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第445章 组建医疗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沈月瑶装了黄豆就回家了。

回到家后,大家都不在。

苏修野前两天就去了北山大营。

去了军营后,苏修野几乎就住在军营里面了。

苏老夫人和苏大丫苏二丫忙作坊的事情,每天没什么事都是去庄子里。

沈月瑶进了房间后,直接带着黄豆进了空间。

她将黄豆种在土地里。

在空间的土地里种东西,可以用精神力和意念,种的就快很多。

待将黄豆全部种好后,沈月瑶听到了外面的敲门声。

沈月瑶快速的从空间里出来。

她来到院子里打开门,看到是绿松。

“可是有什么事?”

绿松恭敬道:“主子,这是外面有人送来的请帖。”

绿松将手中一摞请帖递给了沈月瑶。

沈月瑶接了过来道:“嗯,我知晓了,你先去忙吧。”

“是,主子。”

沈月瑶拿着请帖回书房看了看。

当看到卢家卢老夫人寿宴的请帖时,沈月瑶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

“哼,卢家,还真敢递请帖。”

沈月瑶当然知道这个卢家是什么。

是苏大丫娘所在的卢家。

苏大丫的母亲是卢曼枝,来自世家卢家嫡枝一脉。

之前路上赶路的时候,还碰到卢家旁支的人,嚣张跋扈抢占他们雇的船。

所以沈月瑶对卢家本就没什么好印象。

况且听说,当时苏家出事后,卢家提前得知消息,卢曼枝就没想过跟苏家共患难。

卢曼枝当时就逼迫苏修野写和离书,还将她的嫁妆都带走了,压根不管苏大丫。

苏大丫当时还很小,几岁的年纪,因为当时卢曼枝做的很决绝,所以苏大丫性子才变的偏执,不过现在大丫性子都改好了。

很多事也都想明白了。

不过沈月瑶听的越多,对卢家的印象越是不好。

沈月瑶看了看这张请帖,又看了一下别的请帖,神色淡淡。

她很忙,压根也不打算去参加任何宴会。

也没有说要结交京城夫人小姐们的想法。

当然有些夫人们每天就想着结交这些人进入这个圈子。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沈月瑶只想着忙着种田经商,推广高产粮食。

其实自从苏雪衣得了状元后,给他们送请帖的人家很多,苏雪衣一律没理会。

她谁的宴会都不参加,倒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若是参加一部分不参加一部分,那才能被人挑出问题来。

不过沈月瑶也想到了苏二丫的外公外婆家,那是书香门第彭家。

彭家门户低,彭家家主当时在京城的职位不高。

好像只是一个正五品的六科给事中。

只不过后来他们让人打听,这么多年,大家都说彭家已经搬离京城了,具体去了哪里没人知晓。

但彭家人确实不在京城了。

沈月瑶猜测或许当年受苏家牵连,或许也是因为彭家主动离开了京城权力漩涡,避开了危险。

不过沈月瑶还是会派人打听彭家。

主要是二嫂人很好。

虽然她没见过,但苏家人都说她很好。

比卢家卢曼枝好太多了。

或许都不能拿到一起比较。

当年也只不过卢家是世家大族,所以卢曼枝才能成为国公府世子妃。

想到这些,沈月瑶的脸色并不好。

沈月瑶看完请帖后,将绿松叫来道:“你按照这些请帖的地址,送上一份礼,有不明白的可以问范管事,至于卢家的暂时不用理会。”

交代绿松办这些事后,沈月瑶便骑马去了京野庄子。

庄子后续也收了一些人,教室又扩充了一番。

之前学的好的都被调到了店里干活。

都知道去店里干活一个月基本工钱一两银子,所以每个人都精神抖擞的学东西,每天都非常认真,下课了回家也学,就想着被东家选拔上,他们也可以去给东家帮忙,也能拿工钱回家。

