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168章 袁案不是冤案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从袁崇焕当年奉皇命出镇辽东,全权负责平辽事的这段时间,那向来是要银子给银子,要便利给便利。

甚至矫诏擅杀毛文龙,都是袁崇焕对的!

朝中有着不少挺袁派,若这背后没有什么利益输送,朱由检肯定是不相信的。

从谴派周遇吉、陈继盛他们,将袁崇焕从迁安城‘请’回来,并当众陈述其所犯罪名。

将袁崇焕缉拿查办,到班师回朝的这段时间。

朱由检就一直在心里思索一个问题。

此前这混乱的辽东局势,究竟是单方面建虏凶悍所致。

还是说在大明的内部,也有着不少的人,亦不想看着辽东恢复安定?

“陛下,朝中的文武百官,没有人不想让陛下亲审袁崇焕一案。”

李标走上前,拱手作揖道,“只是袁崇焕先前肩负要职,知晓很多朝中秘闻。”

“若这般交由锦衣卫查办,难免会引起国朝的震荡。”

“当前对我大明来讲,需要的是安定。”

“此次建虏进犯我大明,对北直隶上下,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若朝中出现混乱,难免会……”

“那朕要内阁是干什么的?”

朱由检神情淡然,看向韩爌、李标二人,“明知道朕忙着处理军机要务,不能去文华殿理政。”

“你们就不会处理朝政了吗?”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说来说去,你们不就是觉得朕冤枉了袁崇焕吗?是这个意思吧?”

“韩卿,李卿,朕知道你们私下与袁崇焕的关系匪浅,包括贻误战机被朕处决的钱龙锡。”

“然朕想告诉你们的是,袁案,不是冤案!”

韩爌、李标脸色微变,双手下意识颤抖起来。

他们万没有想到,天子会将矛头指向他们,每一个反问都这般犀利。

“陛下,臣从没这般想过!”

“陛下……”

看着韩爌、李标情绪激动的对自己解释着,朱由检并没有心思去听。

眼下他就一个态度,谁敢借袁崇焕一案说事,那就是他的敌人!

击败了进犯大明的建虏,并不代表着大明上下摆烂的局面就自动消散了,这些都是需要他一点点梳理的。

纵使他袁崇焕真有什么本事,然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笼络人心、欺上压下的做派,也造就他会落得不好的下场。

“够了,朕现在不想听你们说这些。”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来,神情冷然道,“袁崇焕一案,究竟怎样审办。”

“到底何时开展,朕会下旨。”

“眼下评功授赏一事未定之前,朕不希望朝堂有乱的迹象,亦不想看到有人非议朝政。”

“若你们这内阁首辅、次辅,不能替朕分忧的话,那就上奏疏请辞吧。”

“朕要去西苑一趟,就不陪你们了,退下吧。”

“……”

韩爌、李标神情复杂,看着态度强硬的朱由检。

到嘴边的话,想说,却怎么都讲不出来。

“臣等告退。”

没了建虏外患的威胁,朱由检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跟朝中的文官群体博弈。

想让他乱了节奏,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韩元辅,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啊。”

李标眉宇间生出慌张。

看着一言不发的韩爌,焦急的说道,“当前陛下根本就不听我等劝谏。”

“只怕要不了多久,朝中定会因袁崇焕一案,而掀起极大的风波啊。”

“还有陛下方才说他要去西苑,据我所知,随驾回京的勇卫营、东江军所部援军。”

“都暂驻到西苑那边,你说会不会跟……”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韩爌沉吟片刻,皱眉道,“现在天子的态度,对袁崇焕表现得这般厌恶。”

“归根到底,是先前在其身上赋予厚望,可换来的结果却又是这般。”

“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暂稳朝局安定。”

“然后设法寻找机会,将袁崇焕移交三法司查办。”

这次前来军机处驻地,拜见朱由检,想要规劝。

却被天子有针对的讲了那些话,韩爌明显觉察到天子的很多改变。

这对他这个内阁首辅来讲,是非常致命的。

若是失去了天子的信任,就算他想坐稳内阁首辅之位,只怕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绕了这么一大圈,一切的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袁崇焕一案,他既要做到让天子满意,还要让受袁崇焕牵连的朝臣,尽可能降到最少才行。

权力这种东西,一旦经手,就没谁愿意轻易松手!

毕竟坐在这个位置,跟不坐在这个位置,那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感触。

看着神情变得坚定的韩爌,随行的李标,那慌乱的内心,才算稍稍安定一些。

然一想到被扣押在诏狱的袁崇焕,还有强硬的朱由检,他又变得忐忑起来。

自从袁崇焕出镇辽东,全面负责平辽事以来。

哪怕是袁崇焕矫诏擅杀毛文龙,他都是在朝中力挺袁崇焕的,私底下跟袁崇焕的联系很多。

若是真让锦衣卫督办袁崇焕一案,那李标根本就不用多想。

到时自己这内阁次辅之位,必然是保不住了,甚至还会将自己牵扯进来……

“皇爷,韩元辅、李次辅二人,回文华殿那边了。”

庞天寿小心翼翼的返回公事房,对朱由检说道,“不过二人的情绪,都有些不太对。”

“看神态举止,韩元辅是没将皇爷的话全听进去,而李次辅似乎有些担忧什么。”

“嗯,朕知道了。”

朱由检点头应道,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自己有意讲明,要去西苑那边,给韩爌、李标他们产生了些许心理影响。

想想也对,袁崇焕出镇辽东期间,韩爌、李标、钱龙锡三人。

是朝中阁臣里挺袁最明显的,尤其是李标和被自己处死的钱龙锡。

越来越有意思了,看来自己也要早些筹谋好后续布局。

这样才能应对袁崇焕一案,把该引起的火都烧起来。

毕竟当前辽东那边的布局,正在一点点收势中。

随驾归京的陈继盛、毛承禄等毛文龙旧部,也该向他们明确自己的意志了。

东江镇这个地方,是大明日后的前出基地,是袭扰、钳制建虏的要地。

治下驻扎的兵马,派系必须一致,要么是毛文龙旧部,要么是刘兴祚一系。

考虑到以陈继盛之威,无法真正意义上去约束住毛承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一众骄兵悍将。

为避免大明以后再多一些强敌,朱由检果断启用刘兴祚。

并在谴派大臣赶赴东江镇,宣读相应旨意后。

擢刘兴祚的弟弟一二进京述职,恩威并施下,刘兴祚必然没有他想。

事关辽东日后布局,朱由检是绝不允许,期间敢有任何意外发生。

至于韩爌、李标他们,还想搞什么,不是他现在要考虑的。

毕竟这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优势就在他,而非朝中的文官群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