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的人生2

《炮灰的人生2》

1563被砍死的嫂嫂十八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苗母听到女儿哭, 心头很不好受。

当初女儿闹着要嫁进京城,她看到吴家那个院子就觉得憋闷。虽说平安镇上的众人住的也不宽敞,但吴家实在是太夸张了。

几对已经成了亲的夫妻, 住的屋子只刚好摆得下一张床,还不是大床。

她知道女儿嫁人之后会受不少委屈, 但却从来没有提过让女儿搬回娘家住。

不是说她怕女儿回来和儿子吵架,而且她说这话后, 兴许会激起女儿逆反的心思。

“回来就好。”

苗母将女儿揽入怀中,摸着女儿身上硌手的骨头,苗母特别心酸, 再看到几个瘦弱的孩子,再多的怨气也没了。

“我去做饭,都饿了吧?”

母子几人确实饿了。

苗翠湖还是中午在这里吃的饭。

她擦了擦眼泪, 急忙去厨房帮忙。

从城里来的一路上, 苗翠湖已经流了一路的泪水, 一边哭, 一边想着以后。

吴江不在身边, 她只能靠自己,都说为母则刚, 身边带着几个孩子,她不敢软弱。

至于吴江……兴许拗不过他娘, 以后都不会来找母子几人。

苗翠湖嫁人这几年, 唯一认清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世上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因此,帮着母亲做饭时,她已经没有再哭, 而是问及镇上哪有空院子。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苗母在平安镇住了一辈子,不说认识所有镇上的人,但谁家是个什么情形,她大概都知道一点儿。

“你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不可能与人合住。之前你妹妹提的那个院子我觉得是有点贵,但这镇上空的房子真的不多。之前有一个,被你妹妹买下了。如果你只是想租两间屋子,那也容易。”苗母沉吟了下,“这镇上倒也有一个院子空着,就是不太合适。”

苗翠湖好奇:“哪个?”

“董开平那个院子。”苗母摆摆手,“你也不用这么着急,那你妹妹刚从陶家搬出来的时候,也在家住了大半个月。你先在家住一段时间,把身子养好了再说,要不然,就你现在瘦成这个样子,我都怕你在家里晕倒。”

苗翠湖知道母亲是想照顾自己,已经止住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谢谢娘!”

“儿女都是债,我费心养育你一场,不可能眼睁睁看你流落街头而不管。”苗母叹气,“吴江会不会来找你?”

“不知道。”苗翠湖知道他是个好人,但却真的不敢指望他为了母子几人和亲娘作对。

“我那个婆婆死活不愿意让他搬出来,今天我带着几个孩子出门,她更是放下话,说我出门了就不许再回去。”

苗母嗤笑:“人就差摞起来睡觉了,还傲?她要是少生几个,也不至于住不下。”

说起这事,苗母心头就有怨气,女儿生下的第一胎就是男娃,按理来说,家境不富裕,可以缓一缓再说。那老虔婆可倒好,非说什么多子多福,非要让女儿接着生。

双胎落地,也不见那老婆子帮着带,反而还让女儿在家里带孩子……话还说得好听,生孩子伤了身子在家里养一养。

屁大点的地方,一群孩子吵啊闹的,家里有那么多的事,养什么?

养脾气么?

苗翠湖知道亲娘不待见婆婆,确切的说,两人是互相不待见。每每提起对方,都会抱怨一通。

楚云梨听说母子几人回了苗家,特意带着宝哥赶过来。

苗家本来有俩孩子,苗翠湖带来了三个 ,再加上一个宝哥。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跑啊跳的,确实挺吵闹。

苗翠湖看到这情形,心里有点慌。将心比心,要是她的家里突然多出好几个孩子,她大概心里也不舒服。

“小妹,帮我打听一下哪儿有院子租,我不能在家里赖着。”

楚云梨点点头:“回头我就去问。”

她根本就没问,直接把那个有点贵的院子租了下来,一年八钱银子,还要一点押金,她付了一两。

贵有贵的好,在院子里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是齐全的,再抱上几床被褥,就能住人了。

苗翠湖得知院子租好,第二天就带着几个孩子搬了过去。

楚云梨没有过去帮忙,她最近又接了一副千寿图,这幅绣品看着比较简单,用的都是黑字,但边上的花草也不少。

据说这幅绣品是其中一个五品官员买来献给他家亲戚,用以贺国公府老夫人八十大寿。

而当今皇后,正是出自国公府。

这是楚云梨的机会,她打算用上十二分的心思将这幅绣品尽量弄精致些。如果运气好,以后她就能给宫里的娘娘绣东西。

到得那时,她不光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只要宫里的贵人喜欢她的手艺,等闲人都不敢欺负她。

苗翠湖也不需要谁帮忙,她带着几个孩子很快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然后又去镇上买了粮食和菜,做了一顿晚饭。

晚饭做好,她亲自过来请楚云梨。

不说两人的姐妹情分,这位可是她以后的衣食父母。她能不能带着孩子在这镇上立足,全靠小妹帮衬。

“小妹,我也不跟你客气,租院子的银子我勉强能凑得出来,但安一个家,样样都要买,这银子我暂时先不还了。这个你收下。”

