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来自未来

《夫君来自未来》

夫君来自未来 第201节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众人挑着各种东西进了屋子,其中光是放在小木格里的铅字就有很多,一趟都搬不完。

进去之后,黎青执发现朱前送他的房子挺大的,格局跟金叶绣坊相似。

这房子前面可以拿来当铺子,后面可以住人,房间比金叶绣坊还要多一点,甚至连灶台都砌好了,就是里面没有锅。

黎青执想去自己家拿两口锅过来,但常端拒绝了:“我们路上吃过东西了,明天再吃就行,不着急。”

跟来的那些劳工纷纷赞同。

他们离开临湖县的时候准备了一些吃食,已经吃过了。

除常端外,在场还有三十三个劳工,其中二十一个,黎青执都认识。

他离开采石场也就一年而已。

黎青执叫出了他们的名字。

这些劳工吃惊极了:“你是谁?”

“我是小黎。”黎青执笑了笑,开始跟这些人叙旧,同时也把他给张知府写信的事情说了。

他要快些收服这些人。

原主在采石场的时候本就不讨人厌,黎青执这一年又做了很多事情——要不是他,张知府不会去调查采石场,这些劳工也不可能获救。

这些劳工都很感激黎青执。

“小周,当初我没力气,差点被石头压到,幸亏有你……”黎青执把记忆里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地讲出来,更是让这些劳工无比感动。

黎青执知道,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不会背叛他。

这就很好。

黎青执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没有在这里久待,走路回了崇城县。

这个晚上,等金小叶睡着以后,黎青执又写了很久。

常瞻没去新码头那边,带着常翠住在金叶绣坊的客房里。

因为心绪起伏太大,他一直睡不着,半夜起来的时候,就见黎青执书房的灯还亮着。

黎青执真的很努力,他也要全力以赴才行。

第二天,常端带着人摇了一艘船到县城,购买了一大批粮食,接了常瞻,然后就回到新码头那边,带着那些劳工开始印书。

印书不简单,但也没那么麻烦——常端和常瞻选出铅字,排好版面,那些劳工就可以开始印了……

这次去京城,常端打算带着采石场那些劳工的头领一起去。

这人也是识字的,能帮上他。

他甚至已经打算好了,这些书籍的装订,他们两个在路上完成,反正也不用装订地多好。

这样的话,他们这几天还能多印一些书出来!

黎青执和常瞻常端都忙得晕头转向,而这时,张知府在控制住采石场之后写的那奏折,终于被送到京城。

禾兴府的紧急公文,要是用八百里加急,四天就能到京城。

不过一般情况是不能用这个的,张知府也不急着让京城的人知道他干的事情……他的奏折,在他送出的第八天到达京城。

皇帝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已经不怎么看奏折了,所有的奏折,都是吕庆喜先看过,然后再挑出那些要紧的,送去给圣上看。

吕庆喜没少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就是他一番哭闹告状,皇帝才会下旨贬了张知府官,把张知府送去禾兴府。

不过他从不瞒着皇帝任何事情。

他很清楚,自己的权势全都来自皇帝,他万万不能伤了皇帝对他的情分,因此只要是该给皇帝看的奏折,他都会念给皇帝听,从不擅作主张。

也是因为这样,皇帝才会这么信任他,甚至因为他不喜欢某些官员,就把那些官员送到京城外面去。

得知张知府送了奏折来,吕庆喜冷哼了一声,阴阳怪气的:“这家伙该不会又想让陛下免税吧?禾兴府那么富裕的地方都要免税,其他地方怎么办?”

一边说,吕庆喜一边打开了张知府送来的奏折。

这一看……吕庆喜差点从自己的座位上蹦起来。

“我的陛下啊!”吕庆喜喜出望外,带着这奏折就往皇帝住的地方跑。

他是故意把张知府送去禾兴府的,想让张知府给晋王找点麻烦。

但他其实没抱太大希望,甚至已经放弃这个念头了。

他都想着,等张知府任满,就把张知府送去一个穷地方当知府。

至于哪个穷地方……他老家就挺好。

这人还是有点才干的,就让这人去他老家,帮他老家的人把日子过好吧!

想到自己老家,吕庆喜叹了一口气。

他老家是真的穷,穷也就算了,时不时还会发大水。

他八岁的时候,家乡就发了大水,他们家颗粒无收……他爹娘活不下去,只能卖了他——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他弟弟只有四岁,压根没人买。

他爹娘是想让他去富贵人家当小厮的,觉得他能吃饱饭挺好,谁能想到他被卖来卖去,最后进了宫。

等他有了点权势,就想回去找家人,还想过继个弟弟的儿子,可惜没找到。

吕庆喜如今已经四十多岁,早就放弃找弟弟的想法了,但对家乡,多少有那么点感情。

也因此,五年前他家乡发大水,他在皇帝面前哭了好几场,让皇帝送了不少赈灾银两过去,可惜那些银子,被晋王的人贪了不少,他还没证据!

