他们做的多。

一开始他们可不敢多做。

都是第二天根据第一天的售卖情况知道做多少。

这几天生意都好,所以两个人天不亮就开始起来多点心,多做了很多蛋黄酥。

下午就过来摆摊,这么一会都卖出一半了。

看着生意好,两个人脸上的笑容都不断。

每天回家数铜钱的感觉太让人激动了。

他们以前就在这里摆摊卖点点心,但点心生意也就那样,很多时候就是赚点本钱。

但现在生意是真的好。

他们想着这几天攒的银钱,都想着过年可以回老家过个好年了。

是的,他们在府城这边没地方住,租了个小院子。

待过年时候,他们就回老家县城去。

平日就在府城忙活着。

但现在的生意让他们生出奔头来了。

他们甚至都敢想,或许可以在省府这边买个小宅院。

繁华地方的小宅院他们不敢想。

但那种偏僻一点的小宅院,价格便宜一些,还是可以想的。

或许他们多辛苦一些,多赚一些,还可以盘下一个小门店来做生意。

这样天冷的时候也不至于在外面挨冻。

但其实挨冻他们也不怕,只要生意好,他们就觉得身上有劲,浑身热乎。

就这样夫妻两个一边跟人说着话一边卖蛋黄酥。

待到了沈月瑶和苏雪衣这里的时候,夫妇两个看着这一身贵气的两人,都有些拘束。

“请问公子和小娘子,想买点什么?”

沈月瑶用手指着蛋黄酥道:“这是你们自己做的吗?”

那小哥道:“嗯,是我们做的,不过不是我们最早想的,是我家亲戚听说过蛋黄可以做点心,跟我们说的,我们就琢磨着做了出来。”

“蛋黄呢?”

那小哥也很实诚,也都如实道:“是我表姑一家告诉我们的方法腌制出来的。”

他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用手挠了挠后脑勺,“那个,可能咱们这边知道的人不多。”

沈月瑶道:“你倒是实诚,什么都肯说。”

那小哥笑嘿嘿的道:“本来这也不是我们想的,我表姑说了,有个叫沈小娘子的人心善,念着大家伙,把这么赚钱的腌制方法教给大家伙,让大家传出去,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饱饭,俺们受了这个好处,哪能私藏说自己的秘方。”

“不过做点心的方法确实是我和娘子两个琢磨出来的。”

沈月瑶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比较满意。

她开口道:“我先买两个尝一尝。”

“好的,一共十文钱。”

一个五文钱,价格确实很便宜。

别忘了这里面全是白面

看样子他们就是靠薄利多销。

普通的点心,在镇上,一个可能都七八文钱,有的都十多文钱。

沈月瑶买好后,直接咬了一口吃进嘴里。

味道可以,但只能说有七八分好吃,大多数人吃个新鲜。

但如果后面做的人多了,就不具有竞争力了。

沈月瑶想了想道:“这中间还可以加一层红豆沙,还有面筋猪油和水可以按照这样的比例来……”

沈月瑶给提了一些意见。

还有一些细节做法。

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可以做的更好吃一些。

“做点心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上面可以洒上点芝麻。”

沈月瑶压低声音跟他们说,周围的人听不到。

不过这倒是让这年轻的夫妇两个震惊住了。

他们看着眼前小娘子的容貌和气度就知道她非普通人。

这样的人没想到对点心还有如此研究,更没想到她还会跟他们说方法。

两个人都震惊住了。

但他们不怀疑眼前人的说法,他们连连感谢。

两个人明白她说的面筋猪油和水的配料多少,跟他们的差不多,但是有差别,可见眼前小娘子一定懂蛋黄酥做法。

此时两个人还不知道眼前的女子就是沈小娘子。

当然当后来他们生意开遍各地,得知曾经教导他们蛋黄酥的人是沈小娘子后,心中震撼又震惊,更是教导孩子们要记住这份恩情。

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他们心中震撼连连,心想晚上回家就要试一试。

“多谢小娘子指点。”

沈月瑶摇头道:“没什么,只是希望你们以后生意好了,也不要忘本。”

“这是自然。”

沈月瑶看了看他们,笑了笑,跟苏雪衣离开了这个摊位。

待那夫妻两个回神后,想起来要将那十文钱给那小娘子的时候,都不见人影了。

沈月瑶跟苏雪衣走出了好几个摊位后,停下脚步,然后笑了笑。

“雪衣,我很高兴。”

苏雪衣轻声道:“嗯,我知道。”

沈月瑶道:“就感觉到自己做生意赚银子的同时也能帮助到一些人,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嗯,我懂,就连我,也很高兴。”

为瑶娘高兴,也因为有她而骄傲。

刚刚听到买蛋黄酥的人说那些话,听到那小夫妻两个说的话,他心里都很触动。

他的瑶娘无形中真的帮助了很多人。

就连省府这边的一些人都受益了。

他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这种心情。

沈月瑶道:“我想,我以后还可以做很多很多。”

来到这个时代,她觉得也该做点什么。

柳河村的地理环境还有当地特产都有限。

如果有的地方有一些独特的特产,她或许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甘蔗都可以做红糖,竹子都可以弄出造纸术来。

苏雪衣温声道:“嗯,好。”

沈月瑶似想到什么,道:“苏雪衣,你以后当官的话,要进翰林院吗?”

“以前或许想进翰林院,但瑶娘,我想或许我会申请去地方任职。”

在翰林院的话,就是熬资历,进内阁。

但那样的话,能为百姓做的事情少。

他其实想去地方任职,那样或许能更多的做一些为民的事情。

他这个想法也是受瑶娘影响。

沈月瑶认真看着苏雪衣道:“你放心,无论你去哪里做官,我都会陪着你。”

“无论去哪里,你都不用担心,我这里有高产粮食种子,都会让你在任期间有好的政绩。”

她的空间到时候也就可以真正发挥出作用了。

苏雪衣好笑道:“傻瓜,我怎能什么都依赖你,我也会好好为官做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