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250章 天子想重组内阁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孙伯雅做事就是干脆利落,颇有能臣之风。”

此时,朱由检倚靠在龙椅上,看着所拿奏疏,似自言的说道,“若大明能多一些,像孙伯雅这样的能臣,又何以至此这般呢?

“孙伯雅应多添些担子,温爱卿觉得如何?”

垂手而立的温体仁,听闻天子所讲之言,虽脸上没有变化,但内心深处却变得极为复杂。

天子的手段太老辣了。

把那帮人杀了后,还不算完。

居然还暴尸十日!

一场西市绞刑曝尸,极大的震慑了朝堂。

“温卿啊……朕交给你的差事,办的不错。”

朱由检合上奏疏,看向温体仁,开口道,“能让袁可立就任山东巡抚,孙元化就任登莱巡抚。”

“虽说这过程长了些,但是目的达到了就好。”

“只怕温卿为了这件事情,费了不少心思吧?”

“能为陛下分忧,乃臣之本分和荣幸。”

温体仁姿态放得很低,作揖道,“若是没陛下之威仪,震慑朝堂。”

“此番吏部增递奏疏,想达成此事,臣恐不能办好此事。”

碍于大明特殊的和完善的官制体系,尽管朱由检能直接越过吏部,擢升袁可立、孙元化出任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朱由检对辽东布局的谋划,会让不少朝臣参悟到些许端倪,继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比如暗中在辽前来上一场不大不小的兵变,用现实去胁迫朝廷。

毕竟朱由检改变对建虏的方针,就代表着他们向朝廷要粮饷,就给粮饷的时期,便宣告结束了!

这辽东将门要是无耻起来,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行啦,这些话就不必再说了。”

朱由检摆手道,“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这点你就不必自谦。”

“先好好在军机处当差吧,这朝堂也到了变变的时候了。”

天子此意,是想重组内阁?

听到这话,温体仁顿时一愣,但很快就兴奋了起来。

虽说他在刻意压制着,但依旧让朱由检,捕捉到了一些神态变化。

只不过他不清楚的是,之后要重组的内阁,的确有他的一席之地,且还是次辅的高位。

朱由检要先将大明朝堂从无序的局势下,给拉回到有序的境遇下,让朝中的多方势力相互制衡。

将那些务实的官员,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

好让大明这堆烂摊子,让内阁这边维稳住。

这样朱由检才能腾出手,集中更多的精力,打造独属于他的国营经济体,编练完全受他掌控的新军。

解决山陕反叛之势,逐步放建虏八旗的血,扩大并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王伴伴,从你们内厂那边,挑选几个听话的人。”

挥手让温体仁离开,朱由检又从奏疏堆里,抽出两份密封的信递给王承恩。

“让他们即刻启程,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袁可立和孙元化,将这封密信送到两位卿家手中。”

“喏!”

王承恩接过密信,微微欠身道,“皇爷……还有件事情,奴婢要向您禀报一下。”

“武备院不想用司礼监先前所选的皇庄,作为他们的驻地。”

“哦?”闻言,朱由检倚靠在龙椅上,“那徐卿他们,是否选好新的地址?”

“选好了。”王承恩欠身,“徐枢辅以武备院的名义,向司礼监呈了一封奏疏。”

“先前司礼监所选皇庄过小,且距离京城太近,有很多试行火器、火炮施展不开。”

“所以武备院的意思是能否请陛下降恩典,将武备院新址选定在西山一带,并让武备院负责西山事?”

先前要忙的事宜众多,虽说朱由检很重视武备院,但是难免在一些时候会疏忽。

好在跟武备院的对接事宜,是由王承恩主抓的。

这样就算武备院这边,真要发生什么事情,朱由检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并做出相应的谋划部署。

“王伴伴,武备院这边的事情,以后不管什么时候,第一时间通禀于朕。”

朱由检摆了摆手,“这次姑且就算了,下不为例。”

“奴婢有罪。”王承恩闻言,忙拱手作揖道,“请皇爷……”

“行了,不说这些了。”朱由检摆手道,“你即刻去军机处,将徐卿让来,朕有些事情要对他说。”

“喏!”

受武备院之事影响,也给朱由检提了个醒。

分布在京城内外各坊的火器、火药制作场所,必须全部迁移出京城。

不管是兵仗局这边的,还是军器局这边的,都必须坚决的迁走。

天启朝发生的王恭厂大爆炸,对京城造成多大的损失,朱由检是清楚的。

类似火药爆炸这种事情,不能在崇祯朝的京城发生。

事实上在京城内外城的王恭厂、安民厂等处,从事火药生产、储存的地方,大小爆炸就一直存在着。

武备院所选西山那处地方不错,所居住的人相对较少,远比不上人口稠密的京城。

纵使是发生了爆炸,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是很低的。

“臣……徐光启,拜见陛下!”

在朱由检思索之际,被召而来的徐光启,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徐卿来了。”朱由检面露笑意,伸手道,“快免礼,王伴伴,给徐卿赐座,斟茶。”

朱由检的态度,让徐光启一愣,天子居然对我这么客气?

“徐卿啊,朕听说你们武备院这边,有意以西山作为新址?”

朱由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武备院担心的事情,朕想了想,你们提的很好。”

“不过西山这么大,只一个武备院的话,是否显得有些过于单薄?”

“朕有意将兵仗局、军器局有司,所辖制作火器、火药场所,皆迁移出京城,随同武备院一起迁移到西山。”

“陛下圣明!”

徐光启站起身来,拱手道,“京城乃大明核心要地,似制作火器、火药这类危险场所,不该安置在天子脚下。”

“不过陛下,若真让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一并随武备院迁移到西山,只怕这花费的银子……”

“银子的事情,徐卿不必考虑。”

朱由检摆手道,“这有关迁移及后续建造等各类花费,朕会从内帑划拨银子。”

“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是却关乎京城安稳。”

“天启朝出现的王恭厂爆炸,死伤多少人,摧毁多少建筑,至今阜财坊那边都还有不少建筑都没有恢复过来。”

“这件事情就交由徐卿专办,期间遇到任何问题,可向朕呈递密奏。”

“需要解决什么,上折子便是!”

徐光启拱手应道,“臣领旨!”

大明存在着两套班底,一个外朝,一个内廷,基本上外朝有的,内廷也都有。

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服务皇权、服务皇室外,也有起制约外朝的作用。

就像火器火药生产这一块,内廷有兵仗局,外朝有军器局。

不过军器局隶属于工部,在权限这方面,远不如兵仗局。

但生产是需要银子和原材料的,这些东西,却也是最容易滋生贪污的地方!

所以,在朱由检的眼里,像军工生产这一块,要具备完整的权柄,彻底绕开兵部和工部。

等时机成熟了,要全部整合到武备院名下!

毕竟科学的事情,不能让外行指挥内行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