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第554章 血液沸腾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若有什么关键事情,皇上会在信中告诉苏雪衣。

皇上信中没说,那就说明边关没事。

两个人说了很多话,温陌书最感兴趣的还是纸张。

“沈妹妹,我用了你作坊做出的纸张,真的觉得非常的好。”

杨嫣然笑着道:“对啊,现在我们用纸也多,以后用你作坊所出的纸张,那就舍得用纸了。”

沈少景也点头道:“以前纸张是真的贵,但现在妹妹你研究出来了便宜的纸张,我们现在也舍得用纸了。”

说着话的功夫,沈月瑶重新点的早点也上来了。

沈月瑶道:“别光顾着说话,快吃东西。”

沈月瑶看着温书然,笑着道:“书然变化也很大,感觉开朗了许多,是个阳光少年了。”

沈月瑶此时看着温书然,真的觉得温书然很不错。

杨嫣然叹口气道:“以前挺对不住书然,那时候我们都顾不得书然,他从小就懂事,还懂得照顾他爹。”

“现在好了,我们就想着多陪陪他。”

“他本来想科考的,但我想着他还小,多出去走一走玩一玩,就相当于游学,长长见识,这样再写文章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

沈月瑶很赞同道:“你这个想法很对。”

“多长长见识,写的文章自然也就不一样,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杨嫣然笑着道:“也是出来多走一走多看一看,他性子也开朗了许多。”

“或许也是因为如今他爹身体好了,所以他也就不用那么绷着自己。”

“书然从小还没怎么出去逛过,也就去你家柳河村的时候,跟着去玩,他都很喜欢大宝二宝。”

大宝道:“我也喜欢书然哥哥啊。”

二宝点头道:“我也喜欢。”

似想到什么,温陌书道:“苏兄,沈妹妹,我们听说你们在河州开了一个书院。”

沈月瑶点头道:“嗯,开了个书院。”

说着,她详细解释道:“其实最初也是考虑到大宝二宝上学的问题,我们调查了河州的书院私塾,发现书院的风气很不好,拉帮结派,打压寒门学子,欺辱学生,夫子更是收受贿赂,颠倒黑白,所以就想着建一个书院。”

“倒是没想到书院还真建起来了,感觉氛围还不错,大家一心学习。”

“不过书院也设立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也是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安全,维护学习环境。”

大宝认真道:“娘,我很喜欢去书院读书。”

二宝也开口道:“对,我们宿舍的舍友也特别好,同窗也都很好,我们可以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学问,一起去食堂吃饭,同窗们都说食堂的饭菜特别好。“

“还有夫子们,夫子们都很好,很有学问,我们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很多都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夫子去的地方多,还有做官的经验,都会给他们讲他见过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温书然听着,都很是心动。

他也想去,只是他知道婶子是他们家的恩人,他不想给婶子添麻烦。

他也知道文德书院有多好。

在河州这几天,他去书院门口逛了逛,那里卖很多东西,有吃的用的,还有书店。

他还听到很多人都说书院多么好。

那些曾经欺辱同学的书生根本无法进入书院。

听说书院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还有致仕的乔阁老做院长讲课。

乔阁老的学问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他也想去读书。

不过他没有跟爹娘说,没想到爹问起书院来了。

沈月瑶笑着道:“怪不得你们在书院能住习惯。”

大宝二宝道:“同窗们都特别好,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懂得东西有得是我们不知道得,我们都互相一起学习。”

沈月瑶看着他们,都很欣慰。

温陌书都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杨嫣然更是如此。

倒是沈月瑶看着他们得神色,就知道了,“你们是不是想送书然去书院?”

杨嫣然激动的道:“真的可以吗?”

