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283章 海上贸易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朕打算在天津三卫那边,筹办起一座造船厂。

设掌厂太监,隶属于大内行厂下辖。”

朱由检站起身来,神情严肃道,“国朝这边的情况,王伴伴心里也清楚。

随着内廷所辖皇庄,筹办的厂区逐步落成,便民铺这一惠民组织,要在北直隶治下各府州县逐步设立。

那么对于粮食、棉花等一应所需,也会跟着激增上来。

为避免后期出现短缺情况,朕打算组建起一支海上船队。

将先前所聚拢的船匠,包括培训的那批匠户,悉数转移到天津。

寻找合适的临海地域,筹建造船厂,修造大型海船!

而造船厂地址,要用银子购买,不可仗势欺人,这个掌厂太监,你要选好合适的人选,不可误了朕的大事。”

“奴婢明白。”

跟着站起身来的王承恩,欠身说道,“皇爷,那组建海上船队的一应人选,是否从大内行厂这边筛选?”

“不用!”朱由检摆手道,“日后要组建的海上船队,内厂负责好监察事宜即可。

至于海上船队的人手,可慢慢进行挑选。

专司商贸往来的,专司船队航行的,专司船队护卫的,这些都要单独搭建队伍。

内厂这边,可筹建起一个海事处,专门对接海贸事宜,相应的制度要完善好,日后朕有大用。”

“喏!”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大明于国朝这一层面,已然落后太多太多了!

大洋彼岸的欧罗巴诸国,凭借着海上贸易,肆意劫掠财富,以壮大自身根基。

对朱由检来讲,虽说海上存在太多的风险,但所能斩获的利益又非常客观。

要知道大明走私海贸极为盛行,尤其是东南沿海一点,从事海贸的群体,可谓是多到数不胜数。

像茶叶、丝绸、瓷器,这可是海外热销的三大商品。

凭借着上述三大商品,导致欧罗巴诸国,在各处辛苦得到的银子,多数都流入到大明治下。

倘若大明真的贯彻禁海事,那红薯这类舶来物,又怎会出现在大明治下呢?

“王伴伴,有件事情你要记在心里。”

朱由检想了想,伸手道,“叫临海的那些皇庄,若是有可能的话,多与北上的海商联系起来。

多从他们的口中,打探海图之事。

在天津设造船厂,这只是一个开始。

先前朕给徐光启、孙元化他们,都下达了旨意,让他们帮着聚拢西洋船匠,到时可迁移到天津,参与具体的造船事宜。

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大明的身上,要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海上这一块,其实我大明已经落后很多了。

等到日后培养出的船匠多了,后续还要再多开辟一批造船厂。

帮助我大明在海上的力量,能够变得更强。”

“奴婢明白了。”

王承恩拱手应道。

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终究只是幻想罢了。

大明宝船是强,但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想要在海上崛起,就必须汲取精华和养分,结合自身的底蕴,在造船一事上,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不过想要建设属于大明的海上强军,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水师这一近海性质的海上力量,终究要迈向远洋性质的海上力量,不然大明如何能实现弯道超车,夺取大航海时代的种种红利呢?

“元辅,您说陛下召集我等,还将军机处那几位大臣都喊上了,究竟所谓何事?”

成基命眉头微蹙,和韩熿并肩而行,低声道,“这几日,陛下频繁召见朝中大臣,不时还会去军机处那边。

反倒来文华殿理政,却很少,难道天子真的是给内阁放权吗?”

“为了何事,本辅不知。”

韩熿边走边说道,“不过放权一事,本辅倒是觉得像是真的。

这几日,我内阁所定的票拟,司礼监那边,悉数都给批红了。

想想温体仁讲的话,你心里也能猜出,那就是天子想借温体仁之口,将心中所想讲出来。”

“……”

成基命沉默了,这些时日的国朝,局势看似稳定了,然却暗藏汹涌。

尤其是责任制和追责制,开始在内阁落实。

虽说身上被绑上了枷锁,但是地位却稳固了!

纵使科道的那帮言官御史,风平坦和,在国朝闹出再大的动静。

只要不是做错了事情,导致朝局出现混乱,那涉事的内阁大臣,根本无需上疏请辞。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天子这是加强了内阁的权柄。

“毕阁老,有关仓场事这边,有些事情,本辅要跟您商榷一下。

可能与你所定的事宜,会有一些冲突。”

“徐阁老,具体涉及到哪一些?”

户部这边,许多事情还是千头万绪,若是涉及到……”

在去往乾清宫的途中,毕自严、徐光启这帮内阁大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朝东暖阁那边而去。

对此次天子的临时召见,所有人心中都不清楚,究竟是为了何事。

不过所有人都清楚,天子定然是有什么大事要跟他们商讨,不然绝不会闹出这样的动静。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帮内阁、军机处大臣,神情平静,心里想着该如何讲明。

“近期在诸卿的齐心协力下,国朝的局势是日益稳定了。”

朱由检想了想,开口说道,“今日朕特召诸卿过来,是有件事情,想跟诸卿商讨,事关辽东。”

“……”

韩熿、王洽他们,听闻此言,露出各异的神情。

“现在孙卿出镇辽东,卢卿出任蓟辽总督,袁卿就任山东巡抚,孙元化出任登来巡抚。”

朱由检继续说道,“围绕辽东的布局算是明确下来了。

不过这天津一地,朕觉得还有些问题。

天津是北直隶的通衢之地,乃漕运的重要所在,是稳定北直隶安定的重要一环。

可与此同时呢,天津也是国朝平叛建虏的重要一环!

必要时,天津三卫的兵马,需乘船渡海,赶赴辽前驰援。

但是朕看了近些年的奏疏,还有天津的种种表现,发现国朝对天津的定位,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况。

职权混乱,重一头轻一头,甚至一些突发情况下,还存在着不知该要听谁的情况,这很是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