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

《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

第399章 魏王请降,杀与不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水围城三月。

大梁城中,虽然粮草尚未断绝,但是民心不稳,城中各处都开始冒水了。

大水冲击下来,堆积在大梁城城前的淤泥已经有半城之高,外城城墙已经被水泡坏,开始坍塌。

内城城墙虽然还稳固,但那只是暂时的,如今的大梁城中,处处有水,对于庶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魏王骄傲的内心开始不断地崩塌,他寄希望于的齐楚两国,至今没有丝毫的动静。

“太子,如今大梁城中,人心惶惶,齐楚援军未至,当下我大魏当如何?”

看着魏豹,魏王假眼中浮现一抹苦涩,在中原大地上,峥嵘一时的大魏,只怕是要亡在他的手中了。

闻言,太子魏豹也是沉默无比,他虽然仓促之间征兵十万,但是,自家人知晓自家事。

这十万大军,也就是稳定人心可以,看起来,勉强一用,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一触即溃。

更何况,他们要面对的还是大秦锐士这等天下第一的强军。

别说是那些将士,就连他这个魏国太子都没有信心。

“父王,儿臣也无策!”

“如今的大梁已经是一片孤城,而且被大水围困,民心思乱,魏地贵胄早就逃亡!”

“当下齐楚两国也坐视不管,儿臣看不到我们的一成胜算!”

闻言,魏王假沉吟半响,道“既然如此,要不你我父子投降大秦算了?”

这一刻,魏王假的一身骄傲尽去,为了活命,为了魏国的宗庙存在,他只能选择投降。

“父王,儿臣........”

魏豹想要反驳,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因为他也看不到胜算,但一想到投降,又心有不甘。

........

秦军大营。

“少将军,对于赵佗了解多少?”半晌,赵术抿了一口茶水,笑着开口,道。

闻言,王贲笑着点头“我算是了解一二,毕竟他是副将,一直都在军中,公子对于赵佗感兴趣?”

“没有,就是同为赵氏,不由得有些好奇!”赵术找了一个很蹩脚的理由。

天下姓赵的不多,但是赵氏,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见到赵术否认,王贲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多想,而是朝着赵术,道“如今大水围城三月,大梁城中,虽然粮草未尽,但人心乱了。”

“你以为我们何时破城?”

闻言,赵术沉默了,他望着地图,道“少将军,其实我军何时破城都可以,若是继续围困下去,魏王假也该出城投降了。”

说到这里,赵术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抹阴笑“具体如何破城,这就看少将军想要什么样的局面了。”

“若是想要兵不血刃下大梁,完全可以等着魏王假出城投降,这样一来,我军不会有所损伤。”

“若是少将军想要魏王死在这一场战争中,自然就要提前破城了。”

听到赵术的话,王贲一愣,随及想起了赵术的丰功伟绩,不由得笑着,道“公子,这魏王父子,当死,不当死?”

他不止一次的听王翦赞誉过赵术,自然是清楚,赵术在政治上的造诣,远在他之上。

这一刻,王贲看着赵术,眼中满是好奇,他希望在赵术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闻言,赵术抿了一口茶水,轻笑,道“最好还是留着,毕竟我在韩地杀的有些狠了。”

“若是将魏王一脉尽数铲除,到时候消息传出,必将会引起上下颚诸国忌惮。”

“一旦我军灭国,对方会死命抵抗,到时候,必将会让大秦锐士徒增伤亡。”

“对于少将军而言,只要是大梁城破,至于如何破的,影响并不大!”

“唯一受苦的便是魏地民众,大梁迟破一日,他们就迟一日得到救援!”

“哈哈哈,大水围困三月,大梁城外的魏人,就算是遭遇了水灾,也早已经自救了。”

这一刻,王贲大笑“要不然,泡在大水之中三月,早已成了一具浮尸!”

“不过,公子说的对,还是在等等!”

望着一脸笑容的王贲,赵术感慨万千,不愧是号称小白起,这份心狠手辣,倒也称得上。

当然了,对于这一点,他也早已习惯,在军中生活的久了,对于生死,便看的越淡。

半个月后,顿弱匆匆而来,朝着赵术与王贲,道“公子,少将军,魏王请降!”

闻言,赵术与王贲对视一眼,然后王贲,道“好!”

“传令治粟内史与长史,封堵入水口,公子,要不你去接受魏王投降?”

“算了!”

赵术摇了摇头,朝着王贲,道“这一战你是主将,按理来说,由你接收魏王投降最是合适!”

“而且,我北上是偷偷来的,名义上,我还是坐镇韩地,所以,由我接收,名不正言不顺!”

“少将军尽管去,我来为你掠阵,毕竟大梁城中,兵马不少,还是要慎重一二!”

听到赵术的一番话,王贲也不在坚持,他心里清楚,接收投降,自然是一军主将最好。

也算是对于魏王的尊重。

“上卿先行与魏王联络,本将亲率三万大军前往大梁接收魏王投降,剩余大军皆有公子掌控!”

“好!”

目送王贲与顿弱离去,赵术心中感慨不已,从他来到大秦,已经见证了大秦连灭赵,燕,魏三国了。

加上之前被灭国的韩国,中原六国,如今只剩下了齐国与楚国,也是剩下了最难坑的硬骨头。

一想到这里,赵术顿时坐不住了,他心里清楚,大秦锐士之中的麻烦,不光是赵佗。

对他而言,赵佗反而是小事情,到了他的这个地位,虽然说不至于一句话便影响赵佗的生死,但也可以影响他的未来。

真正让赵术在意的是灭楚!

第一次灭楚!

大秦为此折损二十万大军,也让最有天赋,成为大秦下一任军方掌门人的李信,从此一蹶不振。

对于此事,赵术思之再三,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找到解决之法。

不管是昌平君,还是李信,都不是他一言就可以影响的,除非是他亲自率军南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