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武则天捋清大明的情况后,准备开始着手政务,她发现大明在中央集权上比大唐强太多了,权分六部,废除宰相,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

锦衣卫侦缉官民言行,东厂牵制锦衣卫;朝堂上还有廷杖制度,皇帝可以在殿廷杖责官员….…

武则天:!!这也太爽了!

别的不说,就杖责官员这条,真的不要太爽,唐朝的大臣上谏不成就爱玩死谏,皇帝当然不可能担上一个逼死忠臣的名声,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要么同意,要么就当做没听见,哪像大明,居然可以在殿廷上杖责官员!!

有种你再敢哔哔试试,敢哔哔就打一顿的感觉。大庭广众之下扒了裤子打屁股……就算不扒裤子打也是挺没面子的。

还怪爽的,没少受朝臣气的武则天如是想到。

大明的天下完全是皇帝的一言堂啊!

更别说还把科举制改成了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是儒学的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许发挥独立见解,这不就能完美杜绝文人写诗骂人吗?或者写诗内涵人。

还有文字狱,要是唐朝有文字狱,当初那个喷她的骆宾王早就领九族套餐了。

瞧瞧大明的文字狱,翰林编修高启作诗: “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被腰斩。御史张尚礼作诗: “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下狱死。佥事陈养浩作诗: “城南有安妇,夜夜哭征夫”,被投入水中溺死。兖州知府卢熊把“兖”错写成“衮”,被朱元璋视为不敬,斩。

中书詹希原给太学写匾额, “门”字少最后一勾,被视为阻碍纳贤,斩。

僧人来复作诗: “金盘苏合来殊域,……自惭无德颂陶唐”, “殊”字被视为“歹朱”并骂太祖“无德”,斩。

朱元璋私游一寺,见壁上有诗“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也何妨?”大怒,将全寺僧人都杀了[1]。

看着一桩桩文字狱血案,武则天忽然觉得当年的自己还是挺仁慈的,面对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她都能夸一句文采不错。】

武周时期

武则天表情变得有些怪异,嗯……仁慈这个词和她应该没什么关系吧,而且还是书中的自己这么认为,额…着实有些怪异。

一向被人骂“心狠手辣” “蛇蝎心肠”的

武则天闻言难得蚌住了。

就连上官婉儿也有些意外,不过她更意外的是大明的集权制度。

大明是怎么做到的?

正疑惑着,突然听到武则天回了一句“大明无门阀士族,天幕曾说过黄巢杀光了门阀士族。”

原来是她不知不觉中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上官婉儿蹙眉道: “可是提拔庶族寒门,最终也是会变成门阀士族的。”

武则天摇头轻笑: “他们撑不到变成门阀士族的那一天。”

唐太宗时期

“九族套餐?”李世民挑了挑眉, ”是诛九族的意思?这个说法还怪有趣的。”“陛下!?文字狱可万万行不得,还有廷杖制度,若是设立这些,那今后谁还敢直言上谏?”

大臣们闻言快炸了好吧,身为御史、谏臣本来就是要上谏的,还有诗歌文章什么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踩雷啊!

李世民:“朕就是说说,并无此心。”虽然确实有些羡慕,但天下变成皇帝的一言堂也未必是件好事,若是明君也就罢了,若是昏君、暴君,简直就是灾难。

至于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也是一样的,若是在位的皇帝是个明君且勤政还好说,若是个昏君,又懒政、惰政,也是个灾难。

有利有弊,端看取舍。

大唐,尤其是中晚唐之后的皇帝们:文字狱套餐,想要!!

哎不对,这些诗有什么不对吗?看起来还好啊,至少没有什么“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就这也好意思派发文字狱大礼包,天天被诗人写诗内涵的他们说什么了吗?大唐的诗人们: “……”嗯?文字狱套餐?怎么会有这么丧心病狂的东西?连写诗都要被限制,是没事干了是吧?骂骂咧咧JPG。

唐高宗时期

骆宾王:

**

洪武时期

朱元璋一口气堵在喉间,脸色涨得通红,瞪着天幕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藩王和大臣们都担心他被气出个好歹来,毕竟天幕说的文字狱案子全是出自朱元璋之手,众人打

了个眼色,连忙让小太监去请御医。

棣试探地叫了一声: “父皇?”

