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

《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

第389章 王绾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势压人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王上,少将军送来军报!”

赵高走进章台宫,连忙将奏报呈上去,他可是清楚,大秦朝野上下,都关注这一战。

对于大秦朝廷而言,没有什么比灭魏之战,更重要的事情了。

若是算起来,就算是韩地老世族的叛乱,也比不上灭魏的重要性。

毕竟,韩国已经灭了,光靠一些老世族不成气候,而魏国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他们的军队还在。

闻言,秦王政放下手中奏报,将赵高放在案头的军报拿起,看了一遍,然后朝着赵高,道。

“传治粟内史入宫!”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这个时候,秦王政将案头的军报交给李斯,道。

“长史也看看,少将军送来灭魏战策!”

“诺。”

点了点头,李斯翻看军报,许久他将军报放下,朝着秦王政,道“王上,以河为兵,不失为上策!”

“大梁城坚墙厚,而且大梁富庶,不缺粮草,少将军所担心的,我们必须要考虑。”

“若是以河为兵,只要准备妥当,定可一战而下!”

“天下用水之人,无人能出治粟内史左右,寡人已经让赵高去请了。”

“等郑国与国尉到来,便举行小朝会,争取拿出一个定策!”

“诺。”

点了点头,李斯重新回到座位上,他需要理清楚,水战之法,对于灭魏的好处以及坏处。

大秦灭魏之后,魏地便是秦土,以大水灭魏,必将会泽国千里,大秦需要予以收拾。

半个时辰后,尉缭与郑国以及王绾等人纷纷赶来。

“臣等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众人走进章台宫,立即朝着秦王政行礼。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秦王政示意众人起身落座“少将军送来军报,寡人请诸位入宫,便是拿出一个定策!”

“诺。”

见到众人纷纷落座,秦王政开口,道“少将军意图以河为兵,水淹大梁!”

“大梁其富庶,冠绝天下,集结了天下大半的财货,不同于寻常城池,能不能以水战而下,诸位爱卿思考片刻,然后你我君臣商议斟酌。”

“水事,以治粟内史最为擅长,谁有疑惑不解之处,可以请治粟内史为大家解惑!”

“诺。”

众人点头应诺,然后纷纷将目光落在了章台宫中巨大的地图上,思考着秦王政的话。

事关灭魏大业,没有人敢胡乱开口,也没有敢不慎重。

方才秦王政说的不错,大梁冠绝天下,风华富庶,天下一半的财货集中于大梁。

一旦水战,大梁的风华将荡然无存。

“以水为兵,除了武安君之外,老臣从未听闻有其他人成功过!”

这一刻,作为丞相的王绾率先开口,道“晋末水战,赵氏并未因此而灭亡,是故,并未撼动天下。”

“大梁抵触中原,四周皆是平原,大梁乃是大城,不论是人口,还是财货都不下于咸阳!”

“一旦引水攻之,必将毁灭大梁风华,泽国千里,死伤无算!”

“当此之时,局势与当初武安君南下伐楚之时截然不同,当时乃是秦楚之战,中原诸国皆存。”

“如今我大秦是为了占领魏地,为了一统天下,一旦以河为兵,毁了这风华大梁!”

“我大秦纵然得到了中原,其利何在,道义何存?义利两失,我大秦又何安天下!”

此话一出,章台宫中一片安静,很显然,王绾反对水攻大梁,不光是水战的难处,更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而且,王绾也没有说错,局势不同了,大秦要一统天下,就需要考虑的更多。

王绾作为丞相,执掌国府官署,自然想要保存大梁的完整性,这样一来得到了大梁,将会极大地减轻国府官署的压力。

骤然之间,章台宫中一片安静,连呼吸声都被压制。

这个话题太过重大。

王绾直接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大秦一统天下的道义为根基,此时此刻,群臣根本无法多说,只有秦王政才能反驳。

但是,作为王,秦王政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就选择下场。

抿了一口茶水,秦王政看了一眼尉缭,虽然李斯也是一个很好地人选,但王绾是丞相,对等的应该是尉缭,而不是李斯。

此时此刻的李斯,只是长史。

察觉到秦王政的目光,尉缭沉吟半晌,他也清楚,章台宫中不能在这样沉默下去。

思之再三,然后沉声,道“老夫以为,还是就事论事,如今当思考灭魏,然后在考虑魏地的民众。”

“如今秦魏交战,魏地以及魏人是我们的敌人,而不是我们民众,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减少大秦锐士的伤亡,减少我大秦的损失!”

说到这里,尉缭话锋一转,道“如果真要水攻大梁,而且,王也送来了军报,想来王贲应该有周密铺排。”

“水攻之策,确实有伤天和,但这是不得不为之,想来,王贲会减少殃及满城庶民!”

“若是以大军强攻,只怕以三十万大军耗时三五年,也未必攻下大梁城。”

“大梁号称天下第一坚城,其建城之时,正值魏国最为强大是之时,绝非浪的虚名!”

“真正让老夫担心的是,若是水攻大梁,大河距大梁城近一百多里,想要决堤,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这还看上天,是不是站在我大秦的这一边!”

“一旦风雨交加,耗费日久,我大秦的国力能够承担么?”

此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就算是王绾也一样,他们都清楚,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水攻,不同于强行攻城,对于天时地利的要求,近乎于苛刻。

见到群臣都沉默,秦王政将目光看向了正襟危坐的郑国身上,道“此事寡人与诸位爱卿都不擅长,只能靠治粟内史了。”

“爱卿以为,决堤难度如何?”

听到秦王政询问,郑国从地图上收回目光,朝着秦王政,道“王上,若是真要以水战取大梁,决河倒是不难!”

说到这里,郑国朝着秦王政,道“请王上下令,让内侍将中原河渠图拿来,臣解释给王上以及诸位大臣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