她塞过来的是一张借据,苗翠湖写不出来,还是去街上找先生帮忙代笔。

楚云梨收了。

苗翠湖见状,也坦然了些。

苗家人都在这院子里吃饭,苗大嫂有些不好意思,两个小姑子先后回家来住,却一个比一个跑得快。显得她不能容人似的。

而事实上,她天天在外头干活,每日早出晚归,家里的饭菜不要她做,甚至连衣裳都是婆婆洗的。这样的情形下,她根本也不会在乎家里住了多少人。

“四妹,你真不用这么急着搬走……”

苗翠湖笑盈盈道:“我都是出门子的人,有自己的家,怎么好长期在娘家住?现在我住得离娘家这么近,大嫂不要嫌我烦才好。”

苗大嫂忙道:“不会不会,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又是亲戚又是邻居,以后我还指望你帮忙呢。”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至少态度是摆出来了,反正大家以后也不再同一屋檐下住,应该能和睦相处。

一顿饭,吃得一家人都很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楚云梨刚刚打开门,就看到苗翠湖端着早饭站在门口。

“四姐,你这么早?”

苗翠湖兴致勃勃:“你不是说宝哥喜欢喝面汤吗?我一大早就做了,给宝哥尝尝味道,我家那几个皮猴子都很喜欢,你也尝尝。”

她端了一大碗,楚云梨心下叹口气。苗翠湖之所以如此,应该是想跟她学绣花。

宝哥起来吃了早饭,苗母跑过来把所有孩子都接走了。

院子里只剩下姐妹二人,今日天气有点冷,楚云梨点了个火盆放在屋中。

“四姐,我说实话,绣花这事就是熟能生巧。我现在急着将这张绣品交出去,没有太多的时间教你。你看这样行不行,这几天你先帮我分线,顺便也看看我绣花的手法。等个十来天,我把这绣品交出去了,到时候再指点你。当然了,不是白干,我会给你开工钱。”

苗翠湖才从城里搬出来,就怕自己赚不到银子养不活几个孩子,听到妹妹这么说,心知妹妹是想照顾自己,她忙不迭答应了下来。

“我会认真干的,有空的话,我就自己练一练。”

楚云梨也是这个意思。

姐妹俩有说有笑,绣花有点费心神和眼睛,但楚云梨日子里非同常人,早已学会了一心几用,屋中一时其乐融融。

有人帮忙,速度果然快上很多,本来要大半个月才绣的出来的活儿,七八天就已经绣好了。

苗翠湖简直惊呆了,他看着这三尺见方大小的绣品,寿字小得只有蚂蚁那么大,但细看却能发现每个字的字体和字形都不同。

“小妹,你好厉害呀!我要是有你这一手,早就不在吴家待着了。”

楚云梨好笑地道:“只要你用心,肯定能学得会。”

或许是因为苗翠湖没有后路,这几天分线之余,她绣出来的帕子已经可以拿去换钱。虽然不太多,但应该不比她原先的工钱少。

要知道,这才是刚开始。待手艺越来越好,工钱也会越来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里,吴江来过两次,他是偷偷来的,都没有过夜,每次来除了给母子几人送东西,还会给楚云梨准备一份。

楚云梨又进城,掌柜看到她交的绣品,特别满意,当场就给了八十两的酬劳。

“据说江南那边有一种双面绣,苗绣娘会不会?”

楚云梨当然会,只是双面绣不好学,即便是会了针法,还要有天分。若是不会配色,绣出来的东西也不好看。

“我听说过,之前也试过。”她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方帕子,帕子的角落有一朵荷花,而翻过来的另一边是菊花。

管事一脸惊奇,拿在手上不停翻看。

“这要是大一点,一定有价无市。即便是这一方用过的帕子,应该也有不少人愿意买。”

他想要买这帕子,但不好意思说出口:“苗绣娘,只要你能绣出来,价钱你开。”

楚云梨笑了:“好!”

临走的时候,她又带了一方纱绢,这是用来做大屏风的,想要绣完,至少得几个月。

往回走时,在坐马车的地方看到了吴江。

吴江干脆跟她坐一架马车,但是没有坐在车厢里,只是和车夫一起坐在外头。

到了平安镇上,楚云梨看到他背着的包袱不像是送的礼物,反而像是收拾的行李。

“姐夫,你这是搬出来住了?”

吴江点点头,昨天他又来了一趟,孩子他娘说了,夫妻俩长期这样子不像是在过日子,如果他还要他们母子,就搬出来住。如果选择留在吴家,以后就不要来了。

他一想也是,明明妻子有男人,孩子有爹,但是他干活赚到的工钱得交到家里,还不能天天守在母子几人身边……那跟死了有什么不一样?

妻子不愿意这么过,本也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他今天告了假,回去搬行李了。

楚云梨一脸好奇:“你出门的时候,亲家大娘没跟你吵架?”