这样爹娘都会跟着轻松很多。

爹娘都说了他们跟了一个好的东家,让他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也要好好效忠东家。

大家都明白,新东家虽然性子看着很好,但新东家也是个严厉的,一旦违反她制定的规矩,一旦背叛东家,东家就会将人赶出去一家人都不再任用。

别说庄子里这些人大多都是憨厚实诚的,就是有点小心思的也没想过要背叛东家。

他们身契都捏在东家手中,更何况东家待他们那么好。

他们能吃饱穿暖有东家护着还能拿工钱,谁会傻的犯蠢。

所以庄子氛围都很和谐。

邻里之间也都互相帮衬着。

哪怕后来范管事将苏家以前的一些忠仆带来京野庄子住着,大家也都热心的帮衬一下。

所以庄子一片和谐,学堂里读书声学习声音都带着蓬勃的朝气。

沈月瑶进庄子的时候,正好看到陈石竹背着一个药箱从山脚村子那边回来。

一看到沈月瑶,陈石竹激动的道:“师父!”

说着,陈石竹背着药箱快速的跑了过来。

陈石竹看着沈月瑶,眼睛就亮晶晶的,那是激动崇拜的神色。

沈月瑶道:“这是去村子里帮人看诊了?”

沈月瑶知晓,自从陈石竹来了庄子这边,大家知道来了一位大夫,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来找陈石竹。

陈石竹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帮人看看诊开药抓药。

他每天也都会记录医案,遇到不懂的或者有疑惑的记下来,待沈月瑶来庄子的时候便一起询问。

当然很少遇到让他棘手不能处理的问题。

但若是有疑问的,陈石竹一定会问师父。

他觉的对于给人看诊治病一定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

陈石竹点头道:“是的,师父,河谷村一位大爷上山干活摔了一跤,脚崴了,我帮他正了正骨。”

陈石竹自从跟着师父学医术,学了很多外科方面的能力。

比如正骨的一些事。

谁的胳膊断了腿断了脚扭了,他都能一下子帮人正过来。

处理一些伤口也很擅长。

“还有一位老太太上山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也给吃了药解了毒。”

陈石竹现在连毒蛇的毒都能解。

这一点,他自己都很震惊。

要知道以前一些毒蛇,那就是被咬了只有送命的份,但现在他有办法治疗。

而且师父也说了,有些药要早早准备好备用。

有时候一些问题,不是说现看诊抓药才能行,可能时间一耽误,就没命了。

陈石竹时刻记着这些。

他帮附近庄子的人村里的人诊治救了很多人,大家心里感激他。

他说庄子的东家是他师父。

他的医术都是跟着师父学的。

陈石竹从来不居功。

短短时间内,他感觉他跟师父学的医术都赶上了他好几年学的了。

进步很大。

很多不懂的,师父一讲,他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现在也会熟练用针线帮人缝制伤口,手都不会抖。

沈月瑶知道陈石竹的医术进步很快,也是因为他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稍微指点,他自己就能想明白很多,就能学到很多。

沈月瑶听着很是欣慰,道:“嗯,你做的很不错。”

沈月瑶说这番话确实不是夸赞陈石竹,而是陈石竹确实做的很不错。

本就有很好的医术基础,如今进步了这么多都可以在医馆做一个好的大夫了。

陈石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多亏了师父指点。”

他自己很明白,以前在医馆的时候,他顶多就是打个下手,一些小问题帮人把脉看一看。

哪怕多看多学,也不如实践学习的快。

自从来到了庄子里,他每天几乎都在实践学习。

帮着庄子上的人还有附近村里人看诊抓药,非常锻炼人。

一开始拿不住的复杂问题,陈石竹会问师父。

确定没问题才开药,当然时间长了,一些普通问题,他都能轻松的把脉看出来,都会开药。

沈月瑶看过他开的药方,都不错。

偶尔沈月瑶也会指点帮他将药方改进一下。

每次看师父改进药方,陈石竹更觉得惊叹。

有时候剂量一改或者加减一样药材,效果会更好。

陈石竹知道他要跟师父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让他每天都感觉干劲十足。

他觉的他当初认了师父特别机智。

自从来了庄子,没任何烦心事,因为他会医术,庄子里的人和村里的人都很尊敬他。

他帮人治病,大家都感激他。

而且村里人实诚,大家感激那是真心感激。

还会将他们自己做的东西自己种的东西拿给他,他都不要。

他也知道村里人靠着种地生活很不容易,自然不能要村里人那点东西。

在师父安排的宅子里住着,厨房都有食材,平日吃饭做饭都能吃的饱也吃的好。

师父在做饭上还教导了他几次,给了他几个家常菜的食谱,他现在发现照着师父教导的做菜,做的饭菜真的好好吃。

他现在也喜欢自己去厨房做饭了。

有时候做出好吃的东西来,他自己内心也有成就感。

沈月瑶看着陈石竹精神状态不错,笑着道:“是你自己在这方面很努力也很有天赋。”

