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260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皇爷……您歇息下,喝盏茶吧。”

韩赞周面露忧色,捧着一盏茶,看着伏案忙碌的朱由检,劝道,“您都处理十几本奏疏了,也该歇歇……”

“行了。”朱由检搁下朱笔,皱眉说道,“朕的身体怎样,朕难道不清楚吗?”

“是,皇爷龙精虎猛,但该歇息还要歇息。”

韩赞周笑着递上茶盏,说道,“这些时日,皇爷日夜操劳,累了便就寝在乾清宫,奴婢……”

喝着茶水的朱由检,听着韩赞周所讲之言,心里暗暗感慨。

难怪历代天子,对身边的近侍,都这般宠信。

在封建帝制下,谁待在皇帝身边最长,那不就是这帮被阉割的太监宦官么?

这长时间相处下,只要会说话,懂得察言观色,肯定信任更多些……

毕竟太监说话,那是真好听啊……

“奴婢王承恩,拜见皇爷。”

在朱由检感慨之际,王承恩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奉皇爷旨意,通州生员阎应元,进宫觐见。”

‘抗清三公的阎应元,找到了?!’

朱由检眉头微挑,放下手中茶盏,朗声道,“进来吧。”

熟悉明末历史的他,知道从甲申之乱后,南明政权涌现出了许多抗清英雄。

阎应元,直隶通州人,于崇祯十四年赴任江阴典史。

在鞑清大举南下以前,无人知晓阎应元之名。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直到以多铎为首的鞑清各旗军事集团,大举南下,攻打到江阴一带时。

以阎应元为首的抗清三公,团结江阴百姓,造成鞑清不小的伤亡。

“学生阎应元,拜见陛下!”

随王承恩走进公事房的阎应元低着头,努力克制内心紧张,对朱由检行跪拜之礼。

“免礼。”朱由检笑了笑,在韩赞周和王承恩诧异的注视下,竟站起身子,朝阎应元走来。

“阎应元,朕听说你在建虏进犯国朝自己,于通州组织了一支百人勇壮?”

朱由检面露笑意,开口询问道,“见到朕不必这般紧张,抬起头来。”

“是。”

阎应元拱手一礼,点了点头,“学生的确组织了一支百人勇壮,但最后却被编入负责粮草的转运队。”

“建虏猖獗,竟敢侵犯我大明京畿要地,实属该死!”

“都怪学生愚钝,未能在科举上有所进展,不然……”

“不必气恼这些。”朱由检摆手道,“能取得生员身份,在朕看来就是不错。”

“阎应元,朕有件事情,想让你来做。”

“若是能做好的话,到时朕可将你召进军机处,替朕分忧,替国朝分忧。”

“愿为陛下效死!”闻言,阎应元也不管朱由检要交代什么差事,当即便拱手作揖道。

“活着,才能为朕分忧。”

朱由检走上前,拉起阎应元,说道,“朕要你去一趟福建福州,去寻一种外传的农作物。”

“朕听说此物,在福州一带有人种植,此物甘甜,亩产极高。”

“若发现此物,将推广此物的人,连同一应农作物,悉数带回京城。”

“另在归京途中,去一趟江阴,在寻两个书生,名叫陈明遇和冯厚敦。”

“此事若能办好,朕定不吝赏赐!”

“喏!”

让阎应元前去江南,是朱由检深思熟虑后,所做出的决定。

一来寻找红薯,好培育适宜大明的良种,二来将陈明遇和冯厚敦,也带回到京城。

三来,也让阎应元好好看看,从北直隶一路到江南之地,有什么样的事情,存在哪些矛盾,地方官府怎样,方便自己日后更清楚大明南北的差距和问题。

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

既然阎应元的忠诚是经受过考验的,那花费些许银子开阔阎应元的眼界。

并以此将阎应元招进军机处,便是朱由检为其铺设的路。

朱由检当前所做的事情,就是在遴选相应的人才,逐步落实所定谋划部署。

不过,内阁、军机处的大臣,却多少有些揣摩不透了

包括值守伴驾的在京卫都督府的勋戚。

“成国公,你说被陛下召见的阎应元,究竟是什么来头?”

汤国祚倚靠在官帽椅上,手里端着茶盏,“看那模样,还有装扮,不像是出身显赫之辈啊,京城也没有这号人物吧?”

“能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大内行厂的王承恩,亲自给带进宫里来面圣,这事儿不简单!”

“昨日陛下还召见翰林院的一批官员,为首的那个管绍宁,长的那让一个丑啊,陛下这是想以此来安抚朝堂吗?”

“你这个右都督佥事,难道眼睛盯着的就是这点事儿?”

朱纯臣眉头紧皱,盯着汤国祚沉声道,“我京卫都督府这边,所辖众上直亲卫军,至今还有不少空缺。”

“自己的差事都没做好,还有心思去管外朝怎样?”

被朱纯臣这般一说,汤国祚愣住了,想要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停住了。

此事他也想解决啊,先前呈递到司礼监的奏疏,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一点音讯都没有,甚至朱由检提都不提此事。

那时所处的局势,受锦衣卫督办袁案的影响,使得在京卫都督府的这帮勋戚,一个个都不敢轻易做决断。

“本公想了想,京卫都督府这边所缺的那些上直亲卫军,就从锦衣卫、东厂番子的子弟中遴选。”

“尤其是那些死了爹的,没继承职务的。”

朱纯臣继续说道,“陛下创设京卫都督府,将宫城和皇城的禁卫事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彻底的剥离开,就是不想让外朝插足其中。”

“先前朝局不稳,陛下就算对我等有不满,也不会讲出来。”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事情若再办不好,那就等着上断头台吧!”

“若有必要的话,可以跟忠勇军的孙祖寿好好谈谈,从中筛选出一批锐士,来变变上直亲卫军的风气。”

听到这话,汤国祚眼前一亮“忠勇军深得陛下信赖,还有那帮死了爹,却没进卫所的子弟。”

“若这件差事能办好的话,那定能让陛下满意。”

“不过成国公,此事要向司礼监那边,再呈递奏疏吗?”

“这个……”

“成国公,灵璧侯,陛下有旨,要出宫前去京营视察。”

就在朱纯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王承恩匆匆走了进来。

“四卫营已经在准备了,京卫都督府也要抓紧抽调上直亲卫军,护驾随行。”

“喏!”朱纯臣闻言,当即拱手应道,“请王公公给陛下回话,京卫都督府定会尽快办好此事。”

虽不清楚天子为何选择这个时候要去视察京营,但是直觉告诉朱纯臣,事情肯定没那般简单。

自朱由检中旨颁布内阁名单,朝中并没出现异动,甚至吏部、户部等处都开始变得异常忙碌,朱纯臣就知道天子要整顿朝堂了。

作为拱卫宫城、皇城的京卫都督府,还有拱卫京畿的三大营,那肯定也都在天子的视线之内。

当然,不在京营任职的朱纯臣,没心思理会京营会怎样。

但这次朱由检要视察京营,却也给他敲响了警钟!

京卫都督府没有办好的差事,必须要尽快解决,哪怕他们贴进去些银子,也总好过被天子整饬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