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631章 帝党大本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织造和纺织产业,一直都是江南诸省的支柱产业。”

张肯堂神情凝重,倚靠在官帽椅上,看向何腾蛟说道,“我等奉旨随洪承畴赶赴江南,来南京的时日也不短了。

可是就现有掌握的情况,简直是触目惊心啊。”

“是啊。”

何腾蛟面露感慨道,“真是没有想到,仅仅是对一些手工业的调查,就存在这般多的问题。

由此可见江南诸省的官场,到底是怎样腐败的存在。

当初天子言明此事时,本官心里还有些疑虑,查江南刺杀案,为何要节外生枝,去暗查织造、纺织等手工业。

这两者能有什么联系?

可是现在暗查下来,二者存在的联系很大,甚至陛下这般大费周折,也要调查好江南刺杀案,实则就是想整顿江南诸省啊!”

张肯堂轻叹一声。

从擢授内务府总管大臣以来,张肯堂对朱由检的一些决断,其实是有些不理解的。

毕竟新设的内务府,所做的很多事情,看似是总揽宫廷事务的职权所在,可实则却并非是这般的。

这种想法不止张肯堂有,别的总管大臣也有。

内务府的首批总管大臣,多数都是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并且已经迈进大明官场,部分是致仕归乡。

他们可不像阎应元、陈明遇这些士子读书人一样,响应朱由检的号召,在各地赈灾行署做事。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不过上述的这些群体,都存在着一个共性。

那就是在原有时间线上,不管面对怎样艰难的处境,他们都没有选择背叛大明,向势起的建虏八旗低头。

纵使是面对着死亡威胁,依旧奋战在抗清前线!

纵使是在这些人之间,或许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可是在民族气节方面,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都是能拎清楚的。

或许说这些理想、信仰、操守,仅限于比较狭隘的一个范畴,可是这些人都是无比宝贵的财富啊。

维新变法难以维持的根源是什么?

不就是后继无人吗?不就是所聚群体少?

历朝历代的新法改革,为何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根源就是所提新政新法,多是以个人来进行的。

尽管这期间不乏君主的支持,可个人一旦出现意外,或政治上遭受围攻,那新政新法就随其夭折。

朱由检总结了这部分的经验教训,就构想出聚拢大批人才。

用逐步调整的方式,一步步引导着他们,朝着自己所定的维新变法靠拢,继而成为维新派的中坚力量。

且前期所做的诸多谋划部署,都逐步的落实下来后,才会将新的谋划部署提出并落实。

特殊时期存在的特殊产物,内务府就是维新派的聚集地,就是帝党的大本营。

他们在朱由检的羽翼下,逐步的改变,逐步的变强,逐步的成长……

“苏杭等地的织造产业,在陛下御极之初就给停下来了。”

张肯堂眉头紧锁,语气凝重道,“陛下不愿地方百姓背负沉重压力。

可事实上这些官营的织造产业,表面上的确是停下来了。

实际上,却是换一种形式继续运转,这些本该入库的丝绸,就这般全都落到地方各群体手里。”

何腾蛟轻叹一声,开口道,“岂止是织造产业,这江南诸省的纺织产业,那问题更加的严峻!

不少的官营纺织产业,几乎都可以说形同虚设了,这些官营纺织所辖的织机、织户,被一帮贪婪的家伙私下瓜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此言说的一点都不假。

朝廷过去谴派的官员,来江南诸省的也不少,可是却根本没有人提出这些,甚至还帮着地方隐瞒。

这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

陛下先前就不止一次的提过,想要整顿大明官场的吏治,这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牵扯到的层面太多。

不是简单靠杀几名贪官,就能有效解决的。

在这些贪官的背后,究竟藏着多少蛀虫,藏着多少利益输送者,倘若不能查明的话,那整顿吏治就成了空谈。”

“任重道远啊,真是任重道远啊。”

张肯单眉头紧锁,撩了撩袍袖说道,“仅崇祯元年到现在,涉及到织造和纺织产业,只怕就被侵占数百万两银子。

只多不少!

既然上述这些产业,都存在这般严重的问题,那江南诸省的官田呢?各省的盐税、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