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188章 前期小白兔后期大灰狼…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启奏陛下,增扩勇卫营、忠勇军一事,在臣看来实属多余之举。”

“国朝本就有三大营拱卫京畿!”

“若是陛下怜悯那些战死将士之亲眷,可优先将他们选进蓟密永三协等地参军。”

“没错,臣附议!

“启奏陛下,臣觉得九门提督既已掌京城守备事,领各门,再掌忠勇军兵权,实属过于权重。”

“臣请旨裁撤忠勇军,将所部将士编入三大营。”

“启奏陛下,国朝既已恩赏战死的将士,那无需再行劳民伤财之事。”

“大明英烈碑一事事在我大明并无先例,况且承天门乃皇城要地,更有社稷坛和太庙,怎能让其受到惊扰?”

数十名情绪激动的大臣,手持朝笏跑出朝班,纷纷向朱由检启奏道。

而韩爌、李标、周延儒这些大臣有什么神情变化、心里是怎么想的姑且不提。

倒是军机大臣王洽、李邦华,九门提督孙祖寿几人,顿时露出凝重的神情。

因为朝臣所规劝反对之事,涉及到了他们!

闻言,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悲,盯着眼前这帮情绪激动的大臣。

身为大明天子,在大朝议这等隆重的场合。

跟一帮大臣扯皮,无疑是件极其下头的事情……

“都说完了?”朱由检冷漠道。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好,既然你们说完了,那朕就点几个大臣来解尔等之惑!”

“孙爱卿,你来!”

“臣领旨!”

迎着不少大臣的注视,孙祖寿缓步走出朝班。

感受着群臣咬牙切齿的目光,孙祖寿无奈道,“启奏陛下,臣所领九门提督一职,掌内九门、外七门之戎政。”

“兼领忠勇军,该军驻守丰台大营。”

“按所领职责所在,想保障京城各门和城防守备事安稳。”

“面对突发战况能确保京城秩序稳定,不至京城陷入混乱,如此需定制掌兵六万四千余众。”

“而现忠勇军所辖兵马,合计两万余众。”

“仅靠这些将士来肩负京城守备事,臣无法确保职权所责!”

对这些跳出来反对的大臣,在召开这次大朝议前,朱由检就料想到会出现这种事情,所以便暗中派人授意孙祖寿。

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但在这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下,若是让孙祖寿直接跟这些文官辩解,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不是让患有口吃的,去跟答辩选手辩题吗?

“都听清楚了吗?”

孙祖寿说完,朱由检神情淡漠,盯着眼前这帮反对的大臣。

“是你们了解京城守备事?还是孙祖寿这个九门提督了解?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谁要能向朕保证,说大明今后都不再可能遭遇先前国朝所遇危机。”

“那朕就不再提增扩九门提督所辖兵马一事!”

“谁敢保证?”

“还有,你们中的一些人,是不是有想说京城有三大营。”

“何须再由忠勇军?”

“那朕想要问问你们,在这次建虏进犯京畿,引国朝震动之际。”

“三大营的种种表现,你们难道看不见?”

涉及到‘京畿军区’和‘京畿警备’一事。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检是不会有任何退步的。

因为他比谁都要清楚,建虏不是一次这般进犯大明的,后面还有几次。

最厉害的哪次进犯,甚至打穿了京畿防线,都他娘的打到了山东!

面对朱由检的接连质问,皇极殿内的群臣,包括那些跳出来反对的大臣,一个个都沉默不言了。

这种事情他们怎敢保证啊。

先前袁崇焕喊出五年平辽的政治口号,出任督师,掌平辽事。

说定能灭掉以下犯上的建虏,收复辽东失地。

为此朝野上下,吹捧袁崇焕的无数,附和袁崇焕所提要求众多。

朝廷调拨那么多钱粮,甚至连袁崇焕做出矫诏这一僭越之举,最后都不了了之了,可换来的是什么?

建虏杀进关内了,险些威胁到大明京城要地。

“都没话说了?”

见群臣不言,朱由检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按旨意行事。”

“周卿,你出来,告诉他们,朕为何要设大明英烈碑!”

“臣领旨!”

周延儒忙走出朝班,拱手作揖。

看到此,大臣们神情凝重。

九门提督所辖忠勇军增扩一事,他们不能约束。

但是这给战死的丘八,立什么英烈碑之事,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们何德何能,能让国朝这般?!

“启奏陛下,于承天门立大明英烈碑,乃稳朝局之良策。”

周延儒拱手作揖,侃侃而谈道,“今对我大明而言,辽东有建虏肆虐,山陕等地有暴民反叛。”

“这些已成我国朝心腹之患!”

“而设立大明英烈碑,就是要告诉那些奋战在前线的将士。”

“只要是为我大明平叛,纵使是战死沙场。”

“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社稷不会忘记他们,天下更不会忘记他们!”

“凡入大明英烈碑者,皆为我大明忠良。”

周延儒说到最后,情绪激亢起来。

“都听清楚了吗?”

朱由检站起身来,手握天子剑,缓步向前走去,“不是什么人,能进朕大明英烈碑的。”

“只有那些为国朝战死的健儿,才配有此殊荣!”

“还有,朕听周卿讲的这些,朕觉得还不够。”

“为我大明效忠的,不止有我大明健儿,更有良臣悍将!”

“对待这些为国朝尽忠而战死的,当入庙立传,以供后人瞻仰!”

“故朕决意在大明门外择址,建大明英烈庙。”

先前朱由检只考虑给战死的大明将士,设大明英烈碑,好逐步去逆转大明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

但是在听完周延儒这番话之后,突然想到既然自己都要走这一步了,那为什么不能更进一步呢?

毕竟奋战在前线战场的,多是统兵的将领。

而那些节制他们的文官,多是躲在战场后面的。

到时举办几场入庙仪式宣传一下,那瓦解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元辅,天子做出这些匪夷所思之事,以后朝堂还能安定吗?”

退朝之后,神情落寞的李标,眼神中闪烁着不甘。

叹了一口气之后,对并行而走的韩爌道。

而李标说这话,并未让韩爌有任何反应。

此时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的浮现出朱由检在皇极殿上的种种表现。

一场建虏进犯大明,让韩爌愈发看不懂天子了。

从军机处暂不裁撤,从蓟辽督师、蓟辽总督的明确。

再到拱卫京畿一带的边镇、军镇部署,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背后代表着什么含义?

没参与这场大朝议前,韩爌的心思全被下放诏狱的袁崇焕牵着。

可在经历了这场大朝议以后,尤其是见到朱由检数次强势的一面,让韩爌内心深处生出寒意。

这小皇帝,难不成又是一个嘉靖爷?

前期小白兔,后期大灰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