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433章 全新的军队制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这般轻率而定啊。”

王洽走上前,神情有些激动,作揖道,“倘若真的将卫所裁撤掉,那大明各地镇守,安定地方,又该以何种形式去维系?

若是采取募兵制的话,对朝廷的财政负担,亦是极其严重的。

甚至要远超各地卫所,带来的耗费啊。

若是叫所谓的民兵,去肩负起相应职责,恐地方上的安定,就会存在巨大隐患!

若是出现一些叛乱,忙于农耕,无心操练的民兵,如何保证平定叛乱?

倘若陛下真要这般做的话,恐我大明将会形成藩镇割据。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大明的江山社稷危矣。”

“臣附议!”

“臣附议!”

周延儒、黄立极二人上前应道。

对待全面裁撤卫所之事,王洽他们的出发点,就没想过利用五军都督府,重新给大明打造一套全新的军队框架。

或者说大明的文官群体,绝对不会允许被他们所压制的武将群体,有朝一日能跟他们平起平坐。

屁股决定脑袋。

但是现阶段的大明卫所,早就烂到根子上了,已然烂泥扶不上墙。

可实际戍守九边,戍守辽东,平叛山陕等地,所采取的就是募兵制,只不过名义上还是卫所那一套。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包括江南诸省和西南各地,那都是在艰难的维系着,若是江南和西南等地,敢闹出些大动静,也跟着会崩盘的。

不过李邦华和王在晋二人,却没有立即上前规谏,仅仅透过‘小范围的试行调整’,他们就猜想到天子所念。

对于上述的那些情况,李邦华和王在晋二人,心里要更清楚些。

“看来几位卿家,考虑问题,是只顾及眼前啊。”

朱由检也不气恼,撩了撩袍袖,看着王洽他们,说道,“大明各地的实际情况,朕不去多言,诸卿心里也都清楚。

你们所说的这些,朕若是没有考虑到,就不会叫军机处这边,先小范围的去试行调整了。

这件事情的推行,至少要通过十年的试行和摸索,才能逐步的形成。

难道这这一年限之内,朕和诸卿,就不能解决所谓藩镇割据的情况?

难道维系一支定国安邦的军队,就必须要全面采用募兵制吗?

朕想问问诸卿,若是不走这一步的话,那多数无用的卫所,平白占着大量的屯田。

非但不能给国库提供赋税,相反还要朝廷养着他们,以后的大明财政会怎样?”

在这东暖阁内,回荡着朱由检的反问,王洽、周延儒他们,都陷入到沉思之中。

对待天子所讲之事,很多道理他们都明白。

可是做这样的事情,所产生的影响和风波,实在是太大了!

一旦说朝野间知晓此事,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陛下,臣斗胆询问一句。”

王在晋走上前,作揖道,“陛下所书的这些构想。

是打算用天雄军、忠勇军、勇卫营等部的方式,在地方上进行实际镇守吗?”

“不全是。”朱由检想了想,皱眉道,“现在朕还不能都讲出来。

连整顿卫所之事,都没有形成相应的成效,就算是讲出来,何用?

抛开别的不谈,就说北直隶这边,有拱卫京畿的蓟密永三协驻军,有拱卫京城的三大营。

朕想要问问你们,那一些非必要的京卫,继续留着他们何用?

不要拿着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他们御极之时,跟朕现在御极的时期相比能一样?

倘若北直隶治下,那些非必要的卫所能像天津三卫那般,被逐步的裁撤掉。

仅仅是编入各地的官田,就能增加不少田赋!

更别提每年要调拨给他们的粮饷,这一收一支加起来,能给国库减轻多少负担?”

天子所讲的这些话,所算的这笔账,叫王洽、周延儒、黄立极他们沉默了。

的确,若能探索出全新的军队制度,那的确能给大明减轻不少负担。

可是他们实在想象不出,究竟是怎样的军队制度,能合理,平稳的逐步替换掉,现有的军队制度。

但是李邦华和王在晋二人,却想到了一些。

以西苑讲武堂,随军讲武堂为首的武将培养体系,只怕在以后的年限中,将肩负起越来越重的职责。

甚至可以预见性的,若大明真能平叛流寇,平叛建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