“沈妹妹,我们特别怕给你们添麻烦。”

沈月瑶非常爽快的道:“这叫什么麻烦。”

“我知道书然的学问不错,以他的能力参加入学考试过了就可以进书院读书。”

“而且我们也希望书院多一些学问好的学生,这样科考考出状元,我们书院就更出名了。”

一个书院出个状元,整个书院在全燕国都会出名。

而且被温陌书和杨嫣然教育出来的孩子,品行也不会有问题。

她看着温书然都觉得他很懂事很稳重。

之前他跟大宝二宝玩,大宝二宝都说这个哥哥好,可见是极好的。

“书院都是住宿制,就是在书院学习的话,就需要住宿,宿舍环境很好,你们放心。”

苏雪衣道:“倒不如吃了饭,带你们去逛一逛。”

一听还可以去看一看,杨嫣然和温陌书都很激动。

“真的可以吗?”

沈月瑶道:“今天正好休沐,我们书院有时候也会允许一些人进去看,不过都会选在休沐的时候,由专门的人带着人进去,必须登记确保没有问题才会进入。”

“由我带你们去,不会有问题。”

杨嫣然和温陌书一听,都很高兴,心里也感激沈月瑶和苏雪衣。

就连温书然都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他真的可以去文德书院读书吗?

沈月瑶道:“只是河州隔着云州很远,你们真放心让书然来这里读书吗?”

杨嫣然道:“只要为他好就行。”

“我觉得这里会成为文化鼎盛的地方。”

虽然刚来河州没几天,但她听到很多人的讨论,自然能感觉到河州发展的很快。

纸张便宜,书种类丰富,书店书的价格都便宜。

而且光是码头这边书生们就很多。

看大家的面貌感觉就不一样。

“况且以苏兄和沈妹妹你们两个的能力,河州的发展不用想,都知道会变得很好。”

“就跟云州一样,在云州,你们都带动了整个州的发展,更何况河州这里。”

在云州的时候,苏雪衣还不是知府,在河州这里,苏雪衣可是知府。

可以规划整个河州地带,沈妹妹肯定会自由发挥能力。

不用说在柳河村那样规规矩矩的做事。

她知道口红生意那么好的时候,沈月瑶都没有扩大生产规模。

哪怕两个作坊,规模也不是很大。

其实她知道,沈月瑶只想着低调做生意,她心中有所顾虑。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以他们的地位,沈月瑶自然可以做很多事。

就如同造纸印刷,为何沈月瑶没有在柳河村的时候开这样的作坊,其实还是因为有顾虑。

现在他们上面有皇上护着,沈妹妹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了。

是的,在杨嫣然看来,沈妹妹的能力可不止这些。

她很期待看到沈妹妹展现出各种各样的能力。

她就觉得沈妹妹就好像身上蒙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揭开一层还有一层。

总能带个人惊喜。

她杨嫣然最佩服的人也是沈妹妹了。

杨嫣然看着沈月瑶的时候,眼睛里都带着崇拜的光芒。

沈月瑶笑着道:“你倒是相信我。”

不过确实,对于河州的发展,她和苏雪衣还有别的规划,一步步让河州变成交通枢纽的地方。

还要让河州有自己的特产。

只不过现在天气冷了,要开春的时候让大家种植一些特产作物。

沈月瑶看着温书然道:“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书然会不会想家。”

温书然道:“我想好好读书,想做一个有用的人,也想完成爹的梦想。”

沈月瑶神色一动道:“你爹的梦想是?”

温书然道:“爹想考状元,光宗耀祖。”

温陌书听着儿子的话,心中一热,解释道:“温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只不过后来温家出了事情,所以就只能先做生意赚一些银子。”..

“我喜欢读书,曾经也想过要考状元。”

沈月瑶道:“温大哥现在也可以考。”

温陌书摇头道:“现在不了,我现在只想着陪着嫣然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嫣然喜欢吃美食,我想着带嫣然去吃各地的美食。”

“也要感谢沈妹妹,让嫣然找到了想做的事情,我也是。”

温陌书心态早已经跟年少时不一样了,对他来说,现在妻子儿子最重要。

杨嫣然道:“他现在喜欢写那什么美食书,还记载了一些故事,我瞧着他做这些的时候挺高兴。”

沈月瑶神色一动道:“我可以看看吗?”