吕庆喜收回飘散的想法,心情又好了起来。

张知府给了他一个大惊喜!他竟然找到了晋王在禾兴府大肆敛财残害百姓的证据!

大齐开国之初,当时的皇帝可是下过令,不许挖掘笠湖石的,晋王不仅挖了,竟然还到处掳掠百姓去挖,害死了一千多人!

等吕庆喜来到皇帝寝宫,脸上的喜色已经收敛干净,只剩下悲戚,然后用尖利的嗓子喊起来:“陛下,晋王太过分了啊!”

皇帝身体不好,就不爱出去走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寝宫里。

吕庆喜嚎叫的时候他正听人念故事,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随即,他无奈地看向门口:“老吕,又怎么了?”

皇帝跟吕庆喜从小就认识,相伴了近三十年,吕庆喜虽然只是个太监,但对他来说是不一样的。

跟他亲近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陛下,晋王在禾兴府,做了令人发指的事情!”吕庆喜把张知府的奏折递给皇帝,跟皇帝说起来。

皇帝眼睛不好,但并不是完全看不见。

他看了看奏折,就知道这确实是张知府写的,再听吕庆喜这么一说,他也有点不高兴,更同情那些被害的百姓。

吕庆喜注意到了皇帝的情绪。

他家陛下没别的毛病,就是心太软。

要不是陛下心软,晋王和那个害了陛下的女人生的儿子,也不会一直过得好好的。

“陛下,那些百姓也太惨了,老奴穷苦出身,最见不得百姓受苦。”吕庆喜不停地给晋王上眼药,还呜呜咽咽地假哭。

“晋王确实过了,该受点惩罚,”皇帝道,又无奈地看向吕庆喜,“你也别哭了。”他一眼就看出来吕庆喜是假哭了,那声音听得他头疼。

吕庆喜不哭了,问皇帝要如何处置晋王。

皇帝道:“会这样,应该也是他手下人没把事情办好……让他闭门思过,再罚点银子吧。”

吕庆喜心里不满,觉得这惩罚太轻。

但他也知道,皇帝打算让晋王继位,因而总是对晋王手下留情。

不过这事儿他操作好了,总是能让晋王威望大失的!

他是真的不想让晋王继位,最好是能从宗室选个小孩子,这样他将来就还是威风凛凛的九千岁。

皇帝确实对晋王手下留情了。

他这人重感情,重的自然不止吕庆喜,还有他后宫的妃子以及两个女儿。

他的皇后已经没了,但还有几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妃子,尤其是贵妃……贵妃是从小伺候他的宫女,比他大两岁,如今已经不年轻了。

他想封她做皇后,可惜朝中大臣一直以她没有生育过为理由阻止他封后……

要是他的死的时候,他的贵妃依然没有当上皇后,那接下来的皇帝,会不会亏待她?

皇帝叹了口气,打算去贵妃那边看看。

吕庆喜从皇帝这边出来,也马上给贵妃递了个消息过去。

贵妃跟他是一伙的,也不喜欢晋王!

至于贵妃为什么不喜欢晋王……陛下刚登基的时候,老晋王总揽朝政,他们可没少吃亏!

京城的事情,黎青执一无所知。

他每天不停地写书,写了就让常瞻给常端送过去。

常瞻和常端都惊呆了。

黎青执写书,写得也太快了!

他们这边一共有三个人负责排版,都排不过来!

他们又不敢找别人帮忙……

“黎青执身体还好吗?”常端问常瞻。

黎青执每天都写那么多字,他吃得消吗?他觉得让他照着抄,一天也抄不下这么多字。

“他看着没什么问题,就是……像是又瘦了一些。”常瞻道,黎青执每天都吃很多,但大概是消耗太大,没见胖反而像是瘦了。

“唉……可惜我们这边排不过来,他写的东西,后面的故事只能我去京城的路上抄录几遍,到了京城再看看有没有人能帮忙印刷了。”常端道。

常端和常瞻面临的问题,黎青执很快就知道了。

他想了想,跟金小叶说了一声,白天改为去新码头那边写书。

写书之余,他还帮着排版。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总能很快找出要用的铅字,还从不出错……他一个人的排版速度,比其他三个人加起来都要快。

常端和常瞻:“……”黎青执怎么这么厉害?他真的是人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