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207章 戏说朝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话音落下,韩爌、李标这些内阁大臣,一个个都露出惶恐难安的神情。

他们没有想到,天子会说这些话。

“臣等惶恐!”

听着这样的答复,朱由检眉头紧蹙。

大明为何上下摆烂,不就是文官群体的势力过于庞大。

他们背后支持的士绅、读书人群体,想牢牢把控着自身利益。

不让盘剥的那些财富,以各种名目缴纳赋税吗?

“是不是除了惶恐,你们就不会说别的了?”

朱由检抓起眼前的奏疏,看向韩爌他们几人,说道,“除了韩卿的票拟意见,朕觉得还能解决实际。”

“你们几个呢?一个个官僚作风严重!”

“不从实际出发,这就是你们为社稷分忧?出于公心?!”

皇权和臣权之争,除非哪天大明让人干掉了,否则就别想消停下来。

统御幅员辽阔的疆域,就必然用读书人为官,不然怎样让大明的秩序安定?

这人啊,只要活一日,就必然被各种因素所牵绊。

有名声,有前程,有亲情,有钱财,有……

大明皇帝所要做的事情,便是制衡出身不同、地域不同、派系不同的各个群体。

以此来达到统御大明,让王朝长治久安,不被别人干掉。

“蓟密永三协的奏疏,朕拿走了。”

朱由检站起身来,手里拿着奏疏。

看着惶恐难安的众人,冷然道,“朕会参考韩卿的票拟意见,略作修改。”

“让司礼监进行批红,到时由内阁下派兵部着办。”

“韩卿,朕不希望看到就因朝中生出的一些风波,连正常的朝政都推动不下去。”

“要是这样的话,干脆放开蓟密永三协防线,让建虏再度打进来的好!”

言罢,朱由检一甩袍袖,便朝文华殿外走去。

不给韩爌、李标他们任何多说其他的机会。

这还好是设立了军机处,真要没军机处去总揽大明突发战况。

让内阁全权负责大明军政,那朱由检还怎么开展工作?

现阶段大明的文官群体,就是享受的特权,享受的成一种习惯。

以至于出现任何不利于他们的情况,都会出现应激反应。

“去把田尔耕给朕让来。”

回到军机处后,朱由检将手里的奏疏,递给王德化。

“还有,把这些奏疏,都交给徐卿他们。”

“军机处这边,给朕重新拟定一份票拟意见,着司礼监批红!”

“喏!”王德化忙上前接过,随后便去忙自家皇爷所下旨意。

先前就蓟密永三协重建,朱由检就召军机处大臣,进行了研讨。

自己的一些意见,军机处这边很清楚。

倘若连这件事情,徐光启都不能办好的话,那他就别待在军机处了。

直接负责武备院就是了。

‘看来除了要张贴大字报外,掌控舆情的谋划,也要推进了。’

‘这舆情始终掌握在文官手里,风向被一帮清流把持着。’

‘那必然会影响到朝局走势,这不好……’

独自一人待在公事房,朱由检就当前的朝局做出预判,并想好了相应的措施。

准备好好杀一杀,某些造反派的气焰。

大明的清流和读书人,不是喜欢评议朝政吗?

好啊,既然这样,那朕就给你们玩玩戏说朝政!

“拜见陛下!”田尔耕的行礼声,让朱由检拉回现实。

“现在袁崇焕的状态怎样?”

朱由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瞅着田尔耕说道,“有没有对其用私刑?”

“方才朕去文华殿理政,这内阁对你们锦衣卫的意见可是很大啊。”

“陛下,袁崇焕状态很好。”

田尔耕忙拱手作揖道,“锦衣卫绝没有滥用私刑,臣等一切以陛下旨意来定。”

自兴起袁案后,田尔耕便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想不丢掉手里的权势,除了依附天子,尽忠职守外,再无任何可能。

“嗯,这是要贴的第二份,第三份大字报。”

朱由检抽出一份文书,敲击着龙案,冷冷道,“你回去了以后,一字不差的全部誊抄下来,张贴到午门。”

“另外在京城治下各坊,去招一批说书人。”

“记住了,要客客气气的请,别以权压迫。”

“之后要做什么,朕会再吩咐你。”

“臣领旨!”

既然大明的舆论权,被文官群体、清流、读书人掌控着。

想要夺取舆论权的主导优势,那就要另辟蹊径。

靠笼络上述群体,来帮自己分忧,朱由检觉得难度太大,也没有必要。

刚好趁着此次掀起的袁案,执行一次大练兵,逐步夺取舆论权的主导优势,这样后续才能不那般被动。

“陛下,当前辽东那边,自来犯建虏被我大明强军重创击退。”

“辽前一带就未再出现袭扰之事。”

“孙督师出镇辽东以来,按照此前军机处前指所定。”

“以辽前几处重镇为基准,组织人手挖设坑道,并布置大量的陷马阵等……”

“陛下,此前勤王救驾的各地援军,皆已回撤。”

“所封赏一应钱粮,等西厂事了,从急处置。”

“陛下,当前山海关这边,总兵官满桂,按军机处指示。”

“着手盘查所属军队,并对一片石口、道关等要隘进行勘察……”

“陛下……”

在军机处公事房这边。

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徐光启、温体仁等,将他们分管的相应差事,向朱由检进行细致汇报。

得益于军机处的创立,使得辽前、山陕等地所生战情可随时随地直呈军机处,方便朱由检掌控局势。

倘若没有军机处的话,想要以这般快的速度就能了解到种种情况,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王在晋他们几人,何时能抵达京城?”

了解相应军机要务后,朱由检看向王洽几人询问道,“当前军机处这般繁忙。”

“又是辽东事,又是山陕事,仅靠几位卿家是不行的。”

“回禀陛下。”

今日轮值领班军机大臣周延儒,上前拱手道,“最多再有五日,王在晋几人,便可抵达京城。”

“嗯,朕知道了。”

朱由检点头应道,随后又端起茶盏,吟片刻说道,“最近这朝局不太平。”

“你们中的人有难处,朕也知道。”

“但是这袁案一事,不在军机处职权之内。”

“所以你们当好军机处的差事就够了,至于别的不要掺和!”

“至于袁崇焕犯了什么罪,做了什么事,朕要比你们更清楚,行了,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