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

《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

第439章 大秦勋贵的恐怖危机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斯是一个聪明人。

立足于大秦朝堂之上,他对于很多事情看的很是通透,对于秦王政的心思把握的多一些。

他自然也清楚,秦王政意欲何为,但是有些话,他不能说的太透。

一旦说的太透,就是他的死期。

不管如何,赵术都是他的学生,自然而然,有些话,他还是会点拨赵术的。

“嗯!”

有些话,点到为止。

不管是赵术,还是李斯都是从聪明人,自然而然,都能够明白对方话中的意思。

抿了一口凉茶,赵术话锋一转,朝着李斯,道“老师,我曾与王上提及于人间封子一事。”

“不知老师,可有兴趣?”

闻言,李斯神色一怔,随即眼中满是精光,在大秦拜相,是他所求也。

同样的于人间封子,也是心头的梦想。

他的老师,封子天下。

他的师弟,封子天下。

作为荀子的弟子,韩非的师兄,自然而然,李斯也想要封子人间,从而他韩非一头。

但是,李斯有自知之明,他在治政上,远远的超过了韩非,但是在法家的理论上,并没有多少创新。

他擅长的是执行。

可以说,他在为相上的才能远远的超过了封子。

许久,心头的激动慢慢的化为冷静,李斯苦笑着摇头“于人间封子,那个士子不曾渴望。”

“但是,又有何人能够做到,但凡是做到的,无一例外,都是这个天下,一等一的大才。”

“老夫虽然自信不差于任何人,但是,想要于人间封子,以老夫现在的能力,远远不够。”

见到李斯如此的理智,赵术也是感慨万千,不愧是未来会成为大秦丞相,留名千古。

光是这一份理智,就是很多人无法拥有的。

这一刻,赵术笑了笑,朝着李斯,道“老师何必自谦,天下封子者,除了夫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开道者,后续者无疑是要容易很多。”

“商君以法治封子,申不害以术治封子,慎到以势治封子,而韩非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从而于人间封子!”

“只要在当下的法家的基础上,开出新路,老师足以封子!”

闻言,李斯不由得惊讶,他看着赵术,道“怎么,你对于封子如此的自信?”

“王上打算造子!”

“其中选择便是长公子扶苏以及老师。”

“一人走儒道,一人走法家,然后于封子之时,推出上林新城,然后由大秦朝廷在中原推波助澜。”

说到这里,赵术淡然一笑“如此一来,才能逐步的兴盛大秦文脉。”

“哈哈,不是老夫打击你,老夫距离封子尚且差一些,更何况是长公子!”

此时,李斯笑着摇头“老夫与长公子之间,虽然接触不多,但是也大致上清楚,他对于儒家的理解,停留在何地。”

“他连儒家都尚未学精通,更何况是为儒家开新路。”

“你与王上的想法很好,但是操作起来,几乎没有可行性。”

李斯是一个务实的人,他自然是清楚,这样做的难度,故而,他委婉的劝说赵术。

“老师只管想不想,剩下的,王上自有办法!”

淡然一笑,赵术意味深长,道“老师也清楚,以王上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

闻言,李斯刚要说不可能,但是话到嘴边,他又咽下。

他心里清楚,赵术之所以提及秦王政,便是为了堵住他接下来的话。

不过,不论成功与否,对于他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一刻,李斯也是笑着点头。

“既然是王上谋划,老夫拭目以待便是。”

“老师如此想,甚好!”赵术笑着开口,这一刻,师徒二人达成了共识。

在赵术看来,大秦光有一个扶苏封子,对于当下的大秦格局将会是巨大的冲击。

若是在这个时候,有李斯以法家封子,不仅能够壮大声势,更能压制一下儒家。

以保证大秦朝廷的稳定。

“我大秦灭楚在即,你作为军中武将,当准备周全!”

这一刻,李斯抿了一口茶水,语气肃然,道“以老夫对王上的了解,此战的主将必然会是上将军王翦。”

“但是,副将必将是蒙恬与李信,而你,很有可能会成为灭楚之后,征伐百越的主将。”

“大秦朝局如此,纵然是王上,也不得不妥协,这些年以来,勋贵与军旅世家的力量壮大。”

“早已经非同凡响。”

“如今你也算是勋贵的一员,行事之上,当更为的谨慎。”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术也深以为然,这些年,大秦连年大战,在二十级军功爵位之下,自然是诞生了一批勋贵。

武将只有战争年代才能疯狂崛起。

这就意味着,大秦勋贵的力量急速壮大,甚至于会威胁王权。

一旦任何一股力量到达了威胁王权的地步,必将会大祸临头。

如今大秦勋贵的力量,已经逼得秦王政不得不妥协,这已经到了一种恐怖的地步。

心念电闪,赵术细思极恐。

一直待到深夜,赵术方才从李斯的书房离去,同时带走的还有李旭。

一路上,赵术对于李旭,道“旭兄,你打算是走文吏之路,还是从军厮杀?”

轺车隆隆而行,赵术发问。

在书房中,他询问过李斯,但是李斯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要求李旭有一个前程。

但是,他心里清楚,这是他回报李斯的一个机会。

只要不是违背大秦的利益,他自然会帮助李旭。

闻言,李旭笑了笑,道“公子,你还是叫我名字妥当些。”

“至于是从军,还是走文吏之道,全看公子需要。”

“像我这样的人,文不成武不就,实在是不知道,如何选择!”

听到李旭的话,赵术诧异的看了一眼李旭,他可是清楚,这个天下,庸才很多。

内心清楚自己废材的人,也不少,但是能够认识到,并且不顾及的说出来的人,少之又少。

这一刻,他对于李旭高看了一眼,再废物也是李斯的儿子,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可以保李旭一辈子荣华富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