吴江苦笑。

哪里没吵?那声音大得就差把房顶都掀了。

“之前我赚的工钱都交给了家里,说是留着以后分家。那些银子我不要了,就当是孝敬他们的。”

楚云梨啧啧。

吴江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明白,他提出搬家已经很让母亲生气,这银子即便他开口要了,也是要不到的。既如此,还不如借着这些银子跟家里断绝了关系。

“这辈子我对不住你姐,遇上我,是你姐倒了大霉。以后我会尽力让他们母子过上好日子。”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就到了陶家门外。

今日的陶家在吵架。

陶母养了这么久,伤口已经结痂,虽然没有痊愈,但已经行动自如。

她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大孙子不在了,就气不打一处来,看谁都不顺眼,尤其不喜桃园。

“地上这么多的泥,你看不见吗?你是不是瞎子?我看你是脑子有病,好好的董家妇不做,跑来勾引我儿子……瞪什么瞪?赶紧做饭去,想要饿死老娘吗?”

不止是楚云梨一个人在听,路旁还站着其他的邻居。

“桃园命苦,前头那个婆婆刻薄,这个也差不到哪儿去。”

“关键是她从来都身不由己,嫁董家不是他想要的,留在陶家也不是她愿意的。”

“是啊是啊,确实命苦。不过,等生了孩子,日子就能慢慢好转,不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吗?陶振平他娘再厉害,难道还能一直不死?”

有人看见了楚云梨,笑着道:“翠红,还是你聪明,想法子脱离了这一家子烂泥,如今你日子好过着,等孩子长大了,你的福气在后头。”

镇上的人不知道楚云梨绣花赚到了多少银子,只看她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就买下了自己的院子,如今日子过得像模像样。就知道她赚了不少。

对于平安镇上的普通人家来说,谁家要是能做到衣食无忧还能随手买一个院子,绝对是能干人。谁也不会故意和能干的人作对。

不管众人心里怎么想,对着楚云梨时都会客客气气。

院子外众人听着耳边的吵闹,只当是稀奇事。

毕竟人家婆媳又没动手打架,嘴上骂几句而已,又不会伤着人。

而被骂的桃园就觉得自己丢尽了脸面,她都不知道以后该如何面对世人。

陶桃花听到外头众人议论纷纷,还从门缝里看到了前嫂子也在,她真心觉得亲娘丢人。

“娘,你有话好好说呀,桃园又不是三岁孩子,她能听得懂话,但凡你的吩咐,她哪样没有照做?你非得一张嘴就骂人,不骂人就不会说话是不是?”

陶母瞪了一眼女儿:“这一次相看你不许再耍花样,否则我直接给你定了,到了日子把你绑上花轿!”

陶桃花不过接一句嘴,又被母亲骂一顿。她感觉最近家里的气氛很差,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她已经有了离开家的想法……不过,相看就算了。

媒人认识的那些年轻人,家世都和陶家差不多。虽说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可陶桃花自认为她不想有一个母亲这样的婆婆。不管是前嫂嫂还是桃园,一天到晚忙里忙外,累死累活还要被婆婆骂。

她看着都怕。

“娘,我愿意嫁人,但是我不想嫁给普通人家的年轻人。”

陶母早就发现女儿有些小心思,之前就猜到了。

“那你想嫁给谁?”

陶桃花低下头:“我长得也不差,至少不比前嫂嫂的三姐差。”

话说到这里,陶母瞬间就明白了。

苗家的三姑娘去城里做妾了,听说日子过得很不错。

可能也只是听说!

陶母知道的是,苗翠兰自从被轿子接走,从来没有回过娘家,最多就是让人送点东西回来。但送的东西也实在不多。

真要是让女儿跟苗翠兰一样做妾,那她这闺女就白养了。

“不行!”

陶桃花倔脾气上来:“那我就不相看,你也不看看媒人让我见的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他们根本就配不上我。”

陶母:“……”

她气性上来,不舍得打女儿,提着扫帚对着桃园就招呼了过去。

桃园:“……”

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不过,她没想过要离开陶家。

如果离开了陶家,娘家回不去,她只能再找个婆家。可是再找的男人还不一定比得上陶振平,至少在这里她不用给人做后娘,还有,陶家人上上下下都很勤快,几乎每天都去城里干活。但是一家子的开销并不大,桃园冷眼瞧着,这家人肯定攒了不少银子。

陶振平是独子,不管家里攒多少,最后肯定都会留给她。

桃园自然也听说了苗翠湖从城里搬回来的事,在当下,每家有二三四五个兄弟都是正常的。反而是独子很少。

她要是跑出去嫁人,说不定还不如苗翠湖呢。

在陶家有吃有住,以后还有银子拿……再说了,董开平把她压在这里还债,她想走也走不了。

既然不能走,那就想法子让自己的处境好一点。桃园在厨房里忙活,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

都这么久了,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她害怕是自己上一次落胎时伤了身子……得找个机会去看大夫。

桃园手里有几个铜板,付诊费是够的,她跑去看了大夫,得知自己的身子就是有点寒凉,不至于怀不上孩子,顿时放下心来。

往回走时,她心情不错,就在路过一个巷子时,被人猛地抓了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