朱元璋咬牙切齿, ”怎么?你也要指责朕做错了?”朱棣连忙道: “儿臣不敢。”朱元璋: “不敢就闭嘴。”于是全场皆静默,落针可闻。

【起初武则天接管大明的政务,插手国事还是比较顺利的,但很快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武则天想提拔一波心腹,建立自己的政权。

然而这就戳到了内阁的肺管子,他们干得好好,并且还是朱瞻基留下的托孤大臣,凭什么要分他们的权力?

而且分他们权力的还是太皇太后,后宫不得干政晓得不?但皇帝实在年幼,也不能帮他们做主。于是众人只能搬出祖训,暗示武则天。

武则天可是从大唐的造反大舞台,有梦你就来’中杀出来的,历朝历代的皇帝,无论是皇子继位,还是揭竿而起推翻旧王朝自立为王的皇帝,他们身后都有强大的班底,军队、幕僚将领一样不缺。

但是她不一样,她是完全靠自己单打独斗,从后宫走向前朝,一步步杀出来的。这样的她会受所谓的祖训制约?想都不要想。

武则天的政治嗅觉比之一般的皇帝高多了,插手国事没多久她就发现了大明的种种弊端。想要说话硬气,兵权得牢牢的抓在手里。

而且她的任务也和兵权有关,只要把兵权抓牢了,日后土木堡之战没有她的点头就打不起来。

然后武则天就发现大明军事制度和唐朝很不一样。唐朝实行的府兵制,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每户分配一定的土地,同时承担一定的兵役义务。

虽说府兵制后来不行了,但在开国之初还是可行的。

明朝实行卫所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

府兵制的兵有自己的田地,卫所制的兵没有自己的田,而且还是世袭军户,一入军户,子子孙孙都要服兵役,同时还要给朝廷屯田。

受过内政可以,军事不行的亏后,武则天在地府恶补了不少军事上的知识。

因此很快便发现卫所制的问题,不过问题最大的还是兵备废弛。卫所制还不到崩溃的时候,贸然改制出现的问题更大。

兵备废弛就不行了,再不改就算没有土木堡之战,也迟早要完。

自从永乐帝多次北伐后,明朝的北部边防

趋于平稳,明宣宗巡逻并缩边无意北征,而瓦剌忙着统一诸部也已无重大的军事冲突,边境兵备废弛。

而且对于瓦剌鞑靼探马的侵犯,明仁宗和明宣宗居然选择的是能忍就忍,宣德初年清平伯吴成等守兴和卫,日事田猎,忽略守备。

虏伺其出乘虐入城,掠其妻孥以去。从明太宗北伐后,后面的仁宣两宗大规模用兵不过一二次。

武则天:..

长时间不用兵,也不练兵,兵备不废弛才怪吧?

再说了,又不是没有兵力,没有将领,为什么要缩边?为什么要能忍就忍?武则天不理解,武则天大为震惊。

在内政稳定的情况下,难道不是应该:胆敢犯边者,虽远必诛吗?守卫边境的兵都这样,那明朝内部的卫所兵岂不是更颓废?

武则天:练兵,必须练兵。

混吃揩油的垃圾兵一律不要。

她算是看明白了,土木堡之战诚然是朱祁镇和王振直接引导的,但是军中将领腐败疲软,风气颓废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兵不行,将不行,再加上一个乱指挥的皇帝,能有什么好结局?】

洪武时期

朱元璋本来就在气头上,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缩边” “能忍就忍” “兵备废弛”每个词都在他的雷区蹦达, ”朱棣!这就是你的好后代?”