温陌书为了方便记录美食和故事,都随身带着那本书。

他点了点头拿出来给沈月瑶看。

沈月瑶和苏雪衣一起看,当翻看看了几篇后,两个人都有些震惊。

沈月瑶赞叹道:“这可是我们大燕朝的美食书,以前都没有这样的书籍。”

“温大哥可以多记录一些,我想着回头在印刷作坊让人多印刷一些这样的书籍,推广出去。”

一听这番话,杨嫣然都震惊了,“还可以出书吗?”

就连温陌书都激动的手一颤。

出书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沈月瑶道:“当然可以,这样的书经过校验核对,没什么问题,就可以批量印刷。”

“现在印刷书籍很方便,不用手写,有一本书对照着,就可以对照着印刷上百册上千册上万册。”

杨嫣然心跳加快,“那样很麻烦吧。”

沈月瑶摇头道:“不麻烦,我开了个印刷作坊,就是印刷书籍的,要不你以为为何书店那么多书,大家可以随意去翻阅去看,是因为每一本书都印刷了很多,所以不用担心缺少书籍。”

杨嫣然感叹道:“沈妹妹你也太厉害了。”

沈月瑶谦虚道:“没,我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主要还是员工们做事。”

杨嫣然摇头道:“不,你是真的厉害,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你了。”

杨嫣然说这番话是实话,因为她看沈月瑶的时候,眼睛里都带着灼灼明亮的色彩。

就连温陌书血液都沸腾了起来。

他找到了喜欢并且可以坚持做的事情。

他一定要好好记录。

沈月瑶用鼓励的神色看着温陌书道:“温大哥,你这样的美食书,很有意义,以后大家看这样的书籍,可以带动各地的旅游,很多人都会因为美食去一些地方游玩,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她知道,这时候的人们对旅游的概念很淡,没有这个概念。

杨嫣然道:“就跟春日踏青一样,大家可以按照美食书上介绍的美食,坐着马车选地方去踏青游玩。”

沈月瑶点头道:“也可以这么理解。”

温陌书认真道:“谢谢沈妹妹。”

沈月瑶道:“你要谢的不是我,谢你自己,一般人也写不出来也没那个精力到处去游玩去尝美食。”

这个不但要有学问,也要有银子支撑。

温家经商,产业遍布各地,而且也有商队。

所以温陌书去各地游玩也会很轻松。

他可以专注尝美食记载美食。

“到时候书可以一册册的印刷,可以氛围好几册……所以写了一本,就可以出一册……”

这就是有了印刷术的方便。

能方便印刷书籍。

苏雪衣拿着书耐心认真看着,眼睛都一亮,他也点了点头,“这本书写的很好。”

苏雪衣能看出来,温陌书的学问很不错。

杨嫣然看着温书然道:“你在这里读书,也不用想家,我们也会经常来河州看你。”

温书然点头。

杨嫣然道:“不得不说,码头开通了后,我们坐船来河州还挺方便的。”

也确实如此,河州码头开通,交通也就便利了很多。

沈月瑶其实还想着,若是有水泥就好了。

就可以让整个河州的街道上都用上水泥,马车行驶也就更方便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研究水泥的时候。

她还要将造纸作坊扩大一下规模。

现在作坊里生产的纸张根本不够。

不过皇上在信里也跟苏雪衣说了,说现在京城也建了造纸作坊。

也开始造纸了。

估计再有一个多月后,京城的纸张也就造出来了。

其实京城才是最需要便宜纸张的地方。

因为科考的时候,各地来京城科考的学子很多。

而且京城的书院也多,读书人多,达官勋贵家族也多,都需要纸书写东西。

京城有造纸作坊,倒是能方便京城人用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