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837章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由于刚刚被众臣群起反对,朱由检的脸色冷厉起来,语气也带着些许不耐烦的意味。

侯恂和范景文对视一眼,后者硬着头皮起身施礼回禀道,“启禀圣上,因前番荷兰国使节离开不久。

考虑到其一来一往尚需近两年时间,故此工部上下都觉此事并不着急,故尚未安排人手赴松江与宁波勘察施工。

稍后会商完毕,臣即刻安排相关人手离京南下经办此事。

臣保证绝不会耽搁工期,定会于两年之内完工!”

“启奏圣上,海关征税一事须港口建设完毕后方能实施,故此户部亦未曾派员南下.

若是圣上对此不满,臣稍后也会派遣相关人等即刻南下!”

在看到皇帝不再一口一个爱卿地称呼大家后,侯恂知道皇帝有些生气了。

自己这些人都是皇帝才拔擢不久,没想到新内阁第一次例会便与皇帝唱起了反调,细想之下确实有些不应当。

皇帝的策略又没损害大家的利益,只不过是想改善一下众多百姓们的生活条件而已.

就算此举可有可无,或者是有布局太早的意思.

但大家伙儿也不该众口一词的表示反对,这样让皇帝怎么下的了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朕一再强调朝廷官员办事要有效率,只要计划得当后就立刻着手实施。

既是方略议定,为何非要算着日子赶工期?

港口早日建成,众多海商便会主动停靠贸易,朝廷便会早一日征税入库,为何非要等到与荷兰国交易方可?

此事勿得迁延!

须尽快着手办理

!督察院遣御史督之,建设港口一事若遇地方官府推诿迁延,涉事者一律开革!”

朱由检沉着脸冷声道,范景文一脸讪讪的躬身接旨。

其余诸人看到皇帝这般模样后,心里也觉得有些不安,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起来。

“开海与成立海军一事靖海伯之态度乃是关键所在。

朝廷须得遣重臣前往福建,将朕之意图与他分说明白!诸人谁可前往?!”

群臣面面相觑后,邹维琏起身施礼道,“朝堂之上唯独老臣与靖海伯相熟,此事老臣愿往!”

由于无法预测郑芝龙在开海问题上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在经过全面考虑后,朱由检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首先当然就是派钦差去往福建,全力争取郑芝龙在此事上能够与朝廷合作,这也是朱由检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依据朱由检的判断,郑芝龙妥协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原因就是自己数年来展现出来的强悍武力,加上对郑家的优待。

软硬兼施之下,对于已经富可敌国、现在只想将荣华富贵绵延下去的郑芝龙而言,舍弃一定的利益并非是很难做出的选择。

但开海毕竟是从郑家以及名义上听从他的海寇们口袋里抢钱,就算郑芝龙同意了,平时依附他的那些大小头领是何态度就不好说了。

设立海关,将原先由郑氏集团从海商们身上抽取的保护费改为给朝廷纳税,这对相当一部分亦商亦寇、已经自由散漫惯了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在这些人的心目当中,陆地上归朝廷管,一望无际的大海则是他们的天下,海面上那些来往不觉的商船就是一个个移动的银库。

那些银钱就是老子们的,现在有人想要过来抢食吃,这不是找死吗?

要知道,郑家那面小小的认旗,一面旗就能卖出一千两的价钱。

哪艘商船只要没有认旗,最后的结果就是船毁人亡的下场。

一艘船一千两,郑家拿六成,剩下的四成由其他人分润,就算大头都让首领们拿了去。

但每个海盗都或多或少能拿到一些,这就是郑家的凝聚力所在。

在巨额利益的驱使下,天王老子也没放在这伙海寇的眼中,而朱由检的抢钱计划无异于火中取栗,结果到底如何,现在全是未知数。

若是策划的不够周密,最后很可能会出现十几万海寇各自为政、东南沿海乱象分呈、正常的海贸遭到严重打击的局面。

这是朱由检最不愿看到,也是他无法接受的结局,也会对他的整个战略造成极坏的影响,会让大明海军的建设至少推迟数十年的时间。

“此事事关重大,若想彻底解决此事,靖海伯之态度是最为关键之所在。

须得精心谋划,将一切不利因素考虑在内,最后拿出一个切实可行之方略方可。

邹卿作为钦差,朕倒是未有异议,但此事卿须与陈卿仔细斟酌会商。

力争在不引发东南沿海太过动荡之况下将此事办成,事成之后,朕自会不吝升赏!”

邹维琏虽然与郑芝龙相熟,但以他的行事风格来看,去了郑芝龙处也不过是以朝廷大义的名分来行事罢了。

可是这件事仅靠大义的名分是远远不够地,必须施以其他手段作为辅助才会提高成功的概率。

在这个时候,陈奇瑜这位智谋深远地战略家就该登场了。

论起对人心的洞察力,邹维琏根本无法与陈奇瑜相提并论,之所以委他作为钦差,最主要的就是为了打消郑芝龙的戒备之心而已。

“臣遵旨,待会商毕,臣自会抓紧与邹部堂商议此事!”

陈奇瑜起身施礼接旨,刚才还有些不安的心里也彻底安稳下来。

对于刚才随着大伙儿一起反对皇帝的那番举动,陈奇瑜也是多少有些后悔,生怕因此失了圣眷。

但现在皇帝居然将如此大的事情着落在他的身上,那说明对他并没有产生恶感。

只要自己能带着邹维琏把此事办得漂漂亮亮,再往上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心里一直瞧不起海寇出身的郑芝龙,但陈奇瑜却并未在战术上轻视这个大明新晋伯爵,郑氏所拥有的势力确实不容忽视。

要想按照皇帝的意思,将这股无法掌控的势力收归己有,的确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