朱棣也很无奈, “父皇,儿臣心里也苦啊。”那龟孙缩的边,都是他亲手打回来的啊!!朱桢趁机道: “父皇,老四的后代不行,高炽那小胖子不行,生的儿子也不行,看看大明的疆域都缩水成什么样了。”

“照儿臣说,就应该在下一代皇孙中选择一个文武双全的孩子接替老四的班。”

朱元璋最讨厌听到这个问题,当即吼道: “你可闭嘴吧你,你的算盘珠子都蹦到朕脸上了。”朱棱被喷了一脸口水,心里有些不悦,他说的有什么错,老四的后代明显就是不行嘛。”大明不缩边,朕把这条写进祖训,哪个鳖孙再不战而缩,就不用再姓朱了。”朱元璋吼完,气顺心些, ”大明是朕一点一点打下的,朕最清楚手里有兵能打意味着什么。

老四,史书上的你凭借八百精兵发动靖难之役,从允蚊手中夺去大明江山,应该也能明白这个道理才是。怎么会教出这样的后代?”

朱棣:”……”这他怎么知道。

他如果知道,皇位哪里会传到朱高炽手中。

朱元璋目光沉沉地盯着朱棣, ”大明的兵绝对不能废,前朝那些血淋淋的例子还不够作为教训

吗?”

朱棣心中一动,恭敬地回道: “父皇放心,儿臣明白。”朱椟和朱榈见了撇撇嘴,哼,父皇就是偏心。老四的后代那么不成器,还是愿意把皇位传给老四。要是换了他们,早就暴揍一顿了。

武周时期

武则天原本是歪着身子悠闲的坐在龙椅上,闻言不由坐直了身子, “地府还管这个?还能学习军事上的知识?”

要强的武则天对于“内政不错,军事不行”还是有些在意的。没有哪个皇帝能坦然接受这样的评价,尤其她还是唯一的女帝。

若是能将大唐失去的疆域再打回来,是不是能证明她军事也是可以的?

武则天头也不回地问道: “天幕的话都记下了吗?”

她身后,穿着起居郎官服的女官立即出列,回道: “禀陛下,天幕说的话臣已经一字不落全部记下,并且还将一些比较有用的话用朱笔标注好了。”

武则天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赏。”府兵制和卫所制是吧,她记下了。

【不仅武则天这边面临练兵问题,李世民那边也有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大宋的军队是历朝历代最垃圾的。

而且宋代兵制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了,宋代军队分两种,一称禁军,一称厢军。

禁军是宋太祖赵匡胤弄出来的,他为了防止地方军队势力过大,再次造成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想出了从地方上抽调优质兵到中央另外编队,组成禁军。

禁军的挑选,身长体重都有标准,符合标准的,就送中央当禁军,不合标准的,留在地方作厢军。厢是城厢之义,厢军是指驻在各地方城厢的。

可以说‘模特’这个词就是赵匡胤弄出来的,他用木头造了个模型,让人按照这个模型去地方上挑选禁军。

把身高体重达标的优质兵都抽走,只留下一些身高体重不达标的兵给地方军队。这样地方军队就没法和中央军队抗衡了。

/>等到打仗需要派兵的时候,再由中央拨禁军到战场上。

听着是不是觉得没什么问题?问题可大了,首先就是禁军是怎么练兵的?古代厉害的军队都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练出来的,禁军在练兵的时候没有上过战场,等打仗了才把他们往战场上拨,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更恐怖的是大宋的兵一旦招募了,就不能轻易脱行伍,从十几岁招募进来,一直养到六十岁,还在军队里,其间只有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可用。三十岁到六十岁这三十年,他已老了。

而且在军伍十年,精神也疲了。这样的军队,有名无实,于是只有再招新的。因此军队愈养愈多,纪律又不好。这就是宋朝的冗兵的原因。

兵不行还冗兵,大宋绝对是自古以来头一份。

古代的兵纪律其实都没多好,但大宋的兵绝对是不好中的翘楚。大宋之前的大唐用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府兵制在均田制还没破坏的情况下还是挺不错的,士兵会为了保护家中的田而努力,在战场上表现的比较勇武。

唐朝前期用的是府兵制,唐玄宗后改用募兵制。

募兵制是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朝廷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缺点就是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就是后面的五代十国。宋朝也是募兵制,赵匡胤为了防止五代十国骄兵悍将的局面出现,他又做出改革了。

为防兵卒骄惰,宋太祖经常换兵驻防,因此宋朝虽然不怎么打仗,但在经费上却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

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又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军队一批批调防,将官还是在那里不动。最后造成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会高吗?

最后一点,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宋朝的兵基本是没有土地的,后期招募的都是流民、土匪、贼寇,古代不是还出现了一句“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吗?

这就是真实写照。

br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木讷地点了点头,何止是沉默,如果是他遇上这样的兵肯定要抓狂的。他没想到宋朝的兵居然会如此……垃圾。

在军中,军纪是头等大事,军纪都不行,如何率兵?

但李世民再一次发现了宋朝是真的富裕,按照宋朝这么养兵,每年得拨不少钱吧?

可养兵却不用兵,只让他们来回跑,李世民真的很想对宋朝的皇帝们来一句:你们是不是有病?钱多得没地方花可以给他啊,他很需要钱。

贞观初年武德充沛的武将们齐齐沉默了——今天也是被大宋的神奇操作秀到的一天。

*★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和李世民一个想法的还有汉武帝,同样穷但是想打仗的刘彻非常不理解,转头看向桑弘羊: “宋朝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养兵?”朕也想要!

桑弘羊苦笑: ”……臣不知。”

www.youxs.org

赵匡胤:“……”他做这些也是为了防止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再现啊。

后世觉得不合适可以改,他又没说是祖制不能改。

【当然在初代天策上将面前,他个人的勇武是可以弥补这些差距的,毕竟皇帝的禁军还是比厢将强上不少的。

所以李世民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一路上屡战屡胜的时候他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大问题。

只是觉得大宋的军队没有大唐用着顺手。

直到他遇上了大金的精锐部队,一向擅长以少胜多,打了许多漂亮仗的李世民被打懵了。他的兵居然这么快就被冲散,宛如一盘散沙。

当时李世民的表情是这样的:(ΩAΩ)

要不是最后来了一队救兵,看着还能打,李世民都想狼狈撤退了。

打退金军后,李世民看着刚才表现的极为不凡的白袍小将,心生招揽之心。遂问:将军如何称呼,是何方人士?

白袍小将:在下岳鹏举,将军不敢当,只是元帅府前军统制下的一名百夫长罢了,不知将军是?李世民闻言眼睛瞬间亮了,一名百夫长就这么厉害,那元帅府岂不是卧虎藏龙?

此时的李世民还不知道面前的人就是岳飞,毕竟地府的岳飞是

中年岳飞,戎马半生的中年形象和年轻时差别还是挺大的,最关键的是地府只叫名,不叫字。

李世民刚想挖墙角,刚才被冲散的副将就找来了,一口一个官家。

岳飞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人:官家?

此时的岳飞内心又惊又喜:官家不在临安怎么会在北上的路上?莫非官家也想北上,夺回京师?李世民不悦地看了一眼副将,来得真不是时候,没看见他在招揽武将吗?

对于怎么刷武将的好感度李世民可谓得心应手,就没有他刷不了好感度的武将。

刷好感第一步,先不要暴露身份,平辈相交,称兄道弟,等对方无意中知道你身份时,好感度会蹭蹭蹭往上涨。

第二步,给足信任,给予高官厚禄。

第三步,赢了表彰,输了安慰。三步走完,武将好感度手到擒来。如果对方是降将,那更要礼遇几分.…】

唐太宗时期

尉迟敬德忽然转头, ”陛下,原来你当初是这么刷好感度的吗?”

程知节也巴巴地看向李世民, ”陛下,难道之前说的那些赏识的话都是刷好感度?”其他被招降的武将也纷纷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 “……不是,朕当初可是诚心相交,绝非刷好感度。”

秦琼左右看看,一堆武将,全是从其他诸侯哪里转投李世民, “陛下诚心相交的人可真不少。”

李世民: “……”这个梗过不去了是吧?

【提起岳飞谁能不唏嘘一句可惜没碰上一个英明的君王,而是碰上了赵构这个奴颜婢膝的货。要是遇上的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又怎么会留下千古遗憾。

就算不英明,平庸不指手画脚也成啊,可惜偏偏遇上了赵构这个人神共愤的垃圾。后世常调侃拴一条狗在龙椅上都比赵构强,至少狗不会指手画脚,残害忠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