“有时候光有天赋也不行,有时候没有天赋光努力进步也没有这么快。”

“你是有天赋也肯努力,自然进步快。”

陈石竹认真听着师父的话,再将这段时间在医学知识上遇到的一些疑问跟沈月瑶说了。

沈月瑶都耐心一一解答。

陈石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果然师父还是师父。

“师父,你这次来是要上课的吗?”

沈月瑶摇头道:“不是,只是过来看一看。”

“对了,班级的学生学习的怎么样?”

“大家都很珍惜能学习的机会,都非常努力,讲课也都认真听讲,下课后也会互相帮助互相探讨,氛围很好,但也有几个学习慢的。”

沈月瑶心里明白,有时候不是想学习就能学进去的。

陈石竹继续道:“不过自从苏大姑娘将拼音认字方法教给大家后,大家识字认字明显快了一些。”

就连陈石竹都感叹,那拼音认字方法简直太神奇了。

若是他小时候认字的时候有这样的方法,他也不至于那么吃力。

他从小喜欢学医,喜欢跟着爹去采药辨别药材。

那时候他是真的不喜欢认字读书。

可是他爹说了,若是他不读书识字,他也没法做大夫,因为没法看懂医案也没法写医案,看不懂医书就没法进步。

后来他硬着头皮认字识字。

有些字读起来类似,认起来没那么容易。

可这时候有了拼音,真的就不一样了。

就连他学了几天拼音表立马也就会了。

沈月瑶笑着道:“拼音确实识字快,也可以通过拼音自己认字。”

沈月瑶似想到什么道:“对了,学堂现在还有多少人?”

沈月瑶一共开了三个奶茶甜品屋,调了一批人过去做事。

当然剩下的学生就有些少了。

沈月瑶又将学院下面庄子里的一些人带到这边学堂学习。

又放宽了年龄限制,二十多岁的人也都可以去学堂学习。

所以现在学堂的人应该多了。

陈石竹对这些都有了解,“还有九十六个学生。”

“是否有些人对医学感兴趣?”

陈石竹笑着道:“想学医的有很多,还有几个姑娘家就想学医术。”

“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学了医术就能避免生病,还能帮家里人,有个姑娘说她奶奶就是冬天一场风寒没了命,那时候晚上下雪,附近找不到大夫,第二天一早就没了,她觉的她要是会医术,哪怕会一点,采点药材家里备用她奶奶也不至于那样,她爹娘重男轻女,不怎么管她,但她奶奶对她最好……”

陈石竹说着都感叹起来。

听了很多故事,他觉的他在陈家的那些事也不算什么了。

至少他小时候感受过爹娘的疼爱。

沈月瑶清楚的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非常落后。

大夫更是少之又少,也没有什么医院,当然皇宫有太医院,但普通人生病只能去医馆看大夫。

大夫水平如何谁也不知晓。

只不过她有个想法,自从大哥苏修野去了北山大营后,她就有这个想法。

她知道军营里其实有军医,但军医水平也都不一样,而且北山大营只有三万兵马,军医也就两个。

沈月瑶担心后面会打仗,随军医护人员非常重要。

沈月瑶道:“你从这些人中选一批人,要身体素质好的人,我想组建一个医疗队,尽量都男的吧。”

沈月瑶觉得有些事情提前安排下来,比临时安排的好。

陈石竹虽然不明白师父为何这样安排。

但他知道师父安排事情定然有他的道理。

“组建医疗队,先教导大家基本的医学知识,不过这段时间想必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主要教导他们外科知识,比如如何急救如何包扎止血处理伤口,如何固定腿和胳膊……”

沈月瑶将脑海里想到的一些事都跟陈石竹说了。

陈石竹自然明白。

这些他知道如何教导。

其实这些只需要会操作